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恩师

娄渊礼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0-01-03 00:35

圆月从东南方一大片碎云中跳出,一下点燃了蝉声,蝉声便由村东头像波浪一样快速传来,霎时在头顶呼啸而过。我和小伙伴正在街上玩耍,听到有人在街头吆喝:“谁捡到一只小鸡儿没有?”仔细一听,是张老师,我说,天黑时我在街上捡到一只小鸡儿,放到我家鸡笼里了。张老师担心我被小伙伴拽走,握住我的手不放:“小鸡儿是白色的,头上染有红点儿,右脚上系着红绳。”没等他说完,我便飞也似地跑回家中,物归原主。小鸡儿认识主人,叽叽地叫了两声,拍打着翅膀直往张老师怀里钻。

这是四十多年前的一件小事,因为很有趣,所以至今不忘。张老师是我家不近不远的邻居,我有时喊他叔,有时喊他老师。其时他在与我村有一桥之隔的唐楼小学教书,我才九岁,上二年级。小学时代,张老师多次担任我的主科老师,教语文、算术,多次担任班主任。我与张老师接触最多,对其印象最为深刻。

张老师豁达开朗,爱说爱笑,待人热情。他有个口吃的毛病,说起话来老卡壳,有时一急,半天说不出话来,憋得脸色通红,似有痛苦状。我很同情,也很喜欢请教他,问这问那,他总是耐心解答,不厌其烦。

张老师当时属于民办教师,虽说学历不高,却学识渊博。一天早晨放学回家的路上,几个大小不同的学生簇拥着张老师匆匆前行。一位大个子学生猛然问我,马克思姓什么?我暗笑他的无聊,顺口答道“马克思当然姓马”。不料大个子学生狂笑起来:“哈哈,光屁股小孩无知吧!”我感到茫然,看看张老师。张老师为我解围:“马克思是德国人,全名叫卡尔·马克思,马克思就是他的姓。”这是我不曾听过的。忽然另一位高年级学生,平时最爱钻牛角尖,人称老胖的,开始向张老师发难,问列宁姓什么?提问时一脸的狡猾。我替张老师捏了一把汗。张老师稍作停顿,侃侃而谈:“列宁是笔名,原名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乌里扬诺夫便是他的姓。”大家都投以惊讶和敬佩的眼光。时至今日,读过文科、上过大学、学过马列的我,还不能道出其中的奥妙。

张老师教学认真负责,尽心尽力,不仅课讲得好,而且不乏创新之举。他实行语文每月一考,成绩张榜公布,根据高低分排名安排座位。这种办法收效良好,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提升了教学质量。前两次排名,我位居前列,坐定上等座位。但是,由于我的恶意捣乱,这种办法宣告破产。那是一个下午,月考即将开考,我突发奇想,与几个学习好的同学约定,故意考坏,将名次人为降下去,等到下次考试再猛然地考出好成绩,来个天翻地覆,这样挺刺激挺好玩的。考试开始了,我故意把试题答错,举个例子,“肮脏”一词的正确解释是“不干净”,我偏偏写上“很干净”。正当我洋洋得意之时,来回走动监考的张老师早已发现事态异常,不禁勃然大怒,厉声喝道:“不考了!不考了!娄渊礼站出来,到底咋回事?!”双目圆瞪,面色铁青,脖子上青筋绽露,俨然一头发怒的狮子。全班震悚。我一下蒙了,后悔无中生有,搬起石头砸疼自己的脚。在众目睽睽之下挪步来到讲台,哽咽着把事情的原委和盘托出……张老师恍然大悟,怒气顿消,哈哈大笑起来,轻松地夹着书本回办公室了。“假考风波”如台风一般,来得猛,走得急,顷刻间烟消云散。

张老师培养我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使我打下了较好的知识基础,终身受益。我以小学为基石,迈初中,跨高中,攀大学,犹如一只羽翼渐丰的小鸟儿冲出暖巢,翱翔蓝天。张老师是我的恩师。说不清从何时起,我们师生之间筑起了一座情谊之桥,桥墩是老师苦心铺设的,桥身是老师倾力打造的,桥面是老师着意绘就的。

大学期间,我的寒假还没有结束,小学生们已经背上书包去学堂了。我从舅舅那里讨来一幅他亲手精心制作的中堂字画,用毛笔写上两行赠言,恭恭敬敬地赠给母校。张老师端详着字画,满脸灿烂,忽然跨上自行车,旋风似地消失在去韩庄的路上。过了十几分钟,他回来了,气喘吁吁,帽子上飘着热气,额头上滚着汗珠,左臂挽着一块印有风景图的牌匾。这是学校回赠我的礼物。张老师环顾其他几位老师,征求题写赠言的内容,老师们说,你已经成竹在胸了,就不要客气了。只见张老师饱蘸笔墨,略有所思,即兴在牌匾上写下四句诗:“母校苦读整五年,尖端不负有志男,前面道路宽而广,精益求精勇向前。”顿时,笑声、掌声、喝彩声在温馨的办公室久久回荡。

可惜天不假年,张老师五十多岁便患病而终。他得了肝硬化晚期,身陷绝境,我和父亲去医院看望他时,他正穿着秋衣秋裤蹲在地上吃力地喝药,显得瘦骨嶙峋,就像霜打的茄子。但仍然很乐观,视病魔为草芥,谈笑风生。躺到床上,张老师拉着我的手一再叮咛:“你们晚辈人赶上了好时代,一定要珍惜。咱村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不多,都是佼佼者,要经常联系,为家乡多做贡献……”

学生谨记。然而愧疚的是,学生能力有限,不能加官,不能暴富,从来没有给家乡做过一件像样的事情!——这是我的隐痛。

忽又想起张老师爱讲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一句话:“吃着甘蔗上楼梯,步步高,节节甜。”呕心沥血、热爱生活的张老师却惨遭病魔袭扰,与好日子擦肩而过。

编辑: 杨宁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商丘
忆恩师
2020-01-03 00:35   娄渊礼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圆月从东南方一大片碎云中跳出,一下点燃了蝉声,蝉声便由村东头像波浪一样快速传来,霎时在头顶呼啸而过。我和小伙伴正在街上玩耍,听到有人在街头吆喝:“谁捡到一只小鸡儿没有?”仔细一听,是张老师,我说,天黑时我在街上捡到一只小鸡儿,放到我家鸡笼里了。张老师担心我被小伙伴拽走,握住我的手不放:“小鸡儿是白色的,头上染有红点儿,右脚上系着红绳。”没等他说完,我便飞也似地跑回家中,物归原主。小鸡儿认识主人,叽叽地叫了两声,拍打着翅膀直往张老师怀里钻。

这是四十多年前的一件小事,因为很有趣,所以至今不忘。张老师是我家不近不远的邻居,我有时喊他叔,有时喊他老师。其时他在与我村有一桥之隔的唐楼小学教书,我才九岁,上二年级。小学时代,张老师多次担任我的主科老师,教语文、算术,多次担任班主任。我与张老师接触最多,对其印象最为深刻。

张老师豁达开朗,爱说爱笑,待人热情。他有个口吃的毛病,说起话来老卡壳,有时一急,半天说不出话来,憋得脸色通红,似有痛苦状。我很同情,也很喜欢请教他,问这问那,他总是耐心解答,不厌其烦。

张老师当时属于民办教师,虽说学历不高,却学识渊博。一天早晨放学回家的路上,几个大小不同的学生簇拥着张老师匆匆前行。一位大个子学生猛然问我,马克思姓什么?我暗笑他的无聊,顺口答道“马克思当然姓马”。不料大个子学生狂笑起来:“哈哈,光屁股小孩无知吧!”我感到茫然,看看张老师。张老师为我解围:“马克思是德国人,全名叫卡尔·马克思,马克思就是他的姓。”这是我不曾听过的。忽然另一位高年级学生,平时最爱钻牛角尖,人称老胖的,开始向张老师发难,问列宁姓什么?提问时一脸的狡猾。我替张老师捏了一把汗。张老师稍作停顿,侃侃而谈:“列宁是笔名,原名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乌里扬诺夫便是他的姓。”大家都投以惊讶和敬佩的眼光。时至今日,读过文科、上过大学、学过马列的我,还不能道出其中的奥妙。

张老师教学认真负责,尽心尽力,不仅课讲得好,而且不乏创新之举。他实行语文每月一考,成绩张榜公布,根据高低分排名安排座位。这种办法收效良好,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提升了教学质量。前两次排名,我位居前列,坐定上等座位。但是,由于我的恶意捣乱,这种办法宣告破产。那是一个下午,月考即将开考,我突发奇想,与几个学习好的同学约定,故意考坏,将名次人为降下去,等到下次考试再猛然地考出好成绩,来个天翻地覆,这样挺刺激挺好玩的。考试开始了,我故意把试题答错,举个例子,“肮脏”一词的正确解释是“不干净”,我偏偏写上“很干净”。正当我洋洋得意之时,来回走动监考的张老师早已发现事态异常,不禁勃然大怒,厉声喝道:“不考了!不考了!娄渊礼站出来,到底咋回事?!”双目圆瞪,面色铁青,脖子上青筋绽露,俨然一头发怒的狮子。全班震悚。我一下蒙了,后悔无中生有,搬起石头砸疼自己的脚。在众目睽睽之下挪步来到讲台,哽咽着把事情的原委和盘托出……张老师恍然大悟,怒气顿消,哈哈大笑起来,轻松地夹着书本回办公室了。“假考风波”如台风一般,来得猛,走得急,顷刻间烟消云散。

张老师培养我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使我打下了较好的知识基础,终身受益。我以小学为基石,迈初中,跨高中,攀大学,犹如一只羽翼渐丰的小鸟儿冲出暖巢,翱翔蓝天。张老师是我的恩师。说不清从何时起,我们师生之间筑起了一座情谊之桥,桥墩是老师苦心铺设的,桥身是老师倾力打造的,桥面是老师着意绘就的。

大学期间,我的寒假还没有结束,小学生们已经背上书包去学堂了。我从舅舅那里讨来一幅他亲手精心制作的中堂字画,用毛笔写上两行赠言,恭恭敬敬地赠给母校。张老师端详着字画,满脸灿烂,忽然跨上自行车,旋风似地消失在去韩庄的路上。过了十几分钟,他回来了,气喘吁吁,帽子上飘着热气,额头上滚着汗珠,左臂挽着一块印有风景图的牌匾。这是学校回赠我的礼物。张老师环顾其他几位老师,征求题写赠言的内容,老师们说,你已经成竹在胸了,就不要客气了。只见张老师饱蘸笔墨,略有所思,即兴在牌匾上写下四句诗:“母校苦读整五年,尖端不负有志男,前面道路宽而广,精益求精勇向前。”顿时,笑声、掌声、喝彩声在温馨的办公室久久回荡。

可惜天不假年,张老师五十多岁便患病而终。他得了肝硬化晚期,身陷绝境,我和父亲去医院看望他时,他正穿着秋衣秋裤蹲在地上吃力地喝药,显得瘦骨嶙峋,就像霜打的茄子。但仍然很乐观,视病魔为草芥,谈笑风生。躺到床上,张老师拉着我的手一再叮咛:“你们晚辈人赶上了好时代,一定要珍惜。咱村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不多,都是佼佼者,要经常联系,为家乡多做贡献……”

学生谨记。然而愧疚的是,学生能力有限,不能加官,不能暴富,从来没有给家乡做过一件像样的事情!——这是我的隐痛。

忽又想起张老师爱讲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一句话:“吃着甘蔗上楼梯,步步高,节节甜。”呕心沥血、热爱生活的张老师却惨遭病魔袭扰,与好日子擦肩而过。

编辑: 杨宁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这两处人行道上有点乱
富商大道与豫苑路交叉口道路完工后 红绿灯才能通电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萌鼠”贺新年
痛心!18岁小伙营救 ...
通达商丘 奔向梦想
冬泳迎新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