从“寻商探宋”到“殷商之源”

——殷商之源与“中国商丘地区早商文明探索”(“豫东计划”)

本报记者 白鹏 2020-11-13 09:11

张光直(前排右三)及“豫东计划”项目组成员

核心提示:

商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商是商族用来称呼他们祖先的都城的地名,商以后的周人则把住在绕以城墙的都城里行使权力的王朝统治者称为商。张光直根据古籍和近代学者的考证,认为商丘是商昭明以降十一个先公先王的经营地,并确信先商文化都城或聚落也即甲骨文所称的“大邑商”应在商丘。

张光直提出了“中国商丘地区早商文明探索”(“豫东计划”)的课题。豫东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建立,是考察和研究商文化的基础,更是认识史前中国的重要条件。

距今5000至7000年间的马庄遗址第五层史前文化的考古资料,对于认识中国文明起源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也从考古学上充分印证商丘确实是一座“一城阅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

山台寺遗址龙山文化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大房子以及牛坑的考古发现。张光直在来信中曾说:“这是我们头一次发现上面写着‘商’的遗物。”

“豫东计划”发现的岳石文化遗存,主要来自商丘潘庙遗址,是寻找和定义早商文化和先商文化的重要前提。

老南关古城不仅是宋国故城,或许和“商”及西汉梁国有关。寻商探宋,追梦未已。张光直生前一直热切地期望能在商丘找到“商城”。

一、殷商之源与“商”字的含义

商是中国的“三代”——夏、商、周中的第二个朝代,这“三代”标志着中国史前时代的结束和文明时代的开始。但是商朝是谁?或者也许更准确地讲,商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商是商族用来称呼他们祖先的都城的地名,商以后的周人则把住在绕以城墙的都城里行使权力的王朝统治者称为商。

商,在周代文献中首先是取得了王朝地位的王室的名字。这个名词开始是被商王室统治的国家的称号,然后被推而广之用来称呼商国人民和其他与商同时的国家人民所创造的文明。商也用来称呼中国历史上被商王朝统治的那一时代。

当代著名的美籍华人学者、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所著《商文明》一书《绪论》里最开头的这两段文字开宗明义的回答了“商朝是谁”、“商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的重大问题。

商丘是殷商之源。

2020年9月21日,河南省副省长、商丘市委书记王战营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殷商故城申遗工作并指出:“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作出‘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的重要论断,这是商丘世代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财富。”

探讨和研究殷商文化,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殷商”?所谓殷商时期,就是商朝。殷、商最早都是地名,后来殷商并称,“殷商”成为商朝的代称。

研究殷商文化,首先要搞清楚“商”是怎么来的?

“商”首先是地名。以《史记》为首的多部典籍对商地均有记载。诸如《诗·商颂》《国语》《竹书纪年》等均有帝喾及契、相土、汤等殷商先祖在商丘发迹的记载。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甲骨文中的商、丘商,是在今商丘附近。”《辞海》:“商,古地名。在今河南商丘。商始祖契所居。”对商地的具体地,以上记载明确为商丘。更有说服力的是宋国故城的考古发现与“周成王封微子于宋”“奉其先祀”“以嗣殷后”等文献记载结合起来考究,商丘是商族的起源地就无可置疑了。

一个“商”字,我认为它有四层含义:地名、族名、国名、朝代名,即商地、商族、商国、商朝,而后又引申为商业、商人、商品的“商”。

张光直根据古籍和近代学者的考证,认为商丘是商昭明以降十一个先公先王的经营地。张光直确信先商文化都城或聚落也即甲骨文所称的“大邑商”应在商丘。

二、豫东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建立,是考察和研究商文化的基础和认识史前中国的重要条件

中国考古学中的“商研究”,是学术界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从20世纪20年代的殷墟发掘,到50年代郑州商城遗址和80年代偃师商城的发掘,再到1999年洹北商城的发现,历代学者在商王朝研究领域积累了大量野外考古成果,并立足于田野资料建立了商王朝的考古学编年框架。商族的起源问题,几乎是与商王朝研究同时提出的问题。

早年王国维根据文献记载,认为商族起源地在豫东鲁西南地区,提出了商族起源的“东方说”。20世纪80年代,邹衡在“商汤居郑亳”的基础上,提出商族起源于“豫北冀南”。究竟豫东地区是没有商族起源的考古资料,还是学术界没有找到这地区的考古资料?张光直认为是后者。在他看来,豫东地区的埋藏环境影响了该地区的考古工作。张光直坚信通过田野调查和发掘,最终可以在豫东地区找到与商族起源相关的考古资料。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他提出了“中国商丘地区早商文明探索”(“豫东计划”)的课题。课题自1990年启动,直至2000年项目组最后一次终结豫东考古活动,“豫东计划”受到广泛关注。

以商丘潘庙、虞城马庄和柘城山台寺三处遗址的发掘为基础,结合豫东地区其他考古工作成果课题组建立起该地区史前仰韶时代至岳石文化时期之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

马庄类型史前文化(马庄);

龙山文化(山台寺、马庄、潘庙);

岳石文化(潘庙、山台寺);

大约在晚商时期,岳石文化完全过渡到商文化(山台寺、马庄、孟庄遗址)。

豫东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建立,是考察和研究商文化的基础,更是认识史前中国的重要条件。“豫东计划”的考古成果填补了“商研究”和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资料空白。

三、马庄类型史前文化:填补中国文明起源空白,也印证商丘“一城阅尽五千年”

马庄遗址是“豫东计划”课题组选定发掘的第二个地点。遗址位于河南省虞城县沙集乡东南约2公里的马庄村。村庄东南建有杏岗寺小学。遗址的主要文化堆积正是杏岗寺小学所在。

马庄类型史前文化的重要收获是发现一批墓葬。墓葬随葬品种类有豆、钵、鼎、石钺数种,具有比较明显的“专属性”,它们的使用,表明马庄类型史前文化已经有了相对固定的“礼制”。而作为随葬礼器的使用,当时显然实现了“食器+酒器”的配置。石钺则象征特殊身份。

马庄类型史前遗存与同时期周边的考古学文化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但又不能归属于任何一种已经的考古学文化。因而它可能是相当于中原仰韶文化早期存在于豫东地区的一支考古学文化。

马庄遗址第五层文化具有明显的特征。碳14测试表明,其年代约大致在公元前3300年至前3700年。

马庄遗址并非性质单一的遗址。马庄第五层遗存是此次发掘所获年代最早的遗存。但随后遗址被不间断使用。因此遗址发现有龙山文化、商文化,以及西周、东周、汉代至明清的遗存。整个马庄第五层遗存的年代有可能在距今5000至7000年间这样一个范围。其年代下限与当地龙山文化遗存间仍然有一定时间的缺环。属于该时间缺环内的遗址,需要在豫东地区进一步寻找。

“豫东计划”发现的考古资料,例如距今5000至7000年间的马庄遗址第五层史前文化的考古资料,对于认识中国文明起源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也从考古学上充分印证商丘确实是一座“一城阅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

四、山台寺遗址龙山文化:发现牛祭坑是头一次发现上面写着“商”的遗物

1995年春秋两季,中美联合考古队都在柘城山台寺遗址发掘、发现了龙山时期的木骨夯土墙白灰面房址和埋牛的祭祀坑等遗迹。张光直接到简报后非常高兴,他在1996年2月13日的来信中说:“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区域的龙山文化在大部分地区演变成岳石文化,但在豫东一支的早期岳石文化特别发达,成为先商与早商文化。我们不一定要找大型的岳石文化遗址,但是要找表现政治权力的遗物,因为这是漳河流域所没有的。这次在山台寺发现牛祭坑给我很大的鼓励,这是我们头一次发现上面写着‘商’的遗物。”

豫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早在20世纪中叶即受到学术界关注。黑堌堆遗址和王油坊遗址的发掘已经揭示出豫东龙山文化的面貌。“豫东计划”课题组对柘城山台寺遗址的发掘,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豫东地区的龙山文化。

山台寺遗址龙山文化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大房子以及牛坑的考古发现。山台寺遗址发现了五间东西相连的房基,墙体用木骨夯士筑成,地基抹得精细光滑。房子的南边约30米处,有祭祀坑,略成圆形,其中埋九头整牛和一个鹿头,有的牛已经肢解。张光直先生将牛坑与“核作服牛”(《世本·作篇》)联系,认为牛坑的存或许反映了龙山文化与商文明的相关性。

山台寺龙山文化的年代经碳14测定大体在公元前2135年至前1626年间。项目组向实验室提供的是系列样品,对豫东龙山文化的年代学研究是重要推进。

五、潘庙遗址岳石文化:寻找和定义早商文化和先商文化的重要前提

潘庙遗址是“豫东计划”课题组为探讨商文化源头在商丘地区选定发掘的第一个地点。遗址位于商丘古城南约20公里的今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潘庙村西南。

“豫东计划”发现的岳石文化遗存,主要来自商丘潘庙遗址。山台寺遗址也有少量岳石遗存。

潘庙遗址的文化序列是:马庄类型—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其岳石遗存因陶片破碎,难以分期与其他地区岳石文化比较,其年代至少延续到了二里冈下层甚至更晚的时期。

潘庙遗址岳石文化的面貌,与北京大学发掘的夏邑清凉山遗址岳石文化面貌相似。清凉山遗址的岳石文化中,也发现一部分与下七垣文化和二里冈期商文化相似的遗存,如夹细砂薄胎绳纹鬲、绳纹盆和厚唇盘。看来,豫东地区岳石文化的终结年代晚至二里冈阶段已经没有什么疑问了。换句话说,豫东地区自二里头文化时期至商代二里冈阶段一直是岳石文化分布区。

深刻认识岳石文化在豫东地区的延续与分布,特别是这支文化与典型商文化的关系,是寻找和定义早商文化和先商文化的重要前提。

六、老南关古城:不仅是宋国故城,或许和“商”及西汉梁国有关

“豫东计划”发现的宋国故城,以及潘庙宋国墓地是东周考古的重大发现。

1996年春,中美课题组对老南关周围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地质考古钴探,最终在商丘老南关钻探出一座古城。古城呈平行四边形。发掘与钻探表明,城墙的主体是东周时期的,可确定系春秋时期的宋国故城。但城墙下部最早的墙体的年代很可能早到西周或者更早。参考鹿邑长子口大墓的发现,这座古城很可能与商王朝末年微子封宋有关。1994年潘庙发掘的东周—西汉墓地,这批墓葬共43座,是商丘项目意料之外的一项成果。这是豫东地区首次发掘东周—西汉墓。

宋国故城发现的另一个意义是,它有可能使两周时期豫东地区的古遗存与商王朝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试掘表明,宋国故城C块夯土的年代,至迟可以到西周初年,甚至不排除商代的可能。考虑到鹿邑长子口墓的发现,这座年代有可能早到西周初年的古城,或即文献记载中的“微子封宋”所在。这也是为什么“豫东计划”将该座古城称为“老南关古城”的原因。因为宋国很可能只使用了该座城址某一个时段。宋国故城固然重要,但它并不能代表古城的全部。该座古城,或许正与西汉的梁国相关。

张光直先生和张长寿在执笔发表于《考古》1997年第4期的《河南商丘地区殷商文明调查发掘初步报告》一文中这样写到:“下步的工作一方面是从龙山文化向下走,走到殷商文明的巅峰,另一方面是从宋城往上推,一直推到岳石和龙山文化,在推的过程中也就将早商和先商给挤出来了。如果能找到商城,在商城里面找到商王朝精美的手工艺术品、青铜器、玉器、基址和祭祖的档案等重要文物的可能性是存在着的。”

寻商探宋,追梦未已。

2001年1月3日,张光直先生与世长辞,他生前一直热切地期望能在商丘找到“商城”。商丘的商宋文化,源于殷商文明。由于宋国故城的考古发现,商丘深厚的商宋文化遗存和作为“殷商之源”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逐渐为世人所知。

从“寻商探宋”到“殷商之源”。

为探讨殷商文化源头在商丘而开展的“中国商丘地区早商文明探索”(“豫东计划”)考古工程,未来还能否继续下去?何时能揭开商丘“殷商之源”、商朝第一都“汤所居之亳”的数千年的神秘面纱?让我们共同期待……

编辑: 张晨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商丘
从“寻商探宋”到“殷商之源”
——殷商之源与“中国商丘地区早商文明探索”(“豫东计划”)
2020-11-13 09:11   本报记者 白鹏     我要评论 

张光直(前排右三)及“豫东计划”项目组成员

核心提示:

商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商是商族用来称呼他们祖先的都城的地名,商以后的周人则把住在绕以城墙的都城里行使权力的王朝统治者称为商。张光直根据古籍和近代学者的考证,认为商丘是商昭明以降十一个先公先王的经营地,并确信先商文化都城或聚落也即甲骨文所称的“大邑商”应在商丘。

张光直提出了“中国商丘地区早商文明探索”(“豫东计划”)的课题。豫东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建立,是考察和研究商文化的基础,更是认识史前中国的重要条件。

距今5000至7000年间的马庄遗址第五层史前文化的考古资料,对于认识中国文明起源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也从考古学上充分印证商丘确实是一座“一城阅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

山台寺遗址龙山文化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大房子以及牛坑的考古发现。张光直在来信中曾说:“这是我们头一次发现上面写着‘商’的遗物。”

“豫东计划”发现的岳石文化遗存,主要来自商丘潘庙遗址,是寻找和定义早商文化和先商文化的重要前提。

老南关古城不仅是宋国故城,或许和“商”及西汉梁国有关。寻商探宋,追梦未已。张光直生前一直热切地期望能在商丘找到“商城”。

一、殷商之源与“商”字的含义

商是中国的“三代”——夏、商、周中的第二个朝代,这“三代”标志着中国史前时代的结束和文明时代的开始。但是商朝是谁?或者也许更准确地讲,商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商是商族用来称呼他们祖先的都城的地名,商以后的周人则把住在绕以城墙的都城里行使权力的王朝统治者称为商。

商,在周代文献中首先是取得了王朝地位的王室的名字。这个名词开始是被商王室统治的国家的称号,然后被推而广之用来称呼商国人民和其他与商同时的国家人民所创造的文明。商也用来称呼中国历史上被商王朝统治的那一时代。

当代著名的美籍华人学者、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所著《商文明》一书《绪论》里最开头的这两段文字开宗明义的回答了“商朝是谁”、“商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的重大问题。

商丘是殷商之源。

2020年9月21日,河南省副省长、商丘市委书记王战营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殷商故城申遗工作并指出:“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作出‘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的重要论断,这是商丘世代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财富。”

探讨和研究殷商文化,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殷商”?所谓殷商时期,就是商朝。殷、商最早都是地名,后来殷商并称,“殷商”成为商朝的代称。

研究殷商文化,首先要搞清楚“商”是怎么来的?

“商”首先是地名。以《史记》为首的多部典籍对商地均有记载。诸如《诗·商颂》《国语》《竹书纪年》等均有帝喾及契、相土、汤等殷商先祖在商丘发迹的记载。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甲骨文中的商、丘商,是在今商丘附近。”《辞海》:“商,古地名。在今河南商丘。商始祖契所居。”对商地的具体地,以上记载明确为商丘。更有说服力的是宋国故城的考古发现与“周成王封微子于宋”“奉其先祀”“以嗣殷后”等文献记载结合起来考究,商丘是商族的起源地就无可置疑了。

一个“商”字,我认为它有四层含义:地名、族名、国名、朝代名,即商地、商族、商国、商朝,而后又引申为商业、商人、商品的“商”。

张光直根据古籍和近代学者的考证,认为商丘是商昭明以降十一个先公先王的经营地。张光直确信先商文化都城或聚落也即甲骨文所称的“大邑商”应在商丘。

二、豫东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建立,是考察和研究商文化的基础和认识史前中国的重要条件

中国考古学中的“商研究”,是学术界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从20世纪20年代的殷墟发掘,到50年代郑州商城遗址和80年代偃师商城的发掘,再到1999年洹北商城的发现,历代学者在商王朝研究领域积累了大量野外考古成果,并立足于田野资料建立了商王朝的考古学编年框架。商族的起源问题,几乎是与商王朝研究同时提出的问题。

早年王国维根据文献记载,认为商族起源地在豫东鲁西南地区,提出了商族起源的“东方说”。20世纪80年代,邹衡在“商汤居郑亳”的基础上,提出商族起源于“豫北冀南”。究竟豫东地区是没有商族起源的考古资料,还是学术界没有找到这地区的考古资料?张光直认为是后者。在他看来,豫东地区的埋藏环境影响了该地区的考古工作。张光直坚信通过田野调查和发掘,最终可以在豫东地区找到与商族起源相关的考古资料。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他提出了“中国商丘地区早商文明探索”(“豫东计划”)的课题。课题自1990年启动,直至2000年项目组最后一次终结豫东考古活动,“豫东计划”受到广泛关注。

以商丘潘庙、虞城马庄和柘城山台寺三处遗址的发掘为基础,结合豫东地区其他考古工作成果课题组建立起该地区史前仰韶时代至岳石文化时期之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

马庄类型史前文化(马庄);

龙山文化(山台寺、马庄、潘庙);

岳石文化(潘庙、山台寺);

大约在晚商时期,岳石文化完全过渡到商文化(山台寺、马庄、孟庄遗址)。

豫东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建立,是考察和研究商文化的基础,更是认识史前中国的重要条件。“豫东计划”的考古成果填补了“商研究”和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资料空白。

三、马庄类型史前文化:填补中国文明起源空白,也印证商丘“一城阅尽五千年”

马庄遗址是“豫东计划”课题组选定发掘的第二个地点。遗址位于河南省虞城县沙集乡东南约2公里的马庄村。村庄东南建有杏岗寺小学。遗址的主要文化堆积正是杏岗寺小学所在。

马庄类型史前文化的重要收获是发现一批墓葬。墓葬随葬品种类有豆、钵、鼎、石钺数种,具有比较明显的“专属性”,它们的使用,表明马庄类型史前文化已经有了相对固定的“礼制”。而作为随葬礼器的使用,当时显然实现了“食器+酒器”的配置。石钺则象征特殊身份。

马庄类型史前遗存与同时期周边的考古学文化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但又不能归属于任何一种已经的考古学文化。因而它可能是相当于中原仰韶文化早期存在于豫东地区的一支考古学文化。

马庄遗址第五层文化具有明显的特征。碳14测试表明,其年代约大致在公元前3300年至前3700年。

马庄遗址并非性质单一的遗址。马庄第五层遗存是此次发掘所获年代最早的遗存。但随后遗址被不间断使用。因此遗址发现有龙山文化、商文化,以及西周、东周、汉代至明清的遗存。整个马庄第五层遗存的年代有可能在距今5000至7000年间这样一个范围。其年代下限与当地龙山文化遗存间仍然有一定时间的缺环。属于该时间缺环内的遗址,需要在豫东地区进一步寻找。

“豫东计划”发现的考古资料,例如距今5000至7000年间的马庄遗址第五层史前文化的考古资料,对于认识中国文明起源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也从考古学上充分印证商丘确实是一座“一城阅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

四、山台寺遗址龙山文化:发现牛祭坑是头一次发现上面写着“商”的遗物

1995年春秋两季,中美联合考古队都在柘城山台寺遗址发掘、发现了龙山时期的木骨夯土墙白灰面房址和埋牛的祭祀坑等遗迹。张光直接到简报后非常高兴,他在1996年2月13日的来信中说:“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区域的龙山文化在大部分地区演变成岳石文化,但在豫东一支的早期岳石文化特别发达,成为先商与早商文化。我们不一定要找大型的岳石文化遗址,但是要找表现政治权力的遗物,因为这是漳河流域所没有的。这次在山台寺发现牛祭坑给我很大的鼓励,这是我们头一次发现上面写着‘商’的遗物。”

豫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早在20世纪中叶即受到学术界关注。黑堌堆遗址和王油坊遗址的发掘已经揭示出豫东龙山文化的面貌。“豫东计划”课题组对柘城山台寺遗址的发掘,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豫东地区的龙山文化。

山台寺遗址龙山文化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大房子以及牛坑的考古发现。山台寺遗址发现了五间东西相连的房基,墙体用木骨夯士筑成,地基抹得精细光滑。房子的南边约30米处,有祭祀坑,略成圆形,其中埋九头整牛和一个鹿头,有的牛已经肢解。张光直先生将牛坑与“核作服牛”(《世本·作篇》)联系,认为牛坑的存或许反映了龙山文化与商文明的相关性。

山台寺龙山文化的年代经碳14测定大体在公元前2135年至前1626年间。项目组向实验室提供的是系列样品,对豫东龙山文化的年代学研究是重要推进。

五、潘庙遗址岳石文化:寻找和定义早商文化和先商文化的重要前提

潘庙遗址是“豫东计划”课题组为探讨商文化源头在商丘地区选定发掘的第一个地点。遗址位于商丘古城南约20公里的今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潘庙村西南。

“豫东计划”发现的岳石文化遗存,主要来自商丘潘庙遗址。山台寺遗址也有少量岳石遗存。

潘庙遗址的文化序列是:马庄类型—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其岳石遗存因陶片破碎,难以分期与其他地区岳石文化比较,其年代至少延续到了二里冈下层甚至更晚的时期。

潘庙遗址岳石文化的面貌,与北京大学发掘的夏邑清凉山遗址岳石文化面貌相似。清凉山遗址的岳石文化中,也发现一部分与下七垣文化和二里冈期商文化相似的遗存,如夹细砂薄胎绳纹鬲、绳纹盆和厚唇盘。看来,豫东地区岳石文化的终结年代晚至二里冈阶段已经没有什么疑问了。换句话说,豫东地区自二里头文化时期至商代二里冈阶段一直是岳石文化分布区。

深刻认识岳石文化在豫东地区的延续与分布,特别是这支文化与典型商文化的关系,是寻找和定义早商文化和先商文化的重要前提。

六、老南关古城:不仅是宋国故城,或许和“商”及西汉梁国有关

“豫东计划”发现的宋国故城,以及潘庙宋国墓地是东周考古的重大发现。

1996年春,中美课题组对老南关周围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地质考古钴探,最终在商丘老南关钻探出一座古城。古城呈平行四边形。发掘与钻探表明,城墙的主体是东周时期的,可确定系春秋时期的宋国故城。但城墙下部最早的墙体的年代很可能早到西周或者更早。参考鹿邑长子口大墓的发现,这座古城很可能与商王朝末年微子封宋有关。1994年潘庙发掘的东周—西汉墓地,这批墓葬共43座,是商丘项目意料之外的一项成果。这是豫东地区首次发掘东周—西汉墓。

宋国故城发现的另一个意义是,它有可能使两周时期豫东地区的古遗存与商王朝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试掘表明,宋国故城C块夯土的年代,至迟可以到西周初年,甚至不排除商代的可能。考虑到鹿邑长子口墓的发现,这座年代有可能早到西周初年的古城,或即文献记载中的“微子封宋”所在。这也是为什么“豫东计划”将该座古城称为“老南关古城”的原因。因为宋国很可能只使用了该座城址某一个时段。宋国故城固然重要,但它并不能代表古城的全部。该座古城,或许正与西汉的梁国相关。

张光直先生和张长寿在执笔发表于《考古》1997年第4期的《河南商丘地区殷商文明调查发掘初步报告》一文中这样写到:“下步的工作一方面是从龙山文化向下走,走到殷商文明的巅峰,另一方面是从宋城往上推,一直推到岳石和龙山文化,在推的过程中也就将早商和先商给挤出来了。如果能找到商城,在商城里面找到商王朝精美的手工艺术品、青铜器、玉器、基址和祭祖的档案等重要文物的可能性是存在着的。”

寻商探宋,追梦未已。

2001年1月3日,张光直先生与世长辞,他生前一直热切地期望能在商丘找到“商城”。商丘的商宋文化,源于殷商文明。由于宋国故城的考古发现,商丘深厚的商宋文化遗存和作为“殷商之源”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逐渐为世人所知。

从“寻商探宋”到“殷商之源”。

为探讨殷商文化源头在商丘而开展的“中国商丘地区早商文明探索”(“豫东计划”)考古工程,未来还能否继续下去?何时能揭开商丘“殷商之源”、商朝第一都“汤所居之亳”的数千年的神秘面纱?让我们共同期待……

编辑: 张晨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人行道升级改造后 “...
这条路不具备开通公交车的条件
工贸路两侧的人行道何时能修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丰收的喜悦
容湖碧波白鹭飞
阿里巴巴电商专家帮 ...
居民正在用手机扫描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