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剑出鞘]“清汤”一碗映日月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8-11-23 05:50

上周本专栏文章《在内乡县衙,遇见睢县老乡》见报后,读者诸君竞相来电补充袁可立、汤斌的资料,显示了人们对清官的崇敬之情。

“睢县尚书袁氏”微信群司马书香先生说:“据明代史书记载,袁可立断过的几个案件,都是震惊朝廷的大案。巡抚、巡按及布政司两台衙门都不敢审理的案件,才推给了袁可立。袁可立秉公断案,得罪了权贵,后遭陷害,罢官多年。袁可立被贬官以后,天天都有官员跑到万历皇帝那儿去闹,要求恢复袁的官职。”史上关于袁可立秉公执法、严格执法的故事还很多。据说,有一部名为《神探袁可立》的电视剧正在拍摄中,令人期待。

网友“宁陵特教吕泉源”跟帖说:“汤斌墓地及后世子孙在今宁陵黄岗镇己吾城。”这个信息提供得很好,我准备前去凭吊一下这位被载入史册的清官。

文友“吴仁丕帝”还给我发来了睢县贤良祠的照片和简介——贤良祠,又名汤斌祠,是清朝名臣汤斌为其母亲修建的祠堂。1963年就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祠位于睢县城内解放路西段,是著名的旅游景点。院内现存六间大殿。坐北朝南,前额有“贤良祠”金字匾一面。门前树二旗杆,两旁有吹台,另有皇帝封赐下马碑,二门是三间过道。卷棚三间,四根明柱支撑,室内悬挂着圣旨和丝布礼品等。今观其残存建筑,殿宇规模宏大,可见汤斌为官时的经济状况是很殷实的,其所谓“死时家里仅剩下八两俸银,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的说法有待进一步考证。

在关于汤斌的众多史料和传说中,我最为推崇的是他的“豆腐汤”精神。汤斌先后在江西、陕西、江苏、北京等地做官12年,他为官公正明断,勤政清廉。在江西,汤斌因为每天吃的都是粗茶淡饭,并且必有一块豆腐,因而他落下了一个看似戏谑、实为敬重的外号——“豆腐汤”。据说他每日只买一点青菜、豆腐,鱼肉荤腥概不入衙署,也被称为“三汤巡抚”,有人说,汤斌做人如黄连汤自苦、为官如豆腐汤清楚、入世如人参汤大补。汤斌做官不仅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家人亦随其苦,其妻马夫人“一转身竟有棉絮自袄边散落”。有一天,汤斌查得食账上记有买鸡一只,问明是其子所为后,告诫儿子:“哪有读书人不能咬得菜根而可以成大事的?”即令其子跪诵《朱子家训》,后撵回老家睢州。

清顺治十三年二月,汤斌“内升外转”为二陕西潼关道副使。上任时他自费雇了3头骡子,一头驮行李书箱,一头由仆人汤本骑着,一头自己骑。汤斌领取了兵部牌票,却并没有用驿站安排的食宿。走到潼关城头,守城军的一个小头目盘问汤斌,汤斌说:“我姓汤,是新任的潼关道副使。”守城的小头目说:“你是个官?把你放到锅里煮也煮不出官味来。”看看他们的行李、书箱等简朴的行囊,确实让人难以相信是新官到任。但等到看了汤斌的名帖、凭文、牌票,守城的小头目总算相信了这就是“煮都煮不出官味”的潼关道副使。他想挽留汤斌,却被拒绝了。到了衙门,汤斌处理积案,打击豪强地痞,只3个月时间,便在当地留下了“汤青天”的美名。

“清汤”一碗映日月。如今,汤斌、袁可立都被录入“中国古代十大清官”,可谓实至名归。内乡县衙内张贴的“中国古代十大清官”,睢县占其二,可见我们这块土地上有着深厚的清廉文化基因,宣传整理清官文化、弘扬清正廉洁的精神是当代人应尽的义务,也应和了时代的节拍。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报纸栏目
[郑剑出鞘]“清汤”一碗映日月
2018-11-23 05:50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上周本专栏文章《在内乡县衙,遇见睢县老乡》见报后,读者诸君竞相来电补充袁可立、汤斌的资料,显示了人们对清官的崇敬之情。

“睢县尚书袁氏”微信群司马书香先生说:“据明代史书记载,袁可立断过的几个案件,都是震惊朝廷的大案。巡抚、巡按及布政司两台衙门都不敢审理的案件,才推给了袁可立。袁可立秉公断案,得罪了权贵,后遭陷害,罢官多年。袁可立被贬官以后,天天都有官员跑到万历皇帝那儿去闹,要求恢复袁的官职。”史上关于袁可立秉公执法、严格执法的故事还很多。据说,有一部名为《神探袁可立》的电视剧正在拍摄中,令人期待。

网友“宁陵特教吕泉源”跟帖说:“汤斌墓地及后世子孙在今宁陵黄岗镇己吾城。”这个信息提供得很好,我准备前去凭吊一下这位被载入史册的清官。

文友“吴仁丕帝”还给我发来了睢县贤良祠的照片和简介——贤良祠,又名汤斌祠,是清朝名臣汤斌为其母亲修建的祠堂。1963年就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祠位于睢县城内解放路西段,是著名的旅游景点。院内现存六间大殿。坐北朝南,前额有“贤良祠”金字匾一面。门前树二旗杆,两旁有吹台,另有皇帝封赐下马碑,二门是三间过道。卷棚三间,四根明柱支撑,室内悬挂着圣旨和丝布礼品等。今观其残存建筑,殿宇规模宏大,可见汤斌为官时的经济状况是很殷实的,其所谓“死时家里仅剩下八两俸银,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的说法有待进一步考证。

在关于汤斌的众多史料和传说中,我最为推崇的是他的“豆腐汤”精神。汤斌先后在江西、陕西、江苏、北京等地做官12年,他为官公正明断,勤政清廉。在江西,汤斌因为每天吃的都是粗茶淡饭,并且必有一块豆腐,因而他落下了一个看似戏谑、实为敬重的外号——“豆腐汤”。据说他每日只买一点青菜、豆腐,鱼肉荤腥概不入衙署,也被称为“三汤巡抚”,有人说,汤斌做人如黄连汤自苦、为官如豆腐汤清楚、入世如人参汤大补。汤斌做官不仅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家人亦随其苦,其妻马夫人“一转身竟有棉絮自袄边散落”。有一天,汤斌查得食账上记有买鸡一只,问明是其子所为后,告诫儿子:“哪有读书人不能咬得菜根而可以成大事的?”即令其子跪诵《朱子家训》,后撵回老家睢州。

清顺治十三年二月,汤斌“内升外转”为二陕西潼关道副使。上任时他自费雇了3头骡子,一头驮行李书箱,一头由仆人汤本骑着,一头自己骑。汤斌领取了兵部牌票,却并没有用驿站安排的食宿。走到潼关城头,守城军的一个小头目盘问汤斌,汤斌说:“我姓汤,是新任的潼关道副使。”守城的小头目说:“你是个官?把你放到锅里煮也煮不出官味来。”看看他们的行李、书箱等简朴的行囊,确实让人难以相信是新官到任。但等到看了汤斌的名帖、凭文、牌票,守城的小头目总算相信了这就是“煮都煮不出官味”的潼关道副使。他想挽留汤斌,却被拒绝了。到了衙门,汤斌处理积案,打击豪强地痞,只3个月时间,便在当地留下了“汤青天”的美名。

“清汤”一碗映日月。如今,汤斌、袁可立都被录入“中国古代十大清官”,可谓实至名归。内乡县衙内张贴的“中国古代十大清官”,睢县占其二,可见我们这块土地上有着深厚的清廉文化基因,宣传整理清官文化、弘扬清正廉洁的精神是当代人应尽的义务,也应和了时代的节拍。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道路封闭超一年 施工...
正在办理手续 从今年1月1日起补发
兆隆·金盾国际小区A区 改造施工将开始 水质问题有...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春花相伴劳作忙
以花为茗 与花相伴
“花”经济 有“钱”景
街头“新装备”还原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