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苑茶坊]还记得儿时的梦想吗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9-08-14 05:52

本期话题

童年是一朵芳香四溢的花,每个人都有过如花的岁月,都曾有过诗一样的故事,也有过许多天真无邪的梦想。相信大家小时候都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航天员;我要当作家;我要周游世界……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斑驳,很多人不知不觉中忘记了自己的梦想。那么,你还记得儿时的梦想吗?在岁月的长河里,生活还在继续,你的梦想还在吗?

梦想去远方

■张海洋(柘城)

作为一个偏僻农村的孩子,是很少有机会出远门的,可愈是如此,愈是对远方有着强烈的渴望和向往。 记得小学二年级时,我在父亲的老柜子里乱翻,竟然找到了一本没头没尾的插图故事书。书里讲的是一个蒙古族少年的故事,他每天骑着枣红马去上学,吃的是奶酪,喝的是奶茶,闲暇时骑着马和小伙伴们去草原嬉戏。啊,简直是天堂一般的美好生活。我常常想,这样的地方在哪个方向,要走多远的路,趟多少条河,翻多少座山才能到达呢?这样的痴想几乎萦绕了我的整个童年时光。

远方,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意味着精彩,意味着神奇,意味着好奇,有时甚至成了炫耀的资本。一次,和几个小伙伴聊天,各自说自己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大家有的说跟着爸爸去过打工的地方西安,有的说跟着姑姑去过工作的地方上海,我竟不假思索地说自己跟着爸爸去过北京看病,看过天安门和故宫。我绘声绘色地描述它们的雄伟高大,其实不过是书上看到的而已,真实的情况是自己到过最远的地方不过是县城,还是骗家里人说肚子痛,硬是赖着父亲带着到县城逛上一圈来“治疗”,小孩的虚荣心就是这么的可笑。

在电视剧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母亲说,离家越远的孩子越有出息。我知道这是父母长辈鼓励孩子去远方奋斗,开创一片新的天地。长大了,远方就意味着挑战和冒险。十五岁那年,我独自一人坐上开往远方的长途汽车,那时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对家乡的不舍和留恋,也有对远方的期盼和追求,望着车窗外闪过的村庄和庄稼,还未抵达远方,乡愁却已开始在心头油然而生。

参加工作后,生活条件逐渐提高,我考了驾照,购置了汽车,家乡也通了高速公路和高铁,远方变得触手可及,梦想变得不再是梦想,而是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常常在周末和节假日,几个好友碰头一商量,就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途。带上手机,加满油,一切都没有了难题。今年“五一”假期时,我们约定去山东菏泽看牡丹,三四个人带一部车一路走走停停,在手机的导航下两天的时间先后游玩了曹县、菏泽、郓城、单县和商丘多个县市,领略了不同的风土人情。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是的,唯有远方有着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期待,值得我们去探索、去追求。

儿时梦想“爱武装”

■孙邦明(安徽)

梦想源于生活,也照亮我的人生之路。

儿时生活在农村,最早接触到的外面信息,不是听自收音机,就是看自乡村的黑白电影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让我们感兴趣的便是武打内容的评书了。像《七侠五义》《岳飞传》《隋唐演义》《杨家将》等,其中一个个武艺高强、行侠仗义的勇士形象,让我们羡慕不已,单田芳和刘兰芳绘声绘色的表演,渲染出一种莫名的向往。后来的黑白电影走进乡村,走入村前的打谷场。一部部革命影片,《南征北战》《地道战》《渡江侦察记》《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刘胡兰》等,又把童年的我带入到了红色世界,革命战争片把军人高大威壮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从此,立志长大后当一名军人,就是我最初的梦想。

于是,我围着妈妈吵着要军装和军帽。“不爱红装,爱武装”,是那个年代孩子们着装的流行色。穿着军装,戴着军帽,背着军绿色书包和军用水壶,学着军人的模样,雄赳赳气昂昂地行走在乡村的路上,神气无比。一群小伙子,闲暇时分,后山里、树丛里打野战,树根是手枪,树干当作长炮,嬉闹开心大半天,直到日落西山才兴致未尽而归。

长大了,家里穷,兄弟姐妹多,生活困难,当生产队长的父亲逼迫着年龄最小的我去读书,让我一定要“跳龙门”,做个“吃商品粮”的城里人。我也渐渐知晓家里的状况与农村的落后。初三那年我开始发奋读书,父亲的坚定支持,让我一直读到了大学毕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当军人的梦想自此搁置,遗憾在心中。好在初中毕业的二哥替我完成了军人梦想。1985年参军入伍,三个月的河南安阳新兵连集训后,被分配到国防科工委服役,一当就是十二年,直到复员转业。他每次探亲回来,看着他的大檐帽、五角星,肩上扛的军士的黄杠杠,一身军装的二哥,特别英俊帅气,和他一起走亲访友,感觉特别威武霸气。二哥知道我有此心结,特地留给我一件棉军大衣,让我得瑟与显摆了许多年,现在还珍藏在衣橱里。

其实,各行各业,分工不同而已。既然错过“军人梦”,那就把遗憾化作在其他岗位砥砺前行的动力与支撑,只要不忘初心,一样也可以对国家和百姓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放出自己的光彩。

弄丢的梦想

■史久爱(民权)

我的童年没有电子游戏,没有芭比娃娃,没有美味点心,甚至没有漂亮的衣服,简单朴素得如一幅工笔画,而我的梦想却像沙滩上的贝壳,五彩缤纷。

小时候,家里穷,那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像别家孩子那样,可以吃白胖的馒头、凉甜的冰棍。而当我的味蕾得到满足以后,眼睛又深深被邻家女孩身上那件崭新的红裙子所吸引,被好友肩上的绣花书包所缠绕……做梦也想拥有它们。再后来,我渐渐爱上了读书,没事就看作文书、课外书,写日记,为此常被夜晚的煤油灯熏黑了鼻孔,但我不怕,总幻想着自己也能写出好的作文,让语文老师当范文在班里朗读,那该是多大的荣誉啊。

记得五年级有次作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谈各自的理想,有同学说当飞行员,有同学说当医生,有同学说当科学家,而老师问到我时,我竟无缘由地想起“作家”两个陌生而缥缈的字眼,却因自己的成绩从未突出过,便支吾着没敢说。这时,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却亲切地望着我,想起老师一直以来的鼓励,我急中生智,脱口而出的是:“长大了当老师,教书育人。”老师慈祥地笑了,我却悄悄抹了一把汗。好惭愧,又好可笑,我儿时的梦想就如此诞生了。

殊不知,自己众目睽睽之下说出的那个当老师的梦想,竟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阴差阴错地成了我奋斗的目标。1992年中师毕业后,我顺利地被分配到离家千里的豫北一座城市的矿办学校教书。没想到,两年的“孩子王”生涯成了我这辈子最充实最美好的时光!

那年我不足二十岁,教一个小学毕业班的语文课,兼班主任。班里的孩子仅小我几岁,许多男生个子比我还高,因我梳着齐耳的娃娃头,爱说爱笑爱玩,课外时间,他们都亲切地叫我“姐姐”。我们一起踢毽子、跳绳、打雪仗,抑或周末相约一起去附近爬山。期间,作为我最大精神寄托的文字,我一刻也没有丢,我写日记,也让孩子们记日记。自习课时,我把自认为写得不错的随笔文字读给他们听,让他们提建议,孩子们也把心仪的作品让我修改,我们相互鼓励着,快乐的日子如流水而过。那两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学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能考上理想的中学,还有就是自己安安静静地看书、写文,寄希望有朝一日自己那些零零星星的文字能变成铅字。曾以为这静好的一切,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诸如青春是绚丽的也是多变的。两年后,独在他乡的我忽然感觉孤独,夜深人静时,很想千里之外的父母,想家的温暖,想开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很快,我托关系调回了老家,不假思索地换了份全新的工作,儿时我那响亮亮的梦想也由此如断了线的风筝,越飘越远,直到如今只剩下一个背影。只是,文字依然是我放不下、走不出的执念。

虽然现在的工作也与文字有关,但多是枯燥的公文。工作之余,我仍然痴迷于我的文学梦,再忙碌再疲惫也不曾停下追寻的脚步。让我有所安慰的是,尽管自己不曾成为什么“家”,也已陆陆续续在各级报纸杂志发表了数百篇豆腐块文章,这对素来无多大追求的我来说,已很知足了。只是每当我翻开那几年孩子们送我的明信片或照片时,我却莫名地想流泪,真的好想那些时常走进我梦中的孩子们。

只怪自己弄丢了儿时的梦想,弄丢了自己,而有些路走过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报纸栏目
[梁苑茶坊]还记得儿时的梦想吗
2019-08-14 05:52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本期话题

童年是一朵芳香四溢的花,每个人都有过如花的岁月,都曾有过诗一样的故事,也有过许多天真无邪的梦想。相信大家小时候都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航天员;我要当作家;我要周游世界……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斑驳,很多人不知不觉中忘记了自己的梦想。那么,你还记得儿时的梦想吗?在岁月的长河里,生活还在继续,你的梦想还在吗?

梦想去远方

■张海洋(柘城)

作为一个偏僻农村的孩子,是很少有机会出远门的,可愈是如此,愈是对远方有着强烈的渴望和向往。 记得小学二年级时,我在父亲的老柜子里乱翻,竟然找到了一本没头没尾的插图故事书。书里讲的是一个蒙古族少年的故事,他每天骑着枣红马去上学,吃的是奶酪,喝的是奶茶,闲暇时骑着马和小伙伴们去草原嬉戏。啊,简直是天堂一般的美好生活。我常常想,这样的地方在哪个方向,要走多远的路,趟多少条河,翻多少座山才能到达呢?这样的痴想几乎萦绕了我的整个童年时光。

远方,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意味着精彩,意味着神奇,意味着好奇,有时甚至成了炫耀的资本。一次,和几个小伙伴聊天,各自说自己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大家有的说跟着爸爸去过打工的地方西安,有的说跟着姑姑去过工作的地方上海,我竟不假思索地说自己跟着爸爸去过北京看病,看过天安门和故宫。我绘声绘色地描述它们的雄伟高大,其实不过是书上看到的而已,真实的情况是自己到过最远的地方不过是县城,还是骗家里人说肚子痛,硬是赖着父亲带着到县城逛上一圈来“治疗”,小孩的虚荣心就是这么的可笑。

在电视剧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母亲说,离家越远的孩子越有出息。我知道这是父母长辈鼓励孩子去远方奋斗,开创一片新的天地。长大了,远方就意味着挑战和冒险。十五岁那年,我独自一人坐上开往远方的长途汽车,那时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对家乡的不舍和留恋,也有对远方的期盼和追求,望着车窗外闪过的村庄和庄稼,还未抵达远方,乡愁却已开始在心头油然而生。

参加工作后,生活条件逐渐提高,我考了驾照,购置了汽车,家乡也通了高速公路和高铁,远方变得触手可及,梦想变得不再是梦想,而是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常常在周末和节假日,几个好友碰头一商量,就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途。带上手机,加满油,一切都没有了难题。今年“五一”假期时,我们约定去山东菏泽看牡丹,三四个人带一部车一路走走停停,在手机的导航下两天的时间先后游玩了曹县、菏泽、郓城、单县和商丘多个县市,领略了不同的风土人情。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是的,唯有远方有着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期待,值得我们去探索、去追求。

儿时梦想“爱武装”

■孙邦明(安徽)

梦想源于生活,也照亮我的人生之路。

儿时生活在农村,最早接触到的外面信息,不是听自收音机,就是看自乡村的黑白电影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让我们感兴趣的便是武打内容的评书了。像《七侠五义》《岳飞传》《隋唐演义》《杨家将》等,其中一个个武艺高强、行侠仗义的勇士形象,让我们羡慕不已,单田芳和刘兰芳绘声绘色的表演,渲染出一种莫名的向往。后来的黑白电影走进乡村,走入村前的打谷场。一部部革命影片,《南征北战》《地道战》《渡江侦察记》《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刘胡兰》等,又把童年的我带入到了红色世界,革命战争片把军人高大威壮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从此,立志长大后当一名军人,就是我最初的梦想。

于是,我围着妈妈吵着要军装和军帽。“不爱红装,爱武装”,是那个年代孩子们着装的流行色。穿着军装,戴着军帽,背着军绿色书包和军用水壶,学着军人的模样,雄赳赳气昂昂地行走在乡村的路上,神气无比。一群小伙子,闲暇时分,后山里、树丛里打野战,树根是手枪,树干当作长炮,嬉闹开心大半天,直到日落西山才兴致未尽而归。

长大了,家里穷,兄弟姐妹多,生活困难,当生产队长的父亲逼迫着年龄最小的我去读书,让我一定要“跳龙门”,做个“吃商品粮”的城里人。我也渐渐知晓家里的状况与农村的落后。初三那年我开始发奋读书,父亲的坚定支持,让我一直读到了大学毕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当军人的梦想自此搁置,遗憾在心中。好在初中毕业的二哥替我完成了军人梦想。1985年参军入伍,三个月的河南安阳新兵连集训后,被分配到国防科工委服役,一当就是十二年,直到复员转业。他每次探亲回来,看着他的大檐帽、五角星,肩上扛的军士的黄杠杠,一身军装的二哥,特别英俊帅气,和他一起走亲访友,感觉特别威武霸气。二哥知道我有此心结,特地留给我一件棉军大衣,让我得瑟与显摆了许多年,现在还珍藏在衣橱里。

其实,各行各业,分工不同而已。既然错过“军人梦”,那就把遗憾化作在其他岗位砥砺前行的动力与支撑,只要不忘初心,一样也可以对国家和百姓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放出自己的光彩。

弄丢的梦想

■史久爱(民权)

我的童年没有电子游戏,没有芭比娃娃,没有美味点心,甚至没有漂亮的衣服,简单朴素得如一幅工笔画,而我的梦想却像沙滩上的贝壳,五彩缤纷。

小时候,家里穷,那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像别家孩子那样,可以吃白胖的馒头、凉甜的冰棍。而当我的味蕾得到满足以后,眼睛又深深被邻家女孩身上那件崭新的红裙子所吸引,被好友肩上的绣花书包所缠绕……做梦也想拥有它们。再后来,我渐渐爱上了读书,没事就看作文书、课外书,写日记,为此常被夜晚的煤油灯熏黑了鼻孔,但我不怕,总幻想着自己也能写出好的作文,让语文老师当范文在班里朗读,那该是多大的荣誉啊。

记得五年级有次作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谈各自的理想,有同学说当飞行员,有同学说当医生,有同学说当科学家,而老师问到我时,我竟无缘由地想起“作家”两个陌生而缥缈的字眼,却因自己的成绩从未突出过,便支吾着没敢说。这时,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却亲切地望着我,想起老师一直以来的鼓励,我急中生智,脱口而出的是:“长大了当老师,教书育人。”老师慈祥地笑了,我却悄悄抹了一把汗。好惭愧,又好可笑,我儿时的梦想就如此诞生了。

殊不知,自己众目睽睽之下说出的那个当老师的梦想,竟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阴差阴错地成了我奋斗的目标。1992年中师毕业后,我顺利地被分配到离家千里的豫北一座城市的矿办学校教书。没想到,两年的“孩子王”生涯成了我这辈子最充实最美好的时光!

那年我不足二十岁,教一个小学毕业班的语文课,兼班主任。班里的孩子仅小我几岁,许多男生个子比我还高,因我梳着齐耳的娃娃头,爱说爱笑爱玩,课外时间,他们都亲切地叫我“姐姐”。我们一起踢毽子、跳绳、打雪仗,抑或周末相约一起去附近爬山。期间,作为我最大精神寄托的文字,我一刻也没有丢,我写日记,也让孩子们记日记。自习课时,我把自认为写得不错的随笔文字读给他们听,让他们提建议,孩子们也把心仪的作品让我修改,我们相互鼓励着,快乐的日子如流水而过。那两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学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能考上理想的中学,还有就是自己安安静静地看书、写文,寄希望有朝一日自己那些零零星星的文字能变成铅字。曾以为这静好的一切,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诸如青春是绚丽的也是多变的。两年后,独在他乡的我忽然感觉孤独,夜深人静时,很想千里之外的父母,想家的温暖,想开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很快,我托关系调回了老家,不假思索地换了份全新的工作,儿时我那响亮亮的梦想也由此如断了线的风筝,越飘越远,直到如今只剩下一个背影。只是,文字依然是我放不下、走不出的执念。

虽然现在的工作也与文字有关,但多是枯燥的公文。工作之余,我仍然痴迷于我的文学梦,再忙碌再疲惫也不曾停下追寻的脚步。让我有所安慰的是,尽管自己不曾成为什么“家”,也已陆陆续续在各级报纸杂志发表了数百篇豆腐块文章,这对素来无多大追求的我来说,已很知足了。只是每当我翻开那几年孩子们送我的明信片或照片时,我却莫名地想流泪,真的好想那些时常走进我梦中的孩子们。

只怪自己弄丢了儿时的梦想,弄丢了自己,而有些路走过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运河公园内洗刷刷 净了自己脏了大家
人行横道已画上 过往车辆要注意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辣椒销售搭上“互联 ...
集中销毁非法枪爆物品
花园乡赵洪坡村 民俗...
加强秋季农作物田间管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