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意象和意象的文化

三论商丘古城价值

枣红马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9-02-22 01:40

1

商丘古城是一座富有思想情感的文化古城,在历史的时空里它一直在诉求在表达。

这种诉求和表达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中,沉淀和绵延。这种沉淀和绵延是由一个个具象组成,从而让人们看到它,体味它,并塑造它。

人们看到的体味的塑造的 具象一旦有了思想和情感,它就是文化的意象。

文化的流传是有载体的,这个载体不是外部的,也不仅仅是采用的什么渠道和形式,它是内在情感结构的外化,这个外化的形象就是文化的意象。

物质的存在是客体的存在,是自然的存在,它只是一种物像,而意象则上升到了主观的存在,一种理念的存在。理念的意象存在,就成了这种文化的标志。这种标志渗透了世世代代人们的精神、情感和思想,它成了人们心灵的寄托。

文化的意象不仅仅是沉淀和绵延,更是一种超越。比如北方草原的奔马文化,比如南方的龙舟文化,比如端午节的粽子文化,那些文化的物象超越了实用性,并在绵延的过程中不断超越不断提升,它才成为文化的意象。人们正是通过这些超越了实用性的奔马、龙舟、端午节粽子这些文化的意象来认识来参与文化的承续和发展。

一座历史古城必须有它自己的灵魂存在,而意象就是历史文化灵魂的附着形象。有了意象,灵魂就是具体的体现。一座古城,一个景区,甚至是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就有了可视的灵魂。否则,这个魂是空的,是游离的,不能深入到现世的人们灵魂深处。久而久之,魂就漂浮走了,或者进了历史的典籍当中被封存起来,古城就会成为一座灵魂的空壳。这是历史文化的悲哀。

商丘古城也是文化意象的存在,只是关键在于我们对此是否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只是关键在于我们对此是否有了主观意识去发展它,创造它。

从这个思路去认识商丘古城的价值,我们就会有可能体会到古城文化的血脉的流动,就可能寻求到商丘古城文化存在的最大价值,并有可能和古城一起成为历史文化发展的生命力量,并会去清醒地发展它的价值的影响力。否则,在我们眼里它只是一个历史的存在物,它只是让我们观摩的历史标本,古城文化就会失去生命的创造力量。

因此,我们只有发现和创造商丘古城文化的意象,商丘古城才能活起来,在历史文化的绵延中时时散发着生命的活力。

商丘古城历史文化一旦有了生命的活力,那么我们可以说,它就成为了意象的文化。

2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历史文化都会在历史的轨道上沉淀和绵延,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历史文化在超越层面的历史轨道上绵延。

历史文化的绵延,我认为有基本层面的绵延和超越层面的绵延。

我们在历史的典籍里查阅资料,考证资料,汇编资料,传播历史知识,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基础工作。可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并不是我们对于历史文化理想的态度。因为,它还只是静态的资料,死的知识。如果我们也把它称为绵延的话,它应该是被动的绵延,无生命力的绵延,它对于历史文化发展的推动力,也很难达到人们的预期,也很难达到历史的诉求。

超越层面的历史文化的绵延则是活的绵延,因为这种绵延融入了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甚至于有了人的个性,地域文化的个性。正可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而一方人也在用自己的血脉滋润一方水土。谈到商丘的历史文化,很多人会有第一的反应,那就是火文化。火文化,我认为它是目前商丘古城文化最为鲜明的文化的意象。我们有历史文化的物体存在,燧皇陵、阏伯台就是;我们有历史文化的形象,燧人氏、阏伯就是;我们还有各种各样的具有历史性和地域性的文化活动,阏伯台庙会就是;我们有多种多样的文化意象的创造,历代的文学作品就是。

物体、形象、活动和文学创作等一系列的手段创造了火文化的意象,我们毫无夸张地说,火文化已经成为商丘古城的意象文化,而且是最有影响力的意象文化。

商丘古城塑造了火的意象文化,整座古城都在蓄蕴生命的力量,都在浸润着历史文化的感染力量。让人们感动的亲和的提升的,其根本也正是这种历史文化的魂的力量。

3

然而,历史文化的存在并不会明确告诉我们,它是以怎样的文化意象而成为文化的标志,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困难,不是查找历史资料,而首要的是我们如何去寻求,去发现商丘古城历史文化中意象的元素,其次是去塑造和丰满这些元素,使之成为文化的意象。

所以,发现和塑造文化的意象就成了我们打造商丘古城文化的超越层面的两项重要任务,也是两项最为困难的重要任务。

文化大师林语堂先生在评判历史学家时,提到了三个标准即学、行、识,就是知识、考察和见识。他把“识”作为最为困难的事。因为要见闻广博,要搜集事实和详情乃是最容易的事,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有许多事实,我们要将之塞满心中是很容易的,可是选择重要事实的时候所需要的见识,却是比较困难的事。林先生虽然谈的是史学,但有助于我们对历史文化的认识。

见识,不仅仅包含了知识和理论的素养,更包含了情感、思想和精神的元素。如果没有后者,即使知识丰富,理论深厚,名头很大,也很难认识到商丘古城的魂。如果仅仅是从表面上认识商丘古城,策划和规划即使达到学术的层面,也很难让商丘古城文化活起来。

曾任商丘市副市长的何新年先生出版过一部散文集《聆听古城》,一个“听”字,何先生就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化到了古城文化之中。在这部著作的序言中,我认为何先生是在用心体察商丘古城不泯的心灵,商丘古城成为了作者的“内心意象”(马克思论述美学时使用的术语)。对于何新年笔下的商丘古城,我概括为情感化的古城、心灵化的古城、思想化的古城。这部著作的价值就在于发现和塑造商丘古城文化的意象,已经超越资料性汇编,是一部在基本层面和超越层面对于商丘古城文化的绵延。

虽然,十数年已经过去,但我仍然坚持我的这个关于商丘古城文化的理念,而且认为应该日益强化这个理念。这就是我在这里旧话重提的一个根本原因。

4

商丘古城是一座内涵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古城,它所展现给我们的不应该是单一的文化意象,它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商丘古城文化的意象群。

所以我认为,发现文化的意象仍然是推动商丘古城文化绵延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商丘古城是一座明代建筑古城,它既是建筑在商丘历史文化的绵延之上,又是建在商丘当时的政治中心归德府,那么最能表现明代以来联结政治、经济、文化的并且最有影响力的是什么呢?从明代建筑的原版遗存,从历史文化的内涵,从重要历史人物的文化影响力等诸多因素来看,侯府应该具有典型的意义。

首先,历史文化意象虽然存在于人们的想象和精神之中,但它以形体为基础形象,所以历史地科学地美学地全面恢复曾经存在的侯府的三节九院,应该是一项首要的基础工程。同时,陈家大院作为侯府的有机组合,可视为统一体。因为当年侯、陈两家是姻亲,同为明末四公子的侯方域和陈贞慧是亲家。侯府和陈家大院有着亲密的联系,其组合不仅规模增大,而且丰富了内容。同时,恢复城外的侯氏南园,与之呼应,更是相得益彰。顺便说一句,这种组合如果作为旅游文化,也显示出了商丘古城的文化个性和旅游特色。

其次,应该着重而深入地研究侯、陈两家人物,进行精神的发掘和提炼,使之历史文化的意象更具精神内涵。侯、陈两家人物大致可分为政治家和文学家,且在当时影响遍及国中,并成为全国性的历史人物。侯执蒲、侯恂、侯恪都是进士出身,侯恂的最高职务到户部尚书,尤其令人称道的是父子三人均为东林党党魁,与邪恶的阉党魏忠贤之流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可以肯定地说,侯氏父子在历史的进程中是正义的化身,是推动历史发展的进步力量。他们的精神力量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垂不朽,这种精神力量与火文化的精神力量一样,应该永世流芳。然而,后世的研究与当世的影响还不匹配,应该是一个缺憾,同时也应该是我们研究商丘古城文化的一个突破口。文学家是以侯方域为领衔,其女婿陈宗石以及三位兄长陈维崧、陈维嵋、陈维岳及其二子陈履中、陈履平都是名震中原的诗词大家,尤其是侯方域的散文和诗词作品,更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认为文学为百学之学,文学的成就和地位凸显了侯、陈两家的文化价值。那么,关键是怎样铸炼侯、陈两家历史人物精神和文学的闪光点呢?换句话说,怎样使侯府作为历史文化的意象更丰厚更凸显更鲜明呢?这个话题留待以后专篇文章具体探讨。

最后,从政治家和文学家两条路径寻觅侯府(陈家大院、侯氏南园)的文化意象的内涵,从而进行塑造,使文化的意象提升至意象的文化,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文化工程。

从侯府推而广之, 基础工程、研究工程、塑造工程三位一体,做到极致,一定会使商丘古城文化的意象具有鲜明的个性,丰满的形象,浸润的情感力量和精神力量。

5

文化滋润着现世的人们,人们也在养育着文化,滋润和养育的融合,共情共生,一起丰富和发展历史文化。而 养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不断塑造历史文化的意象。

文化的意象通过塑造使之形象更丰满,影响更深远,以致成为富有生命力量的能够影响世代人们的思想、感情、精神的文化,即意象的文化。所以,塑造文化的意象无疑成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的精神工程。

譬如火文化,在北宋时期已经成为统领国家精神的正统文化的一个方面。赵匡胤在商丘兼任宋州归德军节度使的时候起兵,夺得天下,因他发迹于宋州,登基即位之后便定国号为“宋”,又因为远古时期火正阏伯在商丘观测火星,宋朝人秉承火德的传统理念便自称为“火宋”。这时候,火已经超越了天上火星的火,已经超越了地上水火的火,它有了思想的内涵,它成了文化的意象。

火文化绵延至今,成为商丘古城最具影响力的意象文化,历代文学家为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宋朝文学家刘攽的《鸿庆宫三圣殿赋》虽然写的是鸿庆宫,其实是宋代的赞赋,他认为“太祖乘火而帝,继益之功。天胙吉土,曰惟商丘”,“崇崇商丘,大火主兮”。意思是说赵匡胤以火德称帝,商丘是上天赐予的吉土。高大的商丘,它的精神内核就是火德。以后历代的文学家尤其是诗人,围绕火祖、火神、火德创作了大量诗篇,与其现实的火神台庙会在人们的心灵中逐渐形成了火的意象文化。

现代的作家们以此为题材,用现代的文学方法继续塑造火文化意象,发表了大量的作品,更加丰富和凸现了火文化意象的精神内核。比如侯公涛的新诗《膜拜燧皇的圣火》《刀石上的火》和我的长篇小说《举起火把》(上、下部)不约而同地拓宽火文化领域,都选取火祖燧人氏为作品塑造的意象,而且都突出了“火把”这个具象,应该说发展了古代文学家对火文化的文学演绎。侯公涛在诗中写道,火把是“一束温暖的图腾”,“把春天炼就成七彩火焰/锻造秋天,点燃漫山遍野的丰年/燧皇,你高擎的火把/是所有火把中最亮的一束”。在《举起火把》(上部)的结尾处,燧人氏要到东部落传播造火,神农氏说,“燧人氏,你看看天,现在已经暗了下来,你们能看清方向吗?”“哈哈哈……神农氏,咱有火,还怕黑暗吗?”燧人氏立即寻来松树枝木,一干人举起火把,在黑夜里穿行。这时,刚刚入睡的太阳神被惊动了,他看着黑夜里的点点火光,和天上的星火浑然一体,感到有一个硕大的力量在奔走。这些,作家通过燧人氏的形象赋予火有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量。

“火超越死亡后,燃烧”(《大森林奥义书》)。这种燃烧就是火文化意象的生命力量。文化意象的生命力量是巨大的,巨大到超越生死存亡,因为它有了文学艺术的意境,有了哲学的思想。这就是我想说的文化的意象具有无量的内涵,塑造文化的意象也具有无限的意义。

对文化意象的塑造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人,以文学、艺术、理论、活动等等各种手段不断强化文化意象的生命力量,意象的文化就会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强化文化属性的能量。

塑造,使文化的意象成为意象的文化,使意象的文化成为超越的力量。

6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永恒的力量不是占领抑或杀戮,而是博大精深到无法抹去的意象文化。哪怕是瓦被揭去了,砖被搬走了,房子倒塌了。

这种文化,时间和空间都不能束缚它,它的精神的生命力量在历史的时空里自由地延展和飘扬。哪怕是漠视它,歪曲它,杀戮它。

这种文化,不论是什么样的历史变化,都无法中断它,改写它,最终还会皈依它。因为这种文化与人们的血脉相连,心灵相依,是渗透在人们灵魂深处的精神力量。

这种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会吸引更多的人们去考察它,理解它,研究它,发展它。

我们期望,商丘古城能够成为这样的意象文化的存在。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商丘
文化的意象和意象的文化
三论商丘古城价值
2019-02-22 01:40   枣红马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1

商丘古城是一座富有思想情感的文化古城,在历史的时空里它一直在诉求在表达。

这种诉求和表达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中,沉淀和绵延。这种沉淀和绵延是由一个个具象组成,从而让人们看到它,体味它,并塑造它。

人们看到的体味的塑造的 具象一旦有了思想和情感,它就是文化的意象。

文化的流传是有载体的,这个载体不是外部的,也不仅仅是采用的什么渠道和形式,它是内在情感结构的外化,这个外化的形象就是文化的意象。

物质的存在是客体的存在,是自然的存在,它只是一种物像,而意象则上升到了主观的存在,一种理念的存在。理念的意象存在,就成了这种文化的标志。这种标志渗透了世世代代人们的精神、情感和思想,它成了人们心灵的寄托。

文化的意象不仅仅是沉淀和绵延,更是一种超越。比如北方草原的奔马文化,比如南方的龙舟文化,比如端午节的粽子文化,那些文化的物象超越了实用性,并在绵延的过程中不断超越不断提升,它才成为文化的意象。人们正是通过这些超越了实用性的奔马、龙舟、端午节粽子这些文化的意象来认识来参与文化的承续和发展。

一座历史古城必须有它自己的灵魂存在,而意象就是历史文化灵魂的附着形象。有了意象,灵魂就是具体的体现。一座古城,一个景区,甚至是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就有了可视的灵魂。否则,这个魂是空的,是游离的,不能深入到现世的人们灵魂深处。久而久之,魂就漂浮走了,或者进了历史的典籍当中被封存起来,古城就会成为一座灵魂的空壳。这是历史文化的悲哀。

商丘古城也是文化意象的存在,只是关键在于我们对此是否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只是关键在于我们对此是否有了主观意识去发展它,创造它。

从这个思路去认识商丘古城的价值,我们就会有可能体会到古城文化的血脉的流动,就可能寻求到商丘古城文化存在的最大价值,并有可能和古城一起成为历史文化发展的生命力量,并会去清醒地发展它的价值的影响力。否则,在我们眼里它只是一个历史的存在物,它只是让我们观摩的历史标本,古城文化就会失去生命的创造力量。

因此,我们只有发现和创造商丘古城文化的意象,商丘古城才能活起来,在历史文化的绵延中时时散发着生命的活力。

商丘古城历史文化一旦有了生命的活力,那么我们可以说,它就成为了意象的文化。

2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历史文化都会在历史的轨道上沉淀和绵延,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历史文化在超越层面的历史轨道上绵延。

历史文化的绵延,我认为有基本层面的绵延和超越层面的绵延。

我们在历史的典籍里查阅资料,考证资料,汇编资料,传播历史知识,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基础工作。可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并不是我们对于历史文化理想的态度。因为,它还只是静态的资料,死的知识。如果我们也把它称为绵延的话,它应该是被动的绵延,无生命力的绵延,它对于历史文化发展的推动力,也很难达到人们的预期,也很难达到历史的诉求。

超越层面的历史文化的绵延则是活的绵延,因为这种绵延融入了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甚至于有了人的个性,地域文化的个性。正可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而一方人也在用自己的血脉滋润一方水土。谈到商丘的历史文化,很多人会有第一的反应,那就是火文化。火文化,我认为它是目前商丘古城文化最为鲜明的文化的意象。我们有历史文化的物体存在,燧皇陵、阏伯台就是;我们有历史文化的形象,燧人氏、阏伯就是;我们还有各种各样的具有历史性和地域性的文化活动,阏伯台庙会就是;我们有多种多样的文化意象的创造,历代的文学作品就是。

物体、形象、活动和文学创作等一系列的手段创造了火文化的意象,我们毫无夸张地说,火文化已经成为商丘古城的意象文化,而且是最有影响力的意象文化。

商丘古城塑造了火的意象文化,整座古城都在蓄蕴生命的力量,都在浸润着历史文化的感染力量。让人们感动的亲和的提升的,其根本也正是这种历史文化的魂的力量。

3

然而,历史文化的存在并不会明确告诉我们,它是以怎样的文化意象而成为文化的标志,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困难,不是查找历史资料,而首要的是我们如何去寻求,去发现商丘古城历史文化中意象的元素,其次是去塑造和丰满这些元素,使之成为文化的意象。

所以,发现和塑造文化的意象就成了我们打造商丘古城文化的超越层面的两项重要任务,也是两项最为困难的重要任务。

文化大师林语堂先生在评判历史学家时,提到了三个标准即学、行、识,就是知识、考察和见识。他把“识”作为最为困难的事。因为要见闻广博,要搜集事实和详情乃是最容易的事,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有许多事实,我们要将之塞满心中是很容易的,可是选择重要事实的时候所需要的见识,却是比较困难的事。林先生虽然谈的是史学,但有助于我们对历史文化的认识。

见识,不仅仅包含了知识和理论的素养,更包含了情感、思想和精神的元素。如果没有后者,即使知识丰富,理论深厚,名头很大,也很难认识到商丘古城的魂。如果仅仅是从表面上认识商丘古城,策划和规划即使达到学术的层面,也很难让商丘古城文化活起来。

曾任商丘市副市长的何新年先生出版过一部散文集《聆听古城》,一个“听”字,何先生就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化到了古城文化之中。在这部著作的序言中,我认为何先生是在用心体察商丘古城不泯的心灵,商丘古城成为了作者的“内心意象”(马克思论述美学时使用的术语)。对于何新年笔下的商丘古城,我概括为情感化的古城、心灵化的古城、思想化的古城。这部著作的价值就在于发现和塑造商丘古城文化的意象,已经超越资料性汇编,是一部在基本层面和超越层面对于商丘古城文化的绵延。

虽然,十数年已经过去,但我仍然坚持我的这个关于商丘古城文化的理念,而且认为应该日益强化这个理念。这就是我在这里旧话重提的一个根本原因。

4

商丘古城是一座内涵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古城,它所展现给我们的不应该是单一的文化意象,它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商丘古城文化的意象群。

所以我认为,发现文化的意象仍然是推动商丘古城文化绵延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商丘古城是一座明代建筑古城,它既是建筑在商丘历史文化的绵延之上,又是建在商丘当时的政治中心归德府,那么最能表现明代以来联结政治、经济、文化的并且最有影响力的是什么呢?从明代建筑的原版遗存,从历史文化的内涵,从重要历史人物的文化影响力等诸多因素来看,侯府应该具有典型的意义。

首先,历史文化意象虽然存在于人们的想象和精神之中,但它以形体为基础形象,所以历史地科学地美学地全面恢复曾经存在的侯府的三节九院,应该是一项首要的基础工程。同时,陈家大院作为侯府的有机组合,可视为统一体。因为当年侯、陈两家是姻亲,同为明末四公子的侯方域和陈贞慧是亲家。侯府和陈家大院有着亲密的联系,其组合不仅规模增大,而且丰富了内容。同时,恢复城外的侯氏南园,与之呼应,更是相得益彰。顺便说一句,这种组合如果作为旅游文化,也显示出了商丘古城的文化个性和旅游特色。

其次,应该着重而深入地研究侯、陈两家人物,进行精神的发掘和提炼,使之历史文化的意象更具精神内涵。侯、陈两家人物大致可分为政治家和文学家,且在当时影响遍及国中,并成为全国性的历史人物。侯执蒲、侯恂、侯恪都是进士出身,侯恂的最高职务到户部尚书,尤其令人称道的是父子三人均为东林党党魁,与邪恶的阉党魏忠贤之流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可以肯定地说,侯氏父子在历史的进程中是正义的化身,是推动历史发展的进步力量。他们的精神力量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垂不朽,这种精神力量与火文化的精神力量一样,应该永世流芳。然而,后世的研究与当世的影响还不匹配,应该是一个缺憾,同时也应该是我们研究商丘古城文化的一个突破口。文学家是以侯方域为领衔,其女婿陈宗石以及三位兄长陈维崧、陈维嵋、陈维岳及其二子陈履中、陈履平都是名震中原的诗词大家,尤其是侯方域的散文和诗词作品,更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认为文学为百学之学,文学的成就和地位凸显了侯、陈两家的文化价值。那么,关键是怎样铸炼侯、陈两家历史人物精神和文学的闪光点呢?换句话说,怎样使侯府作为历史文化的意象更丰厚更凸显更鲜明呢?这个话题留待以后专篇文章具体探讨。

最后,从政治家和文学家两条路径寻觅侯府(陈家大院、侯氏南园)的文化意象的内涵,从而进行塑造,使文化的意象提升至意象的文化,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文化工程。

从侯府推而广之, 基础工程、研究工程、塑造工程三位一体,做到极致,一定会使商丘古城文化的意象具有鲜明的个性,丰满的形象,浸润的情感力量和精神力量。

5

文化滋润着现世的人们,人们也在养育着文化,滋润和养育的融合,共情共生,一起丰富和发展历史文化。而 养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不断塑造历史文化的意象。

文化的意象通过塑造使之形象更丰满,影响更深远,以致成为富有生命力量的能够影响世代人们的思想、感情、精神的文化,即意象的文化。所以,塑造文化的意象无疑成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的精神工程。

譬如火文化,在北宋时期已经成为统领国家精神的正统文化的一个方面。赵匡胤在商丘兼任宋州归德军节度使的时候起兵,夺得天下,因他发迹于宋州,登基即位之后便定国号为“宋”,又因为远古时期火正阏伯在商丘观测火星,宋朝人秉承火德的传统理念便自称为“火宋”。这时候,火已经超越了天上火星的火,已经超越了地上水火的火,它有了思想的内涵,它成了文化的意象。

火文化绵延至今,成为商丘古城最具影响力的意象文化,历代文学家为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宋朝文学家刘攽的《鸿庆宫三圣殿赋》虽然写的是鸿庆宫,其实是宋代的赞赋,他认为“太祖乘火而帝,继益之功。天胙吉土,曰惟商丘”,“崇崇商丘,大火主兮”。意思是说赵匡胤以火德称帝,商丘是上天赐予的吉土。高大的商丘,它的精神内核就是火德。以后历代的文学家尤其是诗人,围绕火祖、火神、火德创作了大量诗篇,与其现实的火神台庙会在人们的心灵中逐渐形成了火的意象文化。

现代的作家们以此为题材,用现代的文学方法继续塑造火文化意象,发表了大量的作品,更加丰富和凸现了火文化意象的精神内核。比如侯公涛的新诗《膜拜燧皇的圣火》《刀石上的火》和我的长篇小说《举起火把》(上、下部)不约而同地拓宽火文化领域,都选取火祖燧人氏为作品塑造的意象,而且都突出了“火把”这个具象,应该说发展了古代文学家对火文化的文学演绎。侯公涛在诗中写道,火把是“一束温暖的图腾”,“把春天炼就成七彩火焰/锻造秋天,点燃漫山遍野的丰年/燧皇,你高擎的火把/是所有火把中最亮的一束”。在《举起火把》(上部)的结尾处,燧人氏要到东部落传播造火,神农氏说,“燧人氏,你看看天,现在已经暗了下来,你们能看清方向吗?”“哈哈哈……神农氏,咱有火,还怕黑暗吗?”燧人氏立即寻来松树枝木,一干人举起火把,在黑夜里穿行。这时,刚刚入睡的太阳神被惊动了,他看着黑夜里的点点火光,和天上的星火浑然一体,感到有一个硕大的力量在奔走。这些,作家通过燧人氏的形象赋予火有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量。

“火超越死亡后,燃烧”(《大森林奥义书》)。这种燃烧就是火文化意象的生命力量。文化意象的生命力量是巨大的,巨大到超越生死存亡,因为它有了文学艺术的意境,有了哲学的思想。这就是我想说的文化的意象具有无量的内涵,塑造文化的意象也具有无限的意义。

对文化意象的塑造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人,以文学、艺术、理论、活动等等各种手段不断强化文化意象的生命力量,意象的文化就会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强化文化属性的能量。

塑造,使文化的意象成为意象的文化,使意象的文化成为超越的力量。

6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永恒的力量不是占领抑或杀戮,而是博大精深到无法抹去的意象文化。哪怕是瓦被揭去了,砖被搬走了,房子倒塌了。

这种文化,时间和空间都不能束缚它,它的精神的生命力量在历史的时空里自由地延展和飘扬。哪怕是漠视它,歪曲它,杀戮它。

这种文化,不论是什么样的历史变化,都无法中断它,改写它,最终还会皈依它。因为这种文化与人们的血脉相连,心灵相依,是渗透在人们灵魂深处的精神力量。

这种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会吸引更多的人们去考察它,理解它,研究它,发展它。

我们期望,商丘古城能够成为这样的意象文化的存在。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道路封闭超一年 施工...
社区快速行动 污水问题得以解决
错误信息已更正 新的银行卡办好了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草莓园里春意浓
过完年 再出发
睢县麒麟舞登上央视 ...
民权县老颜集乡罗庄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