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332)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20-03-24 09:01

水火不相容

“水火不相容”比喻二者对立,谁也不容谁,是我们经常用到的成语。关于这一成语的来历,有的认为出于流行于周代的易经《周易》中的“故水火不相逮”。据史书记载,水火不相容的故事发生在帝喾或唐尧时期的商丘。

宋朝章如愚的《祀大火》中记载:“太常礼院言:阏伯为高辛火正。”《宋史》也记载:“礼官议:‘阏伯为高辛火正。’”《左传·昭公元年》载:“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不相亲善和睦)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指帝喾的儿子尧帝)不臧(看不过去),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侍夏商。”

阏伯和实沈“日寻干戈,以相征讨”,水火不相容。关于阏伯和实沈,传说,帝喾高辛氏除有四个妃子之外,还有两个侧室。一个侧室生有一个儿子名叫阏伯,另一个侧室生有一个儿子名叫时沈,阏伯为长。帝喾的这两个儿子脾气不合,经常发生矛盾,不是吵架,就是斗殴,动不动就拳脚相加,甚至干戈相向,彼此容不得对方。帝喾教训他们,他们不听,依然故我。帝喾拿他们没办法,于是就把他们分开,把阏伯封在了商丘,为火正,把实沈封在了大夏,为水正,让两人相距千里,不得见面。关于我国沈姓的来源,历来认为第一支源出帝喾之子实沈之后,实沈初居于山东曲卓之沈犹,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成为东夷族的一支,后来与阏伯不和被迁山西汾、浍之间,为水正,建立了沈国。

后来,阏伯为火正,给百姓造了很大的福,过世后就成了火神,人们都祭祀他;实沈管水也给百姓造了很大的福,过世后成了水神,人们也同样祭祀他。在帝喾高辛氏坟冢所在的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则神话:为纪念火神阏伯和水神实沈的功绩,在高辛为他们盖庙祭祀,因为二人生前水火不相容,火神庙建在高辛镇东南角,水神庙建在高辛镇西北角。老百姓说,高辛历代都受到火神的佑护,很少发生火灾。同时也得到水神的保护,没有遭水患。古代黄河决口,房屋被冲坏,庄稼被淹没,但高辛那里却安然无恙。每次发大水,洪流滚滚,大浪滔滔,而大水一近高辛就飞上了天,老百姓都听见水浪在高空“呜呜”地响,看见整个空中都变成了黄色。大水不往下落,因为高辛是他们故乡,有他们父亲的坟墓。直到现在,高辛的老百姓还在讲。

商丘城西南三里有阏伯台,又叫火神台,台上有阏伯庙,也叫火神庙。每年春节期间,百姓“朝台”的日子里,高辛的百姓也去“朝台”。等“朝台”的高潮过去,高辛的老百姓就请火神回老家过年。请火神的仪式很隆重,大家先推举德高望重的老人负责这件事。一切都准备好后,耆老们就带领着民众,抬着八抬大轿,锣鼓队、唢呐班跟着,旗幡招展,锣鼓喧天,唢呐阵阵,吹吹打打几十里,来到火神台前,顺着台阶登到台上,进到火神庙里,先向火神阏伯塑像烧香、叩头,说明家乡的人们是来请火神他老人家回家过年的,然后把火神阏伯的塑像小心翼翼地抬起来,抬到台下,扶持到轿里,吹吹打打回到高辛,把塑像扶持到火神庙里,像前摆上各式各样的供品,请火神爷他老人家享用,并向火神祈祷,请火神爷保佑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老少平安。据说,当天夜里,火神爷会在梦中给百姓发压岁钱。第二天人们相见,都说自己在梦中接到了火神爷给的压岁钱。大家欢喜一阵,再吹吹打打把火神塑像送回商丘城西南的火神庙里,算是请火神他老人家回老家过了年。

水神实沈因为在大夏,相隔千里,无法请他老人家回来过年,就在镇西北的水神庙里祭祀。

因为火神阏伯和水神实沈“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来就有了“水火不相容”这一成语。

例如:“ 太太!求道不求医,求医不求道,医者治病靠药力,道者治病靠神力,医道两门,水火不相容。”(曲波《林海雪原》)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报纸栏目
【连载】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332)
2020-03-24 09:01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水火不相容

“水火不相容”比喻二者对立,谁也不容谁,是我们经常用到的成语。关于这一成语的来历,有的认为出于流行于周代的易经《周易》中的“故水火不相逮”。据史书记载,水火不相容的故事发生在帝喾或唐尧时期的商丘。

宋朝章如愚的《祀大火》中记载:“太常礼院言:阏伯为高辛火正。”《宋史》也记载:“礼官议:‘阏伯为高辛火正。’”《左传·昭公元年》载:“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不相亲善和睦)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指帝喾的儿子尧帝)不臧(看不过去),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侍夏商。”

阏伯和实沈“日寻干戈,以相征讨”,水火不相容。关于阏伯和实沈,传说,帝喾高辛氏除有四个妃子之外,还有两个侧室。一个侧室生有一个儿子名叫阏伯,另一个侧室生有一个儿子名叫时沈,阏伯为长。帝喾的这两个儿子脾气不合,经常发生矛盾,不是吵架,就是斗殴,动不动就拳脚相加,甚至干戈相向,彼此容不得对方。帝喾教训他们,他们不听,依然故我。帝喾拿他们没办法,于是就把他们分开,把阏伯封在了商丘,为火正,把实沈封在了大夏,为水正,让两人相距千里,不得见面。关于我国沈姓的来源,历来认为第一支源出帝喾之子实沈之后,实沈初居于山东曲卓之沈犹,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成为东夷族的一支,后来与阏伯不和被迁山西汾、浍之间,为水正,建立了沈国。

后来,阏伯为火正,给百姓造了很大的福,过世后就成了火神,人们都祭祀他;实沈管水也给百姓造了很大的福,过世后成了水神,人们也同样祭祀他。在帝喾高辛氏坟冢所在的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则神话:为纪念火神阏伯和水神实沈的功绩,在高辛为他们盖庙祭祀,因为二人生前水火不相容,火神庙建在高辛镇东南角,水神庙建在高辛镇西北角。老百姓说,高辛历代都受到火神的佑护,很少发生火灾。同时也得到水神的保护,没有遭水患。古代黄河决口,房屋被冲坏,庄稼被淹没,但高辛那里却安然无恙。每次发大水,洪流滚滚,大浪滔滔,而大水一近高辛就飞上了天,老百姓都听见水浪在高空“呜呜”地响,看见整个空中都变成了黄色。大水不往下落,因为高辛是他们故乡,有他们父亲的坟墓。直到现在,高辛的老百姓还在讲。

商丘城西南三里有阏伯台,又叫火神台,台上有阏伯庙,也叫火神庙。每年春节期间,百姓“朝台”的日子里,高辛的百姓也去“朝台”。等“朝台”的高潮过去,高辛的老百姓就请火神回老家过年。请火神的仪式很隆重,大家先推举德高望重的老人负责这件事。一切都准备好后,耆老们就带领着民众,抬着八抬大轿,锣鼓队、唢呐班跟着,旗幡招展,锣鼓喧天,唢呐阵阵,吹吹打打几十里,来到火神台前,顺着台阶登到台上,进到火神庙里,先向火神阏伯塑像烧香、叩头,说明家乡的人们是来请火神他老人家回家过年的,然后把火神阏伯的塑像小心翼翼地抬起来,抬到台下,扶持到轿里,吹吹打打回到高辛,把塑像扶持到火神庙里,像前摆上各式各样的供品,请火神爷他老人家享用,并向火神祈祷,请火神爷保佑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老少平安。据说,当天夜里,火神爷会在梦中给百姓发压岁钱。第二天人们相见,都说自己在梦中接到了火神爷给的压岁钱。大家欢喜一阵,再吹吹打打把火神塑像送回商丘城西南的火神庙里,算是请火神他老人家回老家过了年。

水神实沈因为在大夏,相隔千里,无法请他老人家回来过年,就在镇西北的水神庙里祭祀。

因为火神阏伯和水神实沈“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来就有了“水火不相容”这一成语。

例如:“ 太太!求道不求医,求医不求道,医者治病靠药力,道者治病靠神力,医道两门,水火不相容。”(曲波《林海雪原》)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年审已恢复 审车需要先预约
杨先生顺利换领了驾驶证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夏邑大型风力 发电项...
工人在给瓜秧打杈
游客在商丘古城南城 ...
园林工人们在商丘古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