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繁星”系列之一百六十三 柘城“七台八景”

升仙台寻踪

京九晚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贾若晨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20-03-12 23:19

老子传道图

老君堂遗址

■主讲人

李树峰,柘城县岗王镇李中口村人,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商丘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商丘市戏剧家协会和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历任柘城县文化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兼剧目创作组组长等职务,现为柘城县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曾创作出版电视连戏剧剧本《文天祥》《历史的回声》,历史文献《柘城文史博览》,历史著作《柘城通史》等书籍,曲艺作品曾荣获全国群星创作奖、全省群星奖,第二、三、四、五届河南曲艺牡丹奖等。

升仙台在柘城远襄镇老君堂村,又被称为老君堂遗址,是充满传说故事的柘城古代“七台八景”之一。光绪版《柘城县志》记载:“升仙台,城北二十里,相传老子讲道于此,上有白云寺。”从记载可以看出,升仙台曾是一处道教活动场所,但又深受佛教影响。亦道亦佛,离奇传说,古人活动遗存……这些元素综合在一起,使升仙台的身影变得扑朔迷离。本期,李树峰将带领大家走进升仙台,探寻历史和传说背后的真实。

最早的道观

升仙台的故事讲起来特别有意思。古人把它列为古代“七台八景”,说明此处肯定是当时的一处名胜古迹。儒释道三教,它占其二。从考古资料来看,这里还曾发现过石板墓与空心砖墓,出土过贝币,这又说明此地是一古文化遗址。当地流传的故事更是把它传得神乎其神,能讲出很多有趣的内容。今天,我就与大家一道,揭开升仙台的历史面纱,发现它的前世今生。

我们知道,老子是道教之祖,民间称他为“太上老君”。升仙台的诞生就源于老子。老子一部《道德经》创立道家学说,后人把老子尊为道祖,所以,我国民间有升仙台之称的道教古迹也就多了起来。除了柘城远襄镇老君堂村的升仙台,老子故里鹿邑有老子升仙台,陕西固城有桔园升仙台,安徽淮南有八公山升仙台,永城太丘镇也有老子升仙台。不同的升仙台,其文化虽然各有特色,但大致都是老子在此传道,然后升仙而去之类的传说。

资料显示,我国道教发源于春秋战国的方仙道,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道教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道教在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至南北朝时,道教形式逐渐完善,普遍尊老子李耳为始祖。唐代李姓王朝出于特殊的政治需要,更是把老子奉为唐室先祖,尊封老子为大道元阙圣祖太上玄元皇帝。公元625年,唐高祖李渊到国子监正式宣布了三教的地位:道教第一,儒学第二,佛教第三。于是在唐朝初期,我国道教得到了迅猛发展,各地有了较多的道教场所——道观。

道教在唐朝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唐朝初年更为迅速,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是道教徒曾积极参与李氏集团灭隋建唐的政治活动。在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时,道士王知远就预言李渊将来能做皇帝,得到信任。第二是道教徒在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争权时站在李世民一边。王知远曾当面告诉李世民,他将做太平天子。而以法琳为首的佛教徒则支持李建成,当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哥哥李建成、弟弟齐王李元吉,最后当上皇帝以后,他明确宣布道教在佛教之上。第三是李渊、李世民为抬高李氏家族的地位,把自己的李姓与老子的李姓相挂钩。李渊称帝后,有人对他说在一座山上见到一骑马的老者,自称是唐朝天子的祖宗,说李家子孙将做1000年皇帝。李渊高兴异常,认为这个老者就是道教教主太上老君李耳,不仅立即在那座山上立老君庙,而且第二年亲往终南山拜谒老君庙,确定同李耳的亲属关系,也从而确立了道教在唐朝的特殊地位。公元625年,李渊到国子监正式宣布了三教的地位:道教第一,儒学第二,佛教第三。也就是在唐朝初期,我国道教得到了迅猛发展,于是,各地便有了较多的道教场所——道观。

柘城的远襄升仙台与故城歇鹤台,都是唐代道教发展的产物。但在唐代初期,道教还没有被老百姓普遍认可,道士们为了传道想了不少办法。他们为宣传道教思想进而吸引百姓信道,往往是手持道情或简板,“唱踏歌行乞于市”,演唱《九真》《承天》以及其他神仙故事。于是,民间最早的曲艺“道情”“渔鼓”便由此产生。当时,柘城的道教也有了迅速发展,道士们一连在柘城辖区内建两处道观,一个是位于县城东南角的歇鹤台道观;一个是位于傿城南二里的升仙台道观。道士们为发展教众,编成唱词,手拍道情击节,在民间广泛传播,吸引人们信道,以此招揽信众出家修道。道士们在“道情”中唱道,道教始祖太上老君曾在升仙台显灵,为道士们讲道,然后升仙而去。所以,这里的道观叫“升仙台”。在整个唐代,升仙台道观香火旺盛,成为柘城古代一大景观。

历史与传说的杂糅

说,三清大殿下有一条大青蛇,夜深人静时经常出来,蛇尾缠绕大殿,蛇头插到水沟里喝水。升仙台的东侧紧靠通往宁陵的大路,原是傿城通往县城和宁陵的古商道,传说此路曾通行数千年。“文革”后期,这条古商道挪到了升仙台的西侧,即现在的柘宁公路。

升仙台道观历经唐、宋、元、明4个朝代,在漫长的历史有盛有衰。到了清代初期,由于清朝历代皇帝重佛轻道,升仙台曾一度更名为白云寺,由僧人管理,成为佛教活动场所。因此,光绪版《柘城县志》有“相传老子讲道于此,上有白云寺”的记载。到清代末期,此处又改敬老子,恢复道教。

据当地人讲,原升仙台地势高出地面一丈左右,上面建有三进大院,有房屋68间,建设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中间是两层大殿,供奉三清,左右厢房内供奉有道教天尊及真人等;前排钟楼上悬挂古钟一口,为生铁所铸,重1500斤,晨起撞击,声震四野,能唤醒方圆五里的村民晨起耕作;升仙台整个庙院内松柏林立,香火旺盛。

民国初期,虽然城区及县城附近的庙宇寺院被毁,但升仙台庙院由于离城较远,才得以保留下来。1958年“大跃进”时期,升仙台庙院被拆除,其砖瓦用于建设远襄粮库。“文革”中后期,升仙台高岗在平整土地时期被挖平。当时发现,整个高台为夯土基层,土质为褐色黏土,致密坚硬,内含大量砂礓,现已为一片废地。从土质看,升仙台高岗是在原有基础上由人工筑成而起的。

升仙台西侧有一条水沟,水质清澈,常年不干。据传

历史的遗存

有文献记载,有民间传说,但我们要确定某处的历史,还是需要结合考古发现的。经文物部门考证,升仙台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文化遗存。遗址中部为夯土台,呈堌堆状,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该遗址上原建有唐至明清时期的老君庙,规模较大。

升仙台遗址文化层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汉代墓群,发现有石棺墓、画像石墓、空心砖墓、小薄砖墓,时有相互打乱现象。这些汉墓的墓内文物较为丰富,出土有大量彩绘陶罐,这在柘城已发现的汉墓中是很少见到的。尤其是墓中的画像石,对研究汉代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下层为新石器文化聚落遗存,曾出土一些绳纹陶罐等器物碎片,并发现有我国最早的货币——贝币,这在钱币学领域同样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现在说来,贝币的出土也是一件憾事。1977年,老君堂村民在该遗址上起土时挖出一罐贝币。当时农民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就用一些尖锐工具把贝币从罐里挖了出来。文物工作人员得到消息到现场时,这一罐贝币中完整保存下来仅有4枚。经鉴定,这种贝币为商代的流通货币。

上世纪80年代,群众起土时还挖出一石棺墓,经过清理,石椁墓的前后椁档板阴刻太阳树,出土有白衣红彩陶器。1990年,当地村民起土时在该遗址发现有花纹图案的西汉画像石墓。墓中石椁制作粗糙,椁内壁为素面,椁外壁前后挡板阴刻太阳树,两侧椁壁外刻常青树叶。墓内还出土有彩绘陶罐、陶壶等陶器。

不断发现的文物古迹证明,老君堂遗址文化层较厚,内涵丰富,墓葬交错,叠压甚密,文化层厚度在6米以上。当地群众的发现也证实了考古发掘的准确性。据当地人说,上世纪80年代,人们在遗址上打压水井,用锥杆向下打到大约6米深时,先是感觉打在硬物上,用力往下打,当穿过硬物时又出现明显的落空感。后来这口井打不出水,就报废了。从出土文物判断,这里是一处很有价值的古文化遗址。至少在商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并留下较多的墓葬。

1978年,柘城县人民政府公布升仙台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升仙台为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当地群众出于对老子文化的信仰,自发出资建设了三清殿、关帝殿、观音殿等十余间,每逢初一、十五,三乡五里的善男信女前来上香叩拜。升仙台又恢复了往昔的辉煌。

编辑: 屠良冀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民生
“历史上的繁星”系列之一百六十三 柘城“七台八景”
升仙台寻踪
2020-03-12 23:19   京九晚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贾若晨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老子传道图

老君堂遗址

■主讲人

李树峰,柘城县岗王镇李中口村人,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商丘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商丘市戏剧家协会和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历任柘城县文化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兼剧目创作组组长等职务,现为柘城县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曾创作出版电视连戏剧剧本《文天祥》《历史的回声》,历史文献《柘城文史博览》,历史著作《柘城通史》等书籍,曲艺作品曾荣获全国群星创作奖、全省群星奖,第二、三、四、五届河南曲艺牡丹奖等。

升仙台在柘城远襄镇老君堂村,又被称为老君堂遗址,是充满传说故事的柘城古代“七台八景”之一。光绪版《柘城县志》记载:“升仙台,城北二十里,相传老子讲道于此,上有白云寺。”从记载可以看出,升仙台曾是一处道教活动场所,但又深受佛教影响。亦道亦佛,离奇传说,古人活动遗存……这些元素综合在一起,使升仙台的身影变得扑朔迷离。本期,李树峰将带领大家走进升仙台,探寻历史和传说背后的真实。

最早的道观

升仙台的故事讲起来特别有意思。古人把它列为古代“七台八景”,说明此处肯定是当时的一处名胜古迹。儒释道三教,它占其二。从考古资料来看,这里还曾发现过石板墓与空心砖墓,出土过贝币,这又说明此地是一古文化遗址。当地流传的故事更是把它传得神乎其神,能讲出很多有趣的内容。今天,我就与大家一道,揭开升仙台的历史面纱,发现它的前世今生。

我们知道,老子是道教之祖,民间称他为“太上老君”。升仙台的诞生就源于老子。老子一部《道德经》创立道家学说,后人把老子尊为道祖,所以,我国民间有升仙台之称的道教古迹也就多了起来。除了柘城远襄镇老君堂村的升仙台,老子故里鹿邑有老子升仙台,陕西固城有桔园升仙台,安徽淮南有八公山升仙台,永城太丘镇也有老子升仙台。不同的升仙台,其文化虽然各有特色,但大致都是老子在此传道,然后升仙而去之类的传说。

资料显示,我国道教发源于春秋战国的方仙道,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道教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道教在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至南北朝时,道教形式逐渐完善,普遍尊老子李耳为始祖。唐代李姓王朝出于特殊的政治需要,更是把老子奉为唐室先祖,尊封老子为大道元阙圣祖太上玄元皇帝。公元625年,唐高祖李渊到国子监正式宣布了三教的地位:道教第一,儒学第二,佛教第三。于是在唐朝初期,我国道教得到了迅猛发展,各地有了较多的道教场所——道观。

道教在唐朝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唐朝初年更为迅速,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是道教徒曾积极参与李氏集团灭隋建唐的政治活动。在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时,道士王知远就预言李渊将来能做皇帝,得到信任。第二是道教徒在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争权时站在李世民一边。王知远曾当面告诉李世民,他将做太平天子。而以法琳为首的佛教徒则支持李建成,当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哥哥李建成、弟弟齐王李元吉,最后当上皇帝以后,他明确宣布道教在佛教之上。第三是李渊、李世民为抬高李氏家族的地位,把自己的李姓与老子的李姓相挂钩。李渊称帝后,有人对他说在一座山上见到一骑马的老者,自称是唐朝天子的祖宗,说李家子孙将做1000年皇帝。李渊高兴异常,认为这个老者就是道教教主太上老君李耳,不仅立即在那座山上立老君庙,而且第二年亲往终南山拜谒老君庙,确定同李耳的亲属关系,也从而确立了道教在唐朝的特殊地位。公元625年,李渊到国子监正式宣布了三教的地位:道教第一,儒学第二,佛教第三。也就是在唐朝初期,我国道教得到了迅猛发展,于是,各地便有了较多的道教场所——道观。

柘城的远襄升仙台与故城歇鹤台,都是唐代道教发展的产物。但在唐代初期,道教还没有被老百姓普遍认可,道士们为了传道想了不少办法。他们为宣传道教思想进而吸引百姓信道,往往是手持道情或简板,“唱踏歌行乞于市”,演唱《九真》《承天》以及其他神仙故事。于是,民间最早的曲艺“道情”“渔鼓”便由此产生。当时,柘城的道教也有了迅速发展,道士们一连在柘城辖区内建两处道观,一个是位于县城东南角的歇鹤台道观;一个是位于傿城南二里的升仙台道观。道士们为发展教众,编成唱词,手拍道情击节,在民间广泛传播,吸引人们信道,以此招揽信众出家修道。道士们在“道情”中唱道,道教始祖太上老君曾在升仙台显灵,为道士们讲道,然后升仙而去。所以,这里的道观叫“升仙台”。在整个唐代,升仙台道观香火旺盛,成为柘城古代一大景观。

历史与传说的杂糅

说,三清大殿下有一条大青蛇,夜深人静时经常出来,蛇尾缠绕大殿,蛇头插到水沟里喝水。升仙台的东侧紧靠通往宁陵的大路,原是傿城通往县城和宁陵的古商道,传说此路曾通行数千年。“文革”后期,这条古商道挪到了升仙台的西侧,即现在的柘宁公路。

升仙台道观历经唐、宋、元、明4个朝代,在漫长的历史有盛有衰。到了清代初期,由于清朝历代皇帝重佛轻道,升仙台曾一度更名为白云寺,由僧人管理,成为佛教活动场所。因此,光绪版《柘城县志》有“相传老子讲道于此,上有白云寺”的记载。到清代末期,此处又改敬老子,恢复道教。

据当地人讲,原升仙台地势高出地面一丈左右,上面建有三进大院,有房屋68间,建设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中间是两层大殿,供奉三清,左右厢房内供奉有道教天尊及真人等;前排钟楼上悬挂古钟一口,为生铁所铸,重1500斤,晨起撞击,声震四野,能唤醒方圆五里的村民晨起耕作;升仙台整个庙院内松柏林立,香火旺盛。

民国初期,虽然城区及县城附近的庙宇寺院被毁,但升仙台庙院由于离城较远,才得以保留下来。1958年“大跃进”时期,升仙台庙院被拆除,其砖瓦用于建设远襄粮库。“文革”中后期,升仙台高岗在平整土地时期被挖平。当时发现,整个高台为夯土基层,土质为褐色黏土,致密坚硬,内含大量砂礓,现已为一片废地。从土质看,升仙台高岗是在原有基础上由人工筑成而起的。

升仙台西侧有一条水沟,水质清澈,常年不干。据传

历史的遗存

有文献记载,有民间传说,但我们要确定某处的历史,还是需要结合考古发现的。经文物部门考证,升仙台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文化遗存。遗址中部为夯土台,呈堌堆状,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该遗址上原建有唐至明清时期的老君庙,规模较大。

升仙台遗址文化层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汉代墓群,发现有石棺墓、画像石墓、空心砖墓、小薄砖墓,时有相互打乱现象。这些汉墓的墓内文物较为丰富,出土有大量彩绘陶罐,这在柘城已发现的汉墓中是很少见到的。尤其是墓中的画像石,对研究汉代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下层为新石器文化聚落遗存,曾出土一些绳纹陶罐等器物碎片,并发现有我国最早的货币——贝币,这在钱币学领域同样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现在说来,贝币的出土也是一件憾事。1977年,老君堂村民在该遗址上起土时挖出一罐贝币。当时农民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就用一些尖锐工具把贝币从罐里挖了出来。文物工作人员得到消息到现场时,这一罐贝币中完整保存下来仅有4枚。经鉴定,这种贝币为商代的流通货币。

上世纪80年代,群众起土时还挖出一石棺墓,经过清理,石椁墓的前后椁档板阴刻太阳树,出土有白衣红彩陶器。1990年,当地村民起土时在该遗址发现有花纹图案的西汉画像石墓。墓中石椁制作粗糙,椁内壁为素面,椁外壁前后挡板阴刻太阳树,两侧椁壁外刻常青树叶。墓内还出土有彩绘陶罐、陶壶等陶器。

不断发现的文物古迹证明,老君堂遗址文化层较厚,内涵丰富,墓葬交错,叠压甚密,文化层厚度在6米以上。当地群众的发现也证实了考古发掘的准确性。据当地人说,上世纪80年代,人们在遗址上打压水井,用锥杆向下打到大约6米深时,先是感觉打在硬物上,用力往下打,当穿过硬物时又出现明显的落空感。后来这口井打不出水,就报废了。从出土文物判断,这里是一处很有价值的古文化遗址。至少在商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并留下较多的墓葬。

1978年,柘城县人民政府公布升仙台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升仙台为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当地群众出于对老子文化的信仰,自发出资建设了三清殿、关帝殿、观音殿等十余间,每逢初一、十五,三乡五里的善男信女前来上香叩拜。升仙台又恢复了往昔的辉煌。

编辑: 屠良冀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这两件事有了结果
慢性病门诊如有不便可申请变更定点医院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放飞风筝 放松心情
商丘街头 生活味浓
剃光头
园林工人在修剪行道树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