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脱贫攻坚“老黄牛” 圆乡村振兴致富梦

——记中国人寿商丘分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崔全信

文/图 本报记者 霍天艳 实习生 陈金凤 通讯员 胥泽雨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20-07-08 23:42

崔全信(左二)与村领导班子一起走访当地扶贫企业,询问发展情况

他像沙漠里的骆驼一样,载满货物,稳重前行,眼中有光芒,肩上有责任;他像寒冬里的青松一样,立于冰雪,挺拔坚强,眼里是民众,心里是担当。他公道正派、谦虚谨慎,被大家亲切称为“扶贫战线上的老黄牛”。他,就是虞城县刘集乡刘皮村驻村第一书记崔全信。

4年前,作为中国人寿商丘分公司选派的帮扶干部,崔全信踩着坑洼不平的小道,走进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刘皮村,开始了他的扶贫事业。4年来,他带着朴实炙热的情怀,走进每一户村民的家中,也走进每一位村民的心里;4年后,望着焕然一新的村子,平坦笔直的道路,满眼生机的沃田,他欣慰地笑了:“我们胜利了!”

一把“钢枪”

2016年,崔全信初到刘皮村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破损不堪、坑洼遍地的道路,和老旧破损、摇摇欲坠的房屋,这让他“感到‘压力山大”。“要想富,先修路,找项目,打基础!”崔全信决心踢开扶贫发展的第一脚。

说干就干,他协调发改、交通等部门,打报告申请项目,找资金,寻门路,在中国人寿商丘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两年后,党群活动中心、标准化文化活动室和卫生室焕然一新,4个活动广场、1座大舞台成功修建,12.5公里水泥路蜿蜒出村,还有120盏路灯、10台变压器、31眼机井、12座桥梁……日新月异的村容村貌,让村民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多亏了老崔,俺们打心眼儿里感谢他!”

帮扶有方向,扶贫有策略。崔全信针对家中有劳力的贫困户,提供技术或就业岗位,定向培养务工人员技能,务工增收;针对家里年迈能动的贫困老人,提供公益带薪岗位;针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重度残疾户、五保户,帮其办理4项医疗保险、慢性病卡及报销,帮其申请产业帮扶企业带动分红项目资金入股合作社分红、光伏发电分红,为其办理低保金;针对家里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困难儿童,为其申请教育扶贫政策,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他就像一把“钢枪”,精确对准“贫困”这个敌人,不让一个人掉队。

“村民大都非常朴实善良,只要你真心给老百姓办实事,他们就视你为亲人。”说起刘皮村的村民,崔全信像是在谈论亲人一样,口吻亲切且真诚。

一台“发动机”

“只要本质不坏,世上没有感化不了的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崔全信在成功改变“问题户”陈大雷后,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么一段话。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脱贫攻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崔全信甘做村民致富的“发动机”。

“刚来之初,确实有‘等靠要’的人,很是让人头疼。”崔全信介绍,刚到刘皮村的时候,有的村民并不理解扶贫的意义,一张嘴就是要东西。针对这种情况,崔全信多次做工作、讲政策、摆道理,和村内脱贫小组成员统一思想,必须坚持原则,不搞无原则妥协。在讲道理的同时,也将其该得的补助都发放到位,节日慰问、临时救助该有的都有。最后“等靠要”的村民都有了大变化。“是崔书记把我变好了,他真是个好干部!”陈大雷说。

为了实现全村脱贫,崔全信积极推动“三变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了村民能有更多就业岗位,他帮助协调建造1个扶贫车间、1座光伏发电厂,同时,他又协助刘皮村搞好清产核资工作,协调申请壮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资金50万元,建造了1座冷库,租赁给“豫兴源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使用,每年通过收取租赁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同时,为引进豫兴源食品公司,他利用土地流转政策,扩建厂房200余亩,为荠荠菜销售、加工找到了落点。2018年当年荠荠菜种植面积就由200亩扩大到了600余亩;2019年加装新生产线后,带动荠荠菜种植面积上升到1000亩。为刘皮村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促进了村民就业和农村产业发展。

在崔全信的不懈努力下,村里的养殖户多了起来,回乡创业的青年多了起来,村里的扶贫企业多了起来,村里合作社入股的村民多了起来……一幅脱贫致富的宏伟画卷,正在刘皮村徐徐展开,昔日的贫困村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剂“强心针”

走得顺畅,住得舒适,看病不难,还得吃穿不愁,收入丰厚……崔全信用自己的行动扶贫又扶志,用质朴的方式传递着扶贫干部的温情,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强心针”。

起初,崔全信刚到村里也是被大家怀疑过的,“村子穷了这么多年,你真的能帮我们吗?”面对质疑,崔全信不气馁也不退缩,他选择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为了增强刘皮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崔全信与村两委持续开展“感党恩、知荣辱,争做勤劳文明人、励志脱贫模范户”活动,激励村民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的战役中。另外,崔全信还邀请专业人才对村里有劳动能力的村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培育致富能手,并通过搞好小额信贷宣传引导,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对于村里的种植户和养殖户,崔全信多次走访,并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到村里传授经验和进行技术指导。因为疫情原因,很多农户的产品卖不出去。在大家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崔全信一边帮忙找销路,一边坚定农户们的信心,最后通过他多方协调和联系,农户们的问题得到成功解决。产品销出去了,大家致富的决心也更强了。

几年来,一户户贫困户在他的帮扶下过上了好日子。他帮贫困户刘新全盖起了新房,入了村里的合作社,经济有了收入,生活有了保障;他帮种植葡萄无技术无销路、没致富反而欠了一屁股债的刘宗启,打了个翻身仗,走上了致富路;他帮刘宗福养殖肉鸭,成功脱了贫,使其一跃成为村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在崔全信的帮助下,脱贫致富的村民纷纷表示,要不是“老崔”帮忙,自己也还不清债,脱不了贫,住不上新房,过不上富裕的生活。

崔全信用刘皮村的发展成果向大家证明,脱贫致富不再是打不开的铁锁。如今,他所帮扶的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全村贫困户85户270人,脱贫80户257人,贫困发生率低于0.33%,脱贫成效通过验收,整村脱贫出列。刘皮村也连续4年被评为脱贫攻坚先进村、连续2年被树为刘集乡基层工作杆村等,他也被评为2017年度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市级优秀帮扶人,2018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等荣誉。2019年被中国人寿河南省分公司授予“省级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崔全信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带领刘皮村广大党员群众,以实干担当托起脱贫致富梦,让“贫困村”变身为“示范村”“标杆村”。圆满完成脱贫任务、本该撤离的他,又主动写下申请,继续扎根刘皮村,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民生
做脱贫攻坚“老黄牛” 圆乡村振兴致富梦
——记中国人寿商丘分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崔全信
2020-07-08 23:42   文/图 本报记者 霍天艳 实习生 陈金凤 通讯员 胥泽雨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崔全信(左二)与村领导班子一起走访当地扶贫企业,询问发展情况

他像沙漠里的骆驼一样,载满货物,稳重前行,眼中有光芒,肩上有责任;他像寒冬里的青松一样,立于冰雪,挺拔坚强,眼里是民众,心里是担当。他公道正派、谦虚谨慎,被大家亲切称为“扶贫战线上的老黄牛”。他,就是虞城县刘集乡刘皮村驻村第一书记崔全信。

4年前,作为中国人寿商丘分公司选派的帮扶干部,崔全信踩着坑洼不平的小道,走进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刘皮村,开始了他的扶贫事业。4年来,他带着朴实炙热的情怀,走进每一户村民的家中,也走进每一位村民的心里;4年后,望着焕然一新的村子,平坦笔直的道路,满眼生机的沃田,他欣慰地笑了:“我们胜利了!”

一把“钢枪”

2016年,崔全信初到刘皮村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破损不堪、坑洼遍地的道路,和老旧破损、摇摇欲坠的房屋,这让他“感到‘压力山大”。“要想富,先修路,找项目,打基础!”崔全信决心踢开扶贫发展的第一脚。

说干就干,他协调发改、交通等部门,打报告申请项目,找资金,寻门路,在中国人寿商丘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两年后,党群活动中心、标准化文化活动室和卫生室焕然一新,4个活动广场、1座大舞台成功修建,12.5公里水泥路蜿蜒出村,还有120盏路灯、10台变压器、31眼机井、12座桥梁……日新月异的村容村貌,让村民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多亏了老崔,俺们打心眼儿里感谢他!”

帮扶有方向,扶贫有策略。崔全信针对家中有劳力的贫困户,提供技术或就业岗位,定向培养务工人员技能,务工增收;针对家里年迈能动的贫困老人,提供公益带薪岗位;针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重度残疾户、五保户,帮其办理4项医疗保险、慢性病卡及报销,帮其申请产业帮扶企业带动分红项目资金入股合作社分红、光伏发电分红,为其办理低保金;针对家里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困难儿童,为其申请教育扶贫政策,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他就像一把“钢枪”,精确对准“贫困”这个敌人,不让一个人掉队。

“村民大都非常朴实善良,只要你真心给老百姓办实事,他们就视你为亲人。”说起刘皮村的村民,崔全信像是在谈论亲人一样,口吻亲切且真诚。

一台“发动机”

“只要本质不坏,世上没有感化不了的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崔全信在成功改变“问题户”陈大雷后,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么一段话。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脱贫攻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崔全信甘做村民致富的“发动机”。

“刚来之初,确实有‘等靠要’的人,很是让人头疼。”崔全信介绍,刚到刘皮村的时候,有的村民并不理解扶贫的意义,一张嘴就是要东西。针对这种情况,崔全信多次做工作、讲政策、摆道理,和村内脱贫小组成员统一思想,必须坚持原则,不搞无原则妥协。在讲道理的同时,也将其该得的补助都发放到位,节日慰问、临时救助该有的都有。最后“等靠要”的村民都有了大变化。“是崔书记把我变好了,他真是个好干部!”陈大雷说。

为了实现全村脱贫,崔全信积极推动“三变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了村民能有更多就业岗位,他帮助协调建造1个扶贫车间、1座光伏发电厂,同时,他又协助刘皮村搞好清产核资工作,协调申请壮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资金50万元,建造了1座冷库,租赁给“豫兴源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使用,每年通过收取租赁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同时,为引进豫兴源食品公司,他利用土地流转政策,扩建厂房200余亩,为荠荠菜销售、加工找到了落点。2018年当年荠荠菜种植面积就由200亩扩大到了600余亩;2019年加装新生产线后,带动荠荠菜种植面积上升到1000亩。为刘皮村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促进了村民就业和农村产业发展。

在崔全信的不懈努力下,村里的养殖户多了起来,回乡创业的青年多了起来,村里的扶贫企业多了起来,村里合作社入股的村民多了起来……一幅脱贫致富的宏伟画卷,正在刘皮村徐徐展开,昔日的贫困村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剂“强心针”

走得顺畅,住得舒适,看病不难,还得吃穿不愁,收入丰厚……崔全信用自己的行动扶贫又扶志,用质朴的方式传递着扶贫干部的温情,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强心针”。

起初,崔全信刚到村里也是被大家怀疑过的,“村子穷了这么多年,你真的能帮我们吗?”面对质疑,崔全信不气馁也不退缩,他选择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为了增强刘皮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崔全信与村两委持续开展“感党恩、知荣辱,争做勤劳文明人、励志脱贫模范户”活动,激励村民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的战役中。另外,崔全信还邀请专业人才对村里有劳动能力的村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培育致富能手,并通过搞好小额信贷宣传引导,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对于村里的种植户和养殖户,崔全信多次走访,并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到村里传授经验和进行技术指导。因为疫情原因,很多农户的产品卖不出去。在大家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崔全信一边帮忙找销路,一边坚定农户们的信心,最后通过他多方协调和联系,农户们的问题得到成功解决。产品销出去了,大家致富的决心也更强了。

几年来,一户户贫困户在他的帮扶下过上了好日子。他帮贫困户刘新全盖起了新房,入了村里的合作社,经济有了收入,生活有了保障;他帮种植葡萄无技术无销路、没致富反而欠了一屁股债的刘宗启,打了个翻身仗,走上了致富路;他帮刘宗福养殖肉鸭,成功脱了贫,使其一跃成为村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在崔全信的帮助下,脱贫致富的村民纷纷表示,要不是“老崔”帮忙,自己也还不清债,脱不了贫,住不上新房,过不上富裕的生活。

崔全信用刘皮村的发展成果向大家证明,脱贫致富不再是打不开的铁锁。如今,他所帮扶的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全村贫困户85户270人,脱贫80户257人,贫困发生率低于0.33%,脱贫成效通过验收,整村脱贫出列。刘皮村也连续4年被评为脱贫攻坚先进村、连续2年被树为刘集乡基层工作杆村等,他也被评为2017年度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市级优秀帮扶人,2018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等荣誉。2019年被中国人寿河南省分公司授予“省级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崔全信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带领刘皮村广大党员群众,以实干担当托起脱贫致富梦,让“贫困村”变身为“示范村”“标杆村”。圆满完成脱贫任务、本该撤离的他,又主动写下申请,继续扎根刘皮村,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房子没住上 生了一肚...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塌陷两个多月的路面修复了
这处红绿灯 何时才能亮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务工老人正在进行手 ...
公安民警在市一高考 ...
柘城县退役军人代表 ...
青春无惧 自信飞扬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