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苑茶坊]品味腊月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9-01-16 07:08

品味年的味道

■宋欣杰(夏 邑)

进入腊月,我们就开始向年进发。那些年味儿,一路相伴着向我们走来。

年味儿是从腊八粥开始的。农村有俗语,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是迈向年的第一个台阶。腊八是年的帷幕,拉开了才是年的开始。现在腊八虽然缺少了祭祀等传统习俗,但腊八粥却不能不喝。记得儿时,母亲总会头天晚上就将熬粥的食材准备好,大米、小米、绿豆、红枣等用清水淘过,然后放在一个盆内泡软。第二天早上,我还没有起床,就已经闻到粥的清香。早上喝一碗软糯香甜的腊八粥,浑身通泰,似乎增添了力气,迈向新年的步伐更加轻快,年委实不远了。

年味儿是从腊月的集市上开始的。红红的春联掀起年的红盖头,买年货也成了腊月的主题。新碗新盘新筷子是要买的,预示着家中添丁进口的好兆头。大块的年肉是要买的,大红的春联是要买的,大串的鞭炮是要买的……风雪的寒冷挡不住人们对年的渴望与热情,平常不大上集的主妇们也开始去集市溜达,购物的欲望比任何时候都强烈。集市的喧闹与热烈让年味儿浓浓的,饱涨的如同奶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如今集市虽然少了昔日的繁华,但对于人们来说,仍然有一种别样的吸引力,那种年味儿经久不散。

年味儿是从小年散发出来的。腊月二十三,糖瓜粘。祭灶、送灶神,也是腊月的主题。儿时常看到厨房内贴着一张神像,上面画着灶王爷、灶王奶奶,贴这些有什么用处已记不清楚了,但唯一两旁的“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句话我倒记得很清。据老辈人讲,为了让灶王爷、灶王奶奶上天多说好话,祭灶神时要用糖抹在他们的嘴上。反正只要我们有糖吃就行了。

过了腊月二十三,年味儿更浓了。炸丸子、烀肉、蒸馍,这些都是各家各户过年准备的食物,都需要在春节到来前完成。每当蒸馍、过油时,大人通常都不会让孩子靠边,说是怕冲撞大神。我想其实也许是怕孩子在旁边碍手碍脚,烫伤了他们。但更多的是对于年的一种敬畏,年节是神圣的,不希望不美好的意外事情的发生。那些日子,乡村的上空始终弥散着香味儿,馍香、肉香、油香,使腊月的年味儿愈加浓稠了。

年味儿与腊月磨豆腐、煮肉、熬糖等有关,与鞭炮的火药味儿有关,与孩子的新衣服有关,与对新生活的憧憬有关。当一家人围桌而坐吃起年夜饭,那年味儿就是一壶醇香的老酒,翻过厚重,迎来甘甜。

回味腊月

■郭全海(市 直)

进入腊月以后,新年的气息逐渐浓了,人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幸福的微笑,脚步变得轻盈而快捷,开始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腊八节那天,一股粥的香气从厨房飘出,在庭院里玩耍的我跑进厨房,在地锅前后不停地转来转去,焦急地等待。随着锅盖被掀开,一汪蒸汽腾起,粥在锅里翻滚,母亲拿起勺子推几下,舀一勺,又慢慢倒入锅里,说:“熬好了,可以喝了!”尝了一口,味道甘甜,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人们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拉开了新年的序幕,剩下的日子母亲总是掰着手指算着过,哪天打扫卫生,哪天蒸馒头……

母亲会选个好天气,将庭院打扫干净,将屋里的家具都擦拭一遍,厨房也被彻底清扫,灶台和餐具都被洗刷干净,厨房将迎来一年中最忙的日子。

母亲会按照预定的日子,和两大盆面,准备蒸馒头、蒸包子,以及枣山枣园等。母亲非常娴熟地将面团在手里搓几下,然后再案板上滚一下,一个圆圆的馒头就已做成。不一会儿,案板上站满了昂首挺胸的馒头。随着风箱“呼哒呼哒”声响起,火苗正旺,片刻后,笼盖被掀开,一群又胖有圆的馒头呈现在眼前。吃一口,醇香中带着甘甜,不知不觉一个馒头已被吞下腹中。

腊八过后,村里逐渐热闹起来,外出的人从四面八方纷纷赶回,与亲人团聚。大家握手言欢,恭祝新年发财。

到了年末,赶会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母亲往往不会落下年末每一次赶会的机会,在准备年货的同时,也不会忘记为我们买新衣服。

大年三十那天,人们会再次打扫庭院,开始写春联,贴春联。首先将一张桌子放在院中,将红纸剪成条状。随后备好笔墨,将毛笔在墨汁中不停地蘸,待笔头圆润而丰满,开始写春联。笔走龙蛇,行如流水,顷刻间,桌子上放满了写好的春联。随着春联的张贴完毕,整个庭院顿感喜气洋洋。我站在门前细细读来,上联“乘风破浪展宏图”,下联“策马扬鞭奔小康”,横批“辞旧迎新”。院门外贴着“出门见喜”,庭院中的槐树上贴着“满院春光”,水井上贴着“清水长流”,粮仓上贴着“五谷丰登”……

年夜的团圆饭,一家人围着餐桌,推杯换盏,其乐融融,猜拳声抑扬顿挫,欢笑声不绝于耳。众人高举酒杯一饮而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幸福、阖家欢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除夕之夜,鞭炮声不绝于耳,时而如排山倒海,时而如和风细雨,此起彼伏,忽远忽近。一家人围着火炉,欢聚一堂,等待期许已久的新春第一缕曙光。

美味腊八粥

■靳天龙(陕 西)

又是一年腊八节,我不由得回味起奶奶精心制作的暖暖的香香的腊八粥,想念起那快乐的时光,回忆起那温馨的亲情。

腊八节一到,奶奶就念叨:“腊八腊八,冻掉下巴。”“喝了腊八粥,就把年来办。”“腊八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儿子要炮。”我就会心生欢喜,知道又要享受奶奶熬的香甜可口的腊八粥了。

那时的冬天特别冷,喝了腊八粥身心都会感觉很是暖和快乐。往往腊八节前几天,奶奶就开始准备熬腊八粥的大米、红枣、花生、绿豆、红豆等食材,爷爷就在院子里用斧头把柴火劈好。熬粥用的是铁锅,奶奶又是一番忙碌,淘米、泡豆、洗枣……用文火慢慢地熬,浓郁的粥香从厨房里弥散开来,很是诱人食欲。

粥熬好了,奶奶会先舀一碗,口里念念有词地敬神祭祖,而我和爷爷也会虔诚地跟在奶奶身后跪拜磕头。之后,奶奶就会唤我和爷爷一起喝粥。绵软滑嫩、醇香清甜的腊八粥喝在嘴里,暖在身上,舒在心里。我和奶奶、爷爷围坐在桌子旁喝着热气腾腾的色香味俱佳的腊八粥,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我感觉真是幸福极了。爷爷还会给我讲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我听得津津有味。爷爷还告诉我,“喝了腊八粥,百病不缠身”,腊八粥是养生佳品,在寒冷的天气里能保养脾胃。往往我都喝好几碗,喝得身上暖烘烘的,心里美滋滋的。美味的腊八粥,包含着爷爷、奶奶对我的情,对我的爱,温暖了我的童年、少年,令我难以忘怀。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奶奶爷爷已经故去,可是每到腊八节,我就情不自禁地起奶奶做的腊八粥,觉得谁也没有奶奶做的腊八粥香甜暖心,滋味绵长,回味无穷。

又到腊月腌鱼时

■梁诗韵(南 京)

“冬至腌肉,小寒腌鱼”,这是故乡流传下的习俗。

我的老家地处江南地区,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的大小河塘里,鱼类丰富。小时候,因为兄弟姐妹多,买不起青鱼、草鱼,但咸鱼干是每年要腌制的。母亲是腌咸鱼的高手,每年冬至过后,她大清早就起床来到农贸市场,在每个鱼摊前转悠,看到便宜的小鲫鱼、火眼郎等杂鱼,她就买回家,放入清水养上半天,让鱼在游荡中吐尽肚中杂质,接着,母亲在冰冷的凉水中,把杂鱼一条条除鳞,清除内脏,放在竹筛中晾晒两个小时,然后放入缸中,撒入细盐、胡椒粉、姜片和葱花,腌制三四天后,捞起来晒干,放入缸甏中贮藏起来。每当我们孩子嘴馋时,母亲就把杂鱼干拿出来用开水浸泡后,放上葱花、姜片、少许糖放在饭锅上清蒸。这种清蒸杂鱼干清香松脆,咸味适中。

说起腌鱼,母亲最拿手的要数腌制酒糟鱼了。进入腊月,母亲就从市场上买回一篮鳊鱼、鲫鱼,每条七八两左右,在鱼肚里搽些细盐,塞入酒糟,放入口小肚大的缸甏中,上面压上石块,封闭甏口。半个月后,酒糟鱼发出阵阵清香。每逢贵客上门,或是节假日,母亲就从甏中捞起两条酒糟鱼,放入白长瓷盆碗中,加入葱花、姜片等,滴入几滴麻油,放入锅中蒸制二十分钟即可上桌。蒸熟的酒糟鱼,鱼肉呈枣木红,色泽即有一种沉醉之美,再有阵阵酒香飘来,芳香四溢,开胃下饭。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很多事情早已淡忘。可那咸鱼干、酒糟鱼的清香味儿,一直飘浮在我的心头。

腊月是一年之岁尾,进了腊月门儿,迈向春节的步伐就加快了。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一个节日;而腊月,正是迎接春节的前奏曲,在这个前奏曲里有着丰富的内容,人们要拿出近一个月的时间作诸多准备。首先从喝腊八粥开始,然后人们要扫房、祭灶、蒸馒头、写春联、办年货等,直到除夕夜守岁。这些习俗,对于我们来说是极富有魅力的,是深刻而久远的记忆,是内心深处难以释怀的厚重情结。说说你家的腊月习俗和你的腊月情结吧!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报纸栏目
[梁苑茶坊]品味腊月
2019-01-16 07:08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品味年的味道

■宋欣杰(夏 邑)

进入腊月,我们就开始向年进发。那些年味儿,一路相伴着向我们走来。

年味儿是从腊八粥开始的。农村有俗语,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是迈向年的第一个台阶。腊八是年的帷幕,拉开了才是年的开始。现在腊八虽然缺少了祭祀等传统习俗,但腊八粥却不能不喝。记得儿时,母亲总会头天晚上就将熬粥的食材准备好,大米、小米、绿豆、红枣等用清水淘过,然后放在一个盆内泡软。第二天早上,我还没有起床,就已经闻到粥的清香。早上喝一碗软糯香甜的腊八粥,浑身通泰,似乎增添了力气,迈向新年的步伐更加轻快,年委实不远了。

年味儿是从腊月的集市上开始的。红红的春联掀起年的红盖头,买年货也成了腊月的主题。新碗新盘新筷子是要买的,预示着家中添丁进口的好兆头。大块的年肉是要买的,大红的春联是要买的,大串的鞭炮是要买的……风雪的寒冷挡不住人们对年的渴望与热情,平常不大上集的主妇们也开始去集市溜达,购物的欲望比任何时候都强烈。集市的喧闹与热烈让年味儿浓浓的,饱涨的如同奶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如今集市虽然少了昔日的繁华,但对于人们来说,仍然有一种别样的吸引力,那种年味儿经久不散。

年味儿是从小年散发出来的。腊月二十三,糖瓜粘。祭灶、送灶神,也是腊月的主题。儿时常看到厨房内贴着一张神像,上面画着灶王爷、灶王奶奶,贴这些有什么用处已记不清楚了,但唯一两旁的“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句话我倒记得很清。据老辈人讲,为了让灶王爷、灶王奶奶上天多说好话,祭灶神时要用糖抹在他们的嘴上。反正只要我们有糖吃就行了。

过了腊月二十三,年味儿更浓了。炸丸子、烀肉、蒸馍,这些都是各家各户过年准备的食物,都需要在春节到来前完成。每当蒸馍、过油时,大人通常都不会让孩子靠边,说是怕冲撞大神。我想其实也许是怕孩子在旁边碍手碍脚,烫伤了他们。但更多的是对于年的一种敬畏,年节是神圣的,不希望不美好的意外事情的发生。那些日子,乡村的上空始终弥散着香味儿,馍香、肉香、油香,使腊月的年味儿愈加浓稠了。

年味儿与腊月磨豆腐、煮肉、熬糖等有关,与鞭炮的火药味儿有关,与孩子的新衣服有关,与对新生活的憧憬有关。当一家人围桌而坐吃起年夜饭,那年味儿就是一壶醇香的老酒,翻过厚重,迎来甘甜。

回味腊月

■郭全海(市 直)

进入腊月以后,新年的气息逐渐浓了,人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幸福的微笑,脚步变得轻盈而快捷,开始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腊八节那天,一股粥的香气从厨房飘出,在庭院里玩耍的我跑进厨房,在地锅前后不停地转来转去,焦急地等待。随着锅盖被掀开,一汪蒸汽腾起,粥在锅里翻滚,母亲拿起勺子推几下,舀一勺,又慢慢倒入锅里,说:“熬好了,可以喝了!”尝了一口,味道甘甜,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人们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拉开了新年的序幕,剩下的日子母亲总是掰着手指算着过,哪天打扫卫生,哪天蒸馒头……

母亲会选个好天气,将庭院打扫干净,将屋里的家具都擦拭一遍,厨房也被彻底清扫,灶台和餐具都被洗刷干净,厨房将迎来一年中最忙的日子。

母亲会按照预定的日子,和两大盆面,准备蒸馒头、蒸包子,以及枣山枣园等。母亲非常娴熟地将面团在手里搓几下,然后再案板上滚一下,一个圆圆的馒头就已做成。不一会儿,案板上站满了昂首挺胸的馒头。随着风箱“呼哒呼哒”声响起,火苗正旺,片刻后,笼盖被掀开,一群又胖有圆的馒头呈现在眼前。吃一口,醇香中带着甘甜,不知不觉一个馒头已被吞下腹中。

腊八过后,村里逐渐热闹起来,外出的人从四面八方纷纷赶回,与亲人团聚。大家握手言欢,恭祝新年发财。

到了年末,赶会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母亲往往不会落下年末每一次赶会的机会,在准备年货的同时,也不会忘记为我们买新衣服。

大年三十那天,人们会再次打扫庭院,开始写春联,贴春联。首先将一张桌子放在院中,将红纸剪成条状。随后备好笔墨,将毛笔在墨汁中不停地蘸,待笔头圆润而丰满,开始写春联。笔走龙蛇,行如流水,顷刻间,桌子上放满了写好的春联。随着春联的张贴完毕,整个庭院顿感喜气洋洋。我站在门前细细读来,上联“乘风破浪展宏图”,下联“策马扬鞭奔小康”,横批“辞旧迎新”。院门外贴着“出门见喜”,庭院中的槐树上贴着“满院春光”,水井上贴着“清水长流”,粮仓上贴着“五谷丰登”……

年夜的团圆饭,一家人围着餐桌,推杯换盏,其乐融融,猜拳声抑扬顿挫,欢笑声不绝于耳。众人高举酒杯一饮而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幸福、阖家欢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除夕之夜,鞭炮声不绝于耳,时而如排山倒海,时而如和风细雨,此起彼伏,忽远忽近。一家人围着火炉,欢聚一堂,等待期许已久的新春第一缕曙光。

美味腊八粥

■靳天龙(陕 西)

又是一年腊八节,我不由得回味起奶奶精心制作的暖暖的香香的腊八粥,想念起那快乐的时光,回忆起那温馨的亲情。

腊八节一到,奶奶就念叨:“腊八腊八,冻掉下巴。”“喝了腊八粥,就把年来办。”“腊八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儿子要炮。”我就会心生欢喜,知道又要享受奶奶熬的香甜可口的腊八粥了。

那时的冬天特别冷,喝了腊八粥身心都会感觉很是暖和快乐。往往腊八节前几天,奶奶就开始准备熬腊八粥的大米、红枣、花生、绿豆、红豆等食材,爷爷就在院子里用斧头把柴火劈好。熬粥用的是铁锅,奶奶又是一番忙碌,淘米、泡豆、洗枣……用文火慢慢地熬,浓郁的粥香从厨房里弥散开来,很是诱人食欲。

粥熬好了,奶奶会先舀一碗,口里念念有词地敬神祭祖,而我和爷爷也会虔诚地跟在奶奶身后跪拜磕头。之后,奶奶就会唤我和爷爷一起喝粥。绵软滑嫩、醇香清甜的腊八粥喝在嘴里,暖在身上,舒在心里。我和奶奶、爷爷围坐在桌子旁喝着热气腾腾的色香味俱佳的腊八粥,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我感觉真是幸福极了。爷爷还会给我讲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我听得津津有味。爷爷还告诉我,“喝了腊八粥,百病不缠身”,腊八粥是养生佳品,在寒冷的天气里能保养脾胃。往往我都喝好几碗,喝得身上暖烘烘的,心里美滋滋的。美味的腊八粥,包含着爷爷、奶奶对我的情,对我的爱,温暖了我的童年、少年,令我难以忘怀。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奶奶爷爷已经故去,可是每到腊八节,我就情不自禁地起奶奶做的腊八粥,觉得谁也没有奶奶做的腊八粥香甜暖心,滋味绵长,回味无穷。

又到腊月腌鱼时

■梁诗韵(南 京)

“冬至腌肉,小寒腌鱼”,这是故乡流传下的习俗。

我的老家地处江南地区,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的大小河塘里,鱼类丰富。小时候,因为兄弟姐妹多,买不起青鱼、草鱼,但咸鱼干是每年要腌制的。母亲是腌咸鱼的高手,每年冬至过后,她大清早就起床来到农贸市场,在每个鱼摊前转悠,看到便宜的小鲫鱼、火眼郎等杂鱼,她就买回家,放入清水养上半天,让鱼在游荡中吐尽肚中杂质,接着,母亲在冰冷的凉水中,把杂鱼一条条除鳞,清除内脏,放在竹筛中晾晒两个小时,然后放入缸中,撒入细盐、胡椒粉、姜片和葱花,腌制三四天后,捞起来晒干,放入缸甏中贮藏起来。每当我们孩子嘴馋时,母亲就把杂鱼干拿出来用开水浸泡后,放上葱花、姜片、少许糖放在饭锅上清蒸。这种清蒸杂鱼干清香松脆,咸味适中。

说起腌鱼,母亲最拿手的要数腌制酒糟鱼了。进入腊月,母亲就从市场上买回一篮鳊鱼、鲫鱼,每条七八两左右,在鱼肚里搽些细盐,塞入酒糟,放入口小肚大的缸甏中,上面压上石块,封闭甏口。半个月后,酒糟鱼发出阵阵清香。每逢贵客上门,或是节假日,母亲就从甏中捞起两条酒糟鱼,放入白长瓷盆碗中,加入葱花、姜片等,滴入几滴麻油,放入锅中蒸制二十分钟即可上桌。蒸熟的酒糟鱼,鱼肉呈枣木红,色泽即有一种沉醉之美,再有阵阵酒香飘来,芳香四溢,开胃下饭。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很多事情早已淡忘。可那咸鱼干、酒糟鱼的清香味儿,一直飘浮在我的心头。

腊月是一年之岁尾,进了腊月门儿,迈向春节的步伐就加快了。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一个节日;而腊月,正是迎接春节的前奏曲,在这个前奏曲里有着丰富的内容,人们要拿出近一个月的时间作诸多准备。首先从喝腊八粥开始,然后人们要扫房、祭灶、蒸馒头、写春联、办年货等,直到除夕夜守岁。这些习俗,对于我们来说是极富有魅力的,是深刻而久远的记忆,是内心深处难以释怀的厚重情结。说说你家的腊月习俗和你的腊月情结吧!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道路封闭超一年 施工...
正在办理手续 从今年1月1日起补发
兆隆·金盾国际小区A区 改造施工将开始 水质问题有...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春花相伴劳作忙
以花为茗 与花相伴
“花”经济 有“钱”景
街头“新装备”还原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