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年一悔意悠远

活动策划:孙玉林 秦培林  文/京九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春正  图/京九晚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魏文慧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9-10-29 10:24

壮悔堂一角

壮悔堂内侯方域与李香君塑像

晚报记者在壮悔堂采访

侯方域故居大门

侯方域故居一角

时光荏苒,岁月更替,一切总在轮回。在明末清初浮沉动荡的年代,或许更应该造就出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的武将,但是最先觉醒的往往是“文能提笔安天下”的志士,在前赴后继的斗争与坚持中,找寻他们心中理想的王朝,理想的时代。但事实是残酷的,用尽浑身解数抗争,也终究无法抵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时日已过霜降,天气微凉,阳光也不那么灿烂了。随“游遍商丘”采访组徜徉在商丘古城,慢慢走近位于城内刘隅首东一街一座青砖灰瓦的世界,侯方域短暂落寞的从前仿佛在眼帘呈现。

侯方域的多面人生

我童年的时候,听农村老家的老人说,归德城(现在的商丘古城)里曾出过一个侯才子,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7岁能诗。我长大后在城里上学,当时听说侯方域的读书楼壮悔堂离学校不远,也曾前去拜谒过,但那时候毕竟有些懵懂,对他壮年悔过的事不甚明了。

终于又有了此次机会,再次瞻仰侯方域的故居。

步入那扇稍显陈旧的朱漆大门,往里走不远左拐,一座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建筑映入眼帘。屋上江南水乡独有的飞檐青瓦显得小巧婉约。飞檐之上的屋脊兽长久守望着这方天空。静默伫立在这一方天地之内,房屋廊柱相交,精致的木质阁栏古色古香,大红的灯笼轻轻摇曳在屋檐之下和幽静的廊道之间,三面的二层建筑相互拱卫,形成了极强的视觉冲击。

这座小院给人一种古老、深沉的感觉。它穿过300多年的风雨,走到今天,模样仍然那样完好,实在可以用“坚毅”二字来形容。

正堂宽度有20米左右,深度有10米左右。明柱刻有现代书法家书写的楹联,门窗镂花剔线,精巧细致。过厅面阔5间,硬山式结构,前檐下的额枋上有镂空木雕。上头青砖垅瓦,五脊之上有形态别致、姿势各异的奇兽;明三暗五,前出后包,上下两层的门窗都是木雕而成;额上正中的一块题榜有“壮悔堂”老道庄重的三个金黄色大字。堂内正中是李香君坐着抚琴的雕像,侯方域握扇而立,目视前方,似有所思。看到此景想起此堂的名字,恐怕里面蕴含着侯方域不少酸甜苦辣的故事。

侯方域35岁那年,明朝江山易主,已是清朝。他的祖父、父亲、叔父都是明朝的忠臣,他小时候发愤读书,也理想自己能像父辈那样为明朝作出贡献。但是,尽管他为踏上仕途积极应试,却不能如愿。他饱读诗书,对治世有真知灼见,在他去南京参加己卯科乡试时,凭他的考卷应取第三名,但因他所写的内容触了朝廷之讳,结果被排除榜外,名落孙山。在南京期间,他曾为大明江山与祸国殃民的阉党余孽作殊死斗争,因此被当时人誉为“为天下持大义者”。此间,他结识了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二人志趣相投,侯方域被李香君凛凛风骨及忧国忧民的民族气节所感动,两人的关系如胶似漆。后来阉党余孽党同伐异,要将他逮捕入狱,幸亏有好友及时向他报信,才逃脱一劫。他逃到扬州辅佐兵部尚书史可法抗清,但最终失败,落进了阉党余孽的监狱。直到清兵攻克南京,他才逃出监狱,最后回到归德。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清政府为了借商丘侯氏的声望招抚不愿屈节的明朝遗民,逼他参加河南乡试。尽管他的考卷做得很好,结果只得了个“副榜”。他参加河南乡试的事情传开,明朝遗民都指责他“变节”,于是坏名声闻于遐迩,心中的苦辣无法倾诉。

在他应南京乡试落第后离开南京时,李香君送他到桃叶渡,嘱咐他不要做历史上学不补行的蔡邕。此时,这些都不能不让他回忆。自己如今却应了清人的乡试,被人认为是对明朝的背叛,想起来怎能不痛心?正像他在《四忆堂记》中说的:“忆之,忆之,所以悔也。”其实,清政府利用他只是为安抚明朝遗民,并不是真心要用他。侯方域到这时才彻底明白,悔恨已晚。

侯方域与壮悔堂

侯方域原来有一个读书楼叫“杂庸堂”,“杂庸”二字是励志的意念。后来,因为他觉得自己一生值得后悔的事情太多,决心自悔,又时值壮年,便决定放弃杂庸堂,另盖一座读书楼,名为“壮悔堂”。他说:“古时候把到了30岁的人称为壮,我现在已35岁了。像古人已经学有所成、做事卓有成果的年纪,我才刚刚知道有一点点后悔自怨,未来还能有多少日子呢?”时局的动荡,国家的风雨飘摇,让身处在那个时代的侯方域投身在进步党派之中,用锋利的文笔和民族气节与一个时代抗争,发出报国的最强音。

落寞、无奈的朝代更迭,让侯方域在为家国呐喊之外获得了那份名扬历史的凄美爱情。

慢慢步出曾激励侯方域奋笔报国的壮悔堂,走进东面的“雪苑社”。这个以侯方域的名号“雪苑”命名的儒雅书斋,曾经是他的一方精神天地。他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此畅聊家国之事,为未来的时局担忧,却亦能在此享受书香词赋的情怀。

而如今,只有雪苑六君子的蜡像在这里活灵活现,似乎依旧在慷慨激昂地争论着天下事,依旧在向往来于这里的人们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跨出雪苑社,西面的翡翠楼颇为文雅,屏风对联、砚台画像,更有精工细雕的清代木床和衣柜在此静默相守,这上面的每一个细碎的纹路都记载着那个岁月的唏嘘和轻叹。

轻轻踏着木质的楼梯走上最后一个台阶,眼前的精巧闺阁婉约而现。同样精致的木雕床、梳妆台和木凳静默在那里,用现代面料做成的大红被子平铺在床上,似乎给这座平日凄凉的小楼带来了几分温暖。不知李香君是否曾静坐在窗前对镜贴过花黄,在乱世之中守护着她的爱情和生活。但那段被奉为经典的凄美爱情故事即使是以那样苍凉的结局收场,却仍旧无法阻挡世人的传颂。

侯方域的报国志向,最终因当时朝廷的黑暗、政治的腐败而烟消云散,他付出的努力只能是事与愿违,他不是没有别的人生道路可走。愤而“壮悔”而治堂,“四忆”而构室,悔然为文。这样做的用意恐怕只有他自己能解其中味。果不其然,他在壮悔堂里为后人留下的《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成了不朽。

清朝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公元1655年1月30日),37岁的侯方域郁闷在怀,加上对李香君的思念,染病身亡归德,了结了对他人生的悔恨。

回头向那四合院望去,那瓦、那檐、那脊、那栏、那灯笼依然如故。当时朝代更替的斗争,现在看来在这座院落里似乎什么都从未发生过,但翻开历史,那一切依旧会展现在眼前。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商丘
壮年一悔意悠远
2019-10-29 10:24   活动策划:孙玉林 秦培林  文/京九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春正  图/京九晚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魏文慧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壮悔堂一角

壮悔堂内侯方域与李香君塑像

晚报记者在壮悔堂采访

侯方域故居大门

侯方域故居一角

时光荏苒,岁月更替,一切总在轮回。在明末清初浮沉动荡的年代,或许更应该造就出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的武将,但是最先觉醒的往往是“文能提笔安天下”的志士,在前赴后继的斗争与坚持中,找寻他们心中理想的王朝,理想的时代。但事实是残酷的,用尽浑身解数抗争,也终究无法抵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时日已过霜降,天气微凉,阳光也不那么灿烂了。随“游遍商丘”采访组徜徉在商丘古城,慢慢走近位于城内刘隅首东一街一座青砖灰瓦的世界,侯方域短暂落寞的从前仿佛在眼帘呈现。

侯方域的多面人生

我童年的时候,听农村老家的老人说,归德城(现在的商丘古城)里曾出过一个侯才子,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7岁能诗。我长大后在城里上学,当时听说侯方域的读书楼壮悔堂离学校不远,也曾前去拜谒过,但那时候毕竟有些懵懂,对他壮年悔过的事不甚明了。

终于又有了此次机会,再次瞻仰侯方域的故居。

步入那扇稍显陈旧的朱漆大门,往里走不远左拐,一座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建筑映入眼帘。屋上江南水乡独有的飞檐青瓦显得小巧婉约。飞檐之上的屋脊兽长久守望着这方天空。静默伫立在这一方天地之内,房屋廊柱相交,精致的木质阁栏古色古香,大红的灯笼轻轻摇曳在屋檐之下和幽静的廊道之间,三面的二层建筑相互拱卫,形成了极强的视觉冲击。

这座小院给人一种古老、深沉的感觉。它穿过300多年的风雨,走到今天,模样仍然那样完好,实在可以用“坚毅”二字来形容。

正堂宽度有20米左右,深度有10米左右。明柱刻有现代书法家书写的楹联,门窗镂花剔线,精巧细致。过厅面阔5间,硬山式结构,前檐下的额枋上有镂空木雕。上头青砖垅瓦,五脊之上有形态别致、姿势各异的奇兽;明三暗五,前出后包,上下两层的门窗都是木雕而成;额上正中的一块题榜有“壮悔堂”老道庄重的三个金黄色大字。堂内正中是李香君坐着抚琴的雕像,侯方域握扇而立,目视前方,似有所思。看到此景想起此堂的名字,恐怕里面蕴含着侯方域不少酸甜苦辣的故事。

侯方域35岁那年,明朝江山易主,已是清朝。他的祖父、父亲、叔父都是明朝的忠臣,他小时候发愤读书,也理想自己能像父辈那样为明朝作出贡献。但是,尽管他为踏上仕途积极应试,却不能如愿。他饱读诗书,对治世有真知灼见,在他去南京参加己卯科乡试时,凭他的考卷应取第三名,但因他所写的内容触了朝廷之讳,结果被排除榜外,名落孙山。在南京期间,他曾为大明江山与祸国殃民的阉党余孽作殊死斗争,因此被当时人誉为“为天下持大义者”。此间,他结识了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二人志趣相投,侯方域被李香君凛凛风骨及忧国忧民的民族气节所感动,两人的关系如胶似漆。后来阉党余孽党同伐异,要将他逮捕入狱,幸亏有好友及时向他报信,才逃脱一劫。他逃到扬州辅佐兵部尚书史可法抗清,但最终失败,落进了阉党余孽的监狱。直到清兵攻克南京,他才逃出监狱,最后回到归德。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清政府为了借商丘侯氏的声望招抚不愿屈节的明朝遗民,逼他参加河南乡试。尽管他的考卷做得很好,结果只得了个“副榜”。他参加河南乡试的事情传开,明朝遗民都指责他“变节”,于是坏名声闻于遐迩,心中的苦辣无法倾诉。

在他应南京乡试落第后离开南京时,李香君送他到桃叶渡,嘱咐他不要做历史上学不补行的蔡邕。此时,这些都不能不让他回忆。自己如今却应了清人的乡试,被人认为是对明朝的背叛,想起来怎能不痛心?正像他在《四忆堂记》中说的:“忆之,忆之,所以悔也。”其实,清政府利用他只是为安抚明朝遗民,并不是真心要用他。侯方域到这时才彻底明白,悔恨已晚。

侯方域与壮悔堂

侯方域原来有一个读书楼叫“杂庸堂”,“杂庸”二字是励志的意念。后来,因为他觉得自己一生值得后悔的事情太多,决心自悔,又时值壮年,便决定放弃杂庸堂,另盖一座读书楼,名为“壮悔堂”。他说:“古时候把到了30岁的人称为壮,我现在已35岁了。像古人已经学有所成、做事卓有成果的年纪,我才刚刚知道有一点点后悔自怨,未来还能有多少日子呢?”时局的动荡,国家的风雨飘摇,让身处在那个时代的侯方域投身在进步党派之中,用锋利的文笔和民族气节与一个时代抗争,发出报国的最强音。

落寞、无奈的朝代更迭,让侯方域在为家国呐喊之外获得了那份名扬历史的凄美爱情。

慢慢步出曾激励侯方域奋笔报国的壮悔堂,走进东面的“雪苑社”。这个以侯方域的名号“雪苑”命名的儒雅书斋,曾经是他的一方精神天地。他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此畅聊家国之事,为未来的时局担忧,却亦能在此享受书香词赋的情怀。

而如今,只有雪苑六君子的蜡像在这里活灵活现,似乎依旧在慷慨激昂地争论着天下事,依旧在向往来于这里的人们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跨出雪苑社,西面的翡翠楼颇为文雅,屏风对联、砚台画像,更有精工细雕的清代木床和衣柜在此静默相守,这上面的每一个细碎的纹路都记载着那个岁月的唏嘘和轻叹。

轻轻踏着木质的楼梯走上最后一个台阶,眼前的精巧闺阁婉约而现。同样精致的木雕床、梳妆台和木凳静默在那里,用现代面料做成的大红被子平铺在床上,似乎给这座平日凄凉的小楼带来了几分温暖。不知李香君是否曾静坐在窗前对镜贴过花黄,在乱世之中守护着她的爱情和生活。但那段被奉为经典的凄美爱情故事即使是以那样苍凉的结局收场,却仍旧无法阻挡世人的传颂。

侯方域的报国志向,最终因当时朝廷的黑暗、政治的腐败而烟消云散,他付出的努力只能是事与愿违,他不是没有别的人生道路可走。愤而“壮悔”而治堂,“四忆”而构室,悔然为文。这样做的用意恐怕只有他自己能解其中味。果不其然,他在壮悔堂里为后人留下的《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成了不朽。

清朝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公元1655年1月30日),37岁的侯方域郁闷在怀,加上对李香君的思念,染病身亡归德,了结了对他人生的悔恨。

回头向那四合院望去,那瓦、那檐、那脊、那栏、那灯笼依然如故。当时朝代更替的斗争,现在看来在这座院落里似乎什么都从未发生过,但翻开历史,那一切依旧会展现在眼前。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荒草丛生 这段人行道何时能硬化
钢戒指“咬”手不放 消防员耐心取下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我市举办庆祝中华人 ...
睢阳区临河店乡“石 ...
京港绿地 11月底开放
商丘东站建设紧锣密鼓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