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州:太行山里的幸福新生活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20-08-31 21:27

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消息:20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靠一锤一钎一双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凿出了绵延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的修建完成让林州人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50多年来,红旗渠精神不断激励着一代代林州人民不忘初心,阔步前行。如今,中原崛起、乡村振兴的建设大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百万红旗渠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力奔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决战决胜全面小康。8月27日至8月28日,安阳市“聚焦六稳六保 决战脱贫攻坚”主题采风团走进林州市黄华镇止方村、任村镇盘龙山村和石板岩镇桃花洞村,围绕林州市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效进行采访,发现红旗渠儿女的幸福故事。

“网红村”里的幸福一家人

“黄华镇止方村位于林州市城区西部,背靠太行山,红旗渠一干渠穿村而过。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止方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8月27日晚上,明月高悬,流光溢彩,青石板铺就的纸坊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止方村党支部书记郭青松表示,该村于2019年完成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对村内200余村居的户外墙面进行了改造,完成强弱电入地、雨污分流和背街小巷硬化,修建了水系景观,高标准建设了一条休闲步道。同时,为壮大村集体经济,该村投资200余万元修建了音乐喷泉广场,承租美食、儿童游乐等商业项目,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到80余万元。

在止方村,“汉服体验馆”、村史馆、艺术馆应有尽有,更有望田居、春天里、春风里等一批高端民宿已投入运营。当地村民郭大锤投资经营的小闲居是其中的佼佼者。

“我家原本在红旗渠景区经营农特产买卖,十几年来也攒下了一小笔资金。后来看我们村里依托红旗渠景区发展起来了乡村旅游,点亮了‘夜经济’,我们就重新修改装修了家里的房子,打造了农家民宿,于今年5月份正式营业。”郭大锤介绍说,现在小闲居拥有客房14间、会议室1间、娱乐室1间,很好地满足了游客的需求。

近年来,该村优化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安装天然气,完成“双替代”清洁取暖、“厕所革命”、污水管网等工程,村里越来越美丽便捷,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而来,到村里拍照留念,旅游住宿,感受独具特色的乡愁韵味。

止方村已经从无人知晓的小山村,一跃成为“网红村”。

每逢周六日,小闲居总是供不应求。几个月经营下来,郭大锤夫妻俩也看到了收益,一家四口人幸福满满。

盘龙山村的幸福老两口

盘龙山村位于太行山深山区,海拔1300余米,2013年,被评定为河南省级贫困村。2014年7月,林州市纪委监委成为盘龙山村定点帮扶单位,帮扶单位的到来,使这个昔日荒凉的小山村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处暑时节,花椒飘香,农事渐忙,76岁的村民张伟德和71岁的老伴带着几名工人辛勤地采摘着丰收的果实。

张伟德是盘龙山村地地道道的农民。“党和国家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我们村有了很大的改变。帮扶单位林州市纪委监委经常到我们村指导工作,选派的‘第一书记’也是一个比一个能力强,为我们村接通了自来水、修通了道路、美化了环境、建设了‘红色粮仓’旅游景点。现在我们村就是景区,每天来村里旅游的人有很多。”8月28日,在花椒地里摘花椒的张伟德高兴地说。

据介绍,2014年以来,林州市纪委选派驻村工作队,协调各部门,先后为盘龙山百姓发放花椒树苗1万余棵。仅张伟德家就种了5亩花椒、6亩黄芩,养了100余只土鸡。一年四季,张伟德和老伴在地里劳作,除草、施肥,照顾土鸡,老两口忙得不亦乐乎。

“2019年,我家卖花椒500余斤、黄芩700余斤,收获核桃200余斤,共收入三万多元。今年我又买了花椒烘干机,雇了好几个工人,办了个小工厂,计划翻盖房子、发展农家乐。这几年帮扶单位不断邀请专家对我们开展技术培训,现在我也成了村里的技术能手,真心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张伟德兴奋地表示。

张伟德老两口现在的美好生活只是盘龙山众多农户脱贫致富的缩影。“现在全村花椒种植面积超过200亩,年均产值超80万元。2016年,盘龙山村完成脱贫摘帽。观光平台、停车场、七级跌瀑式景观带的相继建成,使盘龙山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来盘龙山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盘龙山村党支部书记王生有介绍说,这个昔日荒山的小山村,已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特色村,乡村振兴的示范村。村民依靠党的扶贫政策,靠自己的双手,走上了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小康路。

桃花洞村的农家乐

石板岩镇桃花洞村位于石板岩镇镇区西7公里处,2017年年底,该村所有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桃花洞村的乡村旅游发展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该村的农家乐最早是随着太行大峡谷景区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

“目前全村发展宾馆、饭店、农家乐30余家,景点摊位20余个,就业人数130余人,打造了‘桃花嫂子面’‘山里红’‘宜佳庄园’等一批农家乐品牌。2018年,村子被评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桃花洞村村支部书记杨松林介绍说,近年来,村里结合自身旅游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靶向施策,积极探索“公司+农户+贫困户”模式,通过旅游公司与农户签订协议,利用农户的土地、房屋等资源集中开发乡村旅游项目。

村民王武昌开办的农家乐就从中得到了收益。

8月28日临近中午,王武昌和妻子刚送走了留宿了两个晚上的十几名客人,又开始准备仍在留宿的几名客人的午餐。山野菜、山韭菜、土鸡蛋、山萝卜干,再配上一大锅番茄鸡蛋的浇头,煮上一锅面,中午饭就做好了。

“我们经营这家农家乐已经十几年了。现在每年就是把房子租给旅游公司,一年承包费用5万元,也足够我们老两口花了。”王武昌的妻子介绍说。

小院子的另一边,王武昌拿出了晒干的花椒、山楂片还有山核桃,兜售给游客。“我做了42年的小学教师,对这片大山有很深的感情,现在退休了就选择留在山里和妻子一起经营这家农家乐。”王武昌腼腆地说,两个女儿虽然在县城工作,也经常回来看望自己,自己和妻子生活得很满足、很幸福。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河南林州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如今,一个个太行深山区小村完成了华丽蜕变,产业支撑有力、乡村旅游兴旺、前景十分广阔,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创业三部曲,开启了“美太行”创业新征程。(文 万庆丽)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河南新闻
河南林州:太行山里的幸福新生活
2020-08-31 21:27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我要评论 

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消息:20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靠一锤一钎一双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凿出了绵延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的修建完成让林州人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50多年来,红旗渠精神不断激励着一代代林州人民不忘初心,阔步前行。如今,中原崛起、乡村振兴的建设大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百万红旗渠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力奔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决战决胜全面小康。8月27日至8月28日,安阳市“聚焦六稳六保 决战脱贫攻坚”主题采风团走进林州市黄华镇止方村、任村镇盘龙山村和石板岩镇桃花洞村,围绕林州市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效进行采访,发现红旗渠儿女的幸福故事。

“网红村”里的幸福一家人

“黄华镇止方村位于林州市城区西部,背靠太行山,红旗渠一干渠穿村而过。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止方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8月27日晚上,明月高悬,流光溢彩,青石板铺就的纸坊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止方村党支部书记郭青松表示,该村于2019年完成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对村内200余村居的户外墙面进行了改造,完成强弱电入地、雨污分流和背街小巷硬化,修建了水系景观,高标准建设了一条休闲步道。同时,为壮大村集体经济,该村投资200余万元修建了音乐喷泉广场,承租美食、儿童游乐等商业项目,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到80余万元。

在止方村,“汉服体验馆”、村史馆、艺术馆应有尽有,更有望田居、春天里、春风里等一批高端民宿已投入运营。当地村民郭大锤投资经营的小闲居是其中的佼佼者。

“我家原本在红旗渠景区经营农特产买卖,十几年来也攒下了一小笔资金。后来看我们村里依托红旗渠景区发展起来了乡村旅游,点亮了‘夜经济’,我们就重新修改装修了家里的房子,打造了农家民宿,于今年5月份正式营业。”郭大锤介绍说,现在小闲居拥有客房14间、会议室1间、娱乐室1间,很好地满足了游客的需求。

近年来,该村优化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安装天然气,完成“双替代”清洁取暖、“厕所革命”、污水管网等工程,村里越来越美丽便捷,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而来,到村里拍照留念,旅游住宿,感受独具特色的乡愁韵味。

止方村已经从无人知晓的小山村,一跃成为“网红村”。

每逢周六日,小闲居总是供不应求。几个月经营下来,郭大锤夫妻俩也看到了收益,一家四口人幸福满满。

盘龙山村的幸福老两口

盘龙山村位于太行山深山区,海拔1300余米,2013年,被评定为河南省级贫困村。2014年7月,林州市纪委监委成为盘龙山村定点帮扶单位,帮扶单位的到来,使这个昔日荒凉的小山村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处暑时节,花椒飘香,农事渐忙,76岁的村民张伟德和71岁的老伴带着几名工人辛勤地采摘着丰收的果实。

张伟德是盘龙山村地地道道的农民。“党和国家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我们村有了很大的改变。帮扶单位林州市纪委监委经常到我们村指导工作,选派的‘第一书记’也是一个比一个能力强,为我们村接通了自来水、修通了道路、美化了环境、建设了‘红色粮仓’旅游景点。现在我们村就是景区,每天来村里旅游的人有很多。”8月28日,在花椒地里摘花椒的张伟德高兴地说。

据介绍,2014年以来,林州市纪委选派驻村工作队,协调各部门,先后为盘龙山百姓发放花椒树苗1万余棵。仅张伟德家就种了5亩花椒、6亩黄芩,养了100余只土鸡。一年四季,张伟德和老伴在地里劳作,除草、施肥,照顾土鸡,老两口忙得不亦乐乎。

“2019年,我家卖花椒500余斤、黄芩700余斤,收获核桃200余斤,共收入三万多元。今年我又买了花椒烘干机,雇了好几个工人,办了个小工厂,计划翻盖房子、发展农家乐。这几年帮扶单位不断邀请专家对我们开展技术培训,现在我也成了村里的技术能手,真心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张伟德兴奋地表示。

张伟德老两口现在的美好生活只是盘龙山众多农户脱贫致富的缩影。“现在全村花椒种植面积超过200亩,年均产值超80万元。2016年,盘龙山村完成脱贫摘帽。观光平台、停车场、七级跌瀑式景观带的相继建成,使盘龙山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来盘龙山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盘龙山村党支部书记王生有介绍说,这个昔日荒山的小山村,已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特色村,乡村振兴的示范村。村民依靠党的扶贫政策,靠自己的双手,走上了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小康路。

桃花洞村的农家乐

石板岩镇桃花洞村位于石板岩镇镇区西7公里处,2017年年底,该村所有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桃花洞村的乡村旅游发展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该村的农家乐最早是随着太行大峡谷景区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

“目前全村发展宾馆、饭店、农家乐30余家,景点摊位20余个,就业人数130余人,打造了‘桃花嫂子面’‘山里红’‘宜佳庄园’等一批农家乐品牌。2018年,村子被评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桃花洞村村支部书记杨松林介绍说,近年来,村里结合自身旅游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靶向施策,积极探索“公司+农户+贫困户”模式,通过旅游公司与农户签订协议,利用农户的土地、房屋等资源集中开发乡村旅游项目。

村民王武昌开办的农家乐就从中得到了收益。

8月28日临近中午,王武昌和妻子刚送走了留宿了两个晚上的十几名客人,又开始准备仍在留宿的几名客人的午餐。山野菜、山韭菜、土鸡蛋、山萝卜干,再配上一大锅番茄鸡蛋的浇头,煮上一锅面,中午饭就做好了。

“我们经营这家农家乐已经十几年了。现在每年就是把房子租给旅游公司,一年承包费用5万元,也足够我们老两口花了。”王武昌的妻子介绍说。

小院子的另一边,王武昌拿出了晒干的花椒、山楂片还有山核桃,兜售给游客。“我做了42年的小学教师,对这片大山有很深的感情,现在退休了就选择留在山里和妻子一起经营这家农家乐。”王武昌腼腆地说,两个女儿虽然在县城工作,也经常回来看望自己,自己和妻子生活得很满足、很幸福。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河南林州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如今,一个个太行深山区小村完成了华丽蜕变,产业支撑有力、乡村旅游兴旺、前景十分广阔,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创业三部曲,开启了“美太行”创业新征程。(文 万庆丽)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房子没住上 生了一肚...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孩子已经报上名 家长不再忧心了
施工正在进行 “尾巴”即将消除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流通变迁
视觉新闻
“两城”联创在行动
游园施工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