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网媒总编太行古堡行第四站——《再回相府》

2018-10-21 11:06

10月20日晚,“体验魅力中国城·百名网媒总编太行古堡行”采访团再次走进皇城相府,感受大型实景夜游体验项目《再回相府》。家国天下,悲欢离合,柴米油盐,和那绵延六百年的故事,百名总编邀您一起用心体会。

大型实景夜游体验项目《再回相府》

《再回相府》整场演出90分钟,以一代帝师陈廷敬回家思乡之情为主线,由陈昌期寿辰赈灾、陈廷敬的梦境和陈廷敬妻子获封一品诰命夫人的故事等四部分构成,切入了陈廷敬和他家族的不同侧面,一窥这位一代名相的心路历程与陈氏家族六百年绵延的秘密。

演出第一幕发生在中道庄石牌坊,陈昌期八十岁生辰那年,天灾不断,本想买粮赈灾,但四子陈廷愫带领的人马却遭遇水患,粮、钱两空。此时此刻,大批灾民就在城外。生死交困之间,陈昌期选择放粮赈灾!这是一个离我们较远的时代记忆,但当我们看到那一个个起身的饥民,才明白此人间大爱。

演出第二幕走进止园,一场思乡梦,把远在京城的陈廷敬,带回了少年时的止园。在止园,他学会了读书人的担当。然而这份担当却注定了,他一生不能停止脚步,必须一往无前。勤奋苦读、圣人教诲、家训家教,这些剧情触动人心,让记者朋友们感慨颇多。

第三幕带记者朋友们进入相府内院中,陈廷敬的妻子王氏在家孝敬公婆,与陈廷敬相隔千里、多年未见。她获封一品诰命的圣旨传来之时,陈廷敬也聘请京城最好的画师,为妻子画一幅肖像、带回京城。接旨前,王氏回忆起自己嫁进陈家的那一天,情深意切,泪洒现场。

最后一幕走上相府城墙,面对河山楼,陈家第十九代传人陈家恒幻想起惊心动魄的防御之夜,火光中勾勒出陈氏家族最重要的一战,家族因祖先的大智大勇得以代代延续至今。

巍巍的皇城、高耸的河山楼,护佑的是这里的子孙后代,熙熙攘攘,一片安泰祥和。

蚌埠报业集团编委、党办主任徐怀明

"昨晚的实景演出,王夫人被封一品诰命夫人那场最感人,主演王夫人的演员非常入戏,眼泪都落在舞台木架上,真情流露,情景交融,仿佛穿越到那个时代。"

四川新闻网编辑 余文涛

“看了《再回相府》的演出,每一幕都很吸引我,十分惊艳!表演很有创意,演员们表演也很专业,每一个演员无论主演、配角都很敬业。最大的体验不仅是在剧情方面,而是融入到舞台中央,走入其中,第一幕我们就站在演员中间,更能感受到其中的家国情怀,还有第三幕中把古代美女的影子打在幕布上的时候,真的很有古典美,整场表演充分利用了皇城的恢弘建筑,令人印象深刻。”

珠海新闻网记者 袁彰远

"来之前听导游介绍,很是期待。看完后最大的感觉是演员非常敬业专业,表演水准很高,整个过程非常触动。和国内其他的大型演出对比,是不输于他们的,完全超出我的想象。其中第二幕特别打动我,首先舞台布置非常优秀,可以看出花费了更多心思。同时在这里,跟随着陈廷敬的梦境和过往,我们也能看到他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感和家国责任感,令人动容。"

《再回相府》围绕皇城相府量身定制,是国内首部明清院落实景融入剧,演出打破传统的观演模式,以整个气势恢宏的古堡建筑为舞台进行展演,辅之以声光电等特效技术,打造浸入式、行进式的实景体验观演,真人、真事、真地,让观众融入参与到故事之中,可谓一场文旅融合的饕餮盛宴。

《再回相府》由山西文旅集团和皇城相府联手打造,核心创作团队为“印象”系列和“又见”系列的原班人马,是山西继“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之后充满文化底蕴,饱含人文情怀的又一文旅演绎巨作。

天朝国风《我从汉代来》

除《再回相府》之外,10月20日下午,百名网媒总编在参观天官王府之后,来到皇城相府·春秋楼观看大型实景体验剧《我从汉代来》,通过穿汉服,学汉礼、观汉舞、赏汉乐、做汉戏等一系列活动,让媒体朋友们身临其境的去体验、感受、品味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一首《琵琶舞》,展示女性婀娜多姿、美妙曲线,出于汉代。寄宿着古代年轻男子对貌美女子的喜爱与追求之情。演员们 舞姿轻灵、身美如燕、软如云紫、步生莲花,如潺潺流水,如深山明月,使人如饮佳酿,醉得无法自抑。

“学汉礼,知感恩,孝爱亲”,现场还展示了在汉代时,人们面对尊者、平辈、长辈都有怎样的揖礼,媒体朋友也跟着学习汉代独有的礼仪文化,比如跪坐、相见和向长辈跪拜等礼仪,让大家领略汉文化的无穷魅力,学会感恩,懂得孝亲。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频道
百名网媒总编太行古堡行第四站——《再回相府》
2018-10-21 11:06       我要评论 

10月20日晚,“体验魅力中国城·百名网媒总编太行古堡行”采访团再次走进皇城相府,感受大型实景夜游体验项目《再回相府》。家国天下,悲欢离合,柴米油盐,和那绵延六百年的故事,百名总编邀您一起用心体会。

大型实景夜游体验项目《再回相府》

《再回相府》整场演出90分钟,以一代帝师陈廷敬回家思乡之情为主线,由陈昌期寿辰赈灾、陈廷敬的梦境和陈廷敬妻子获封一品诰命夫人的故事等四部分构成,切入了陈廷敬和他家族的不同侧面,一窥这位一代名相的心路历程与陈氏家族六百年绵延的秘密。

演出第一幕发生在中道庄石牌坊,陈昌期八十岁生辰那年,天灾不断,本想买粮赈灾,但四子陈廷愫带领的人马却遭遇水患,粮、钱两空。此时此刻,大批灾民就在城外。生死交困之间,陈昌期选择放粮赈灾!这是一个离我们较远的时代记忆,但当我们看到那一个个起身的饥民,才明白此人间大爱。

演出第二幕走进止园,一场思乡梦,把远在京城的陈廷敬,带回了少年时的止园。在止园,他学会了读书人的担当。然而这份担当却注定了,他一生不能停止脚步,必须一往无前。勤奋苦读、圣人教诲、家训家教,这些剧情触动人心,让记者朋友们感慨颇多。

第三幕带记者朋友们进入相府内院中,陈廷敬的妻子王氏在家孝敬公婆,与陈廷敬相隔千里、多年未见。她获封一品诰命的圣旨传来之时,陈廷敬也聘请京城最好的画师,为妻子画一幅肖像、带回京城。接旨前,王氏回忆起自己嫁进陈家的那一天,情深意切,泪洒现场。

最后一幕走上相府城墙,面对河山楼,陈家第十九代传人陈家恒幻想起惊心动魄的防御之夜,火光中勾勒出陈氏家族最重要的一战,家族因祖先的大智大勇得以代代延续至今。

巍巍的皇城、高耸的河山楼,护佑的是这里的子孙后代,熙熙攘攘,一片安泰祥和。

蚌埠报业集团编委、党办主任徐怀明

"昨晚的实景演出,王夫人被封一品诰命夫人那场最感人,主演王夫人的演员非常入戏,眼泪都落在舞台木架上,真情流露,情景交融,仿佛穿越到那个时代。"

四川新闻网编辑 余文涛

“看了《再回相府》的演出,每一幕都很吸引我,十分惊艳!表演很有创意,演员们表演也很专业,每一个演员无论主演、配角都很敬业。最大的体验不仅是在剧情方面,而是融入到舞台中央,走入其中,第一幕我们就站在演员中间,更能感受到其中的家国情怀,还有第三幕中把古代美女的影子打在幕布上的时候,真的很有古典美,整场表演充分利用了皇城的恢弘建筑,令人印象深刻。”

珠海新闻网记者 袁彰远

"来之前听导游介绍,很是期待。看完后最大的感觉是演员非常敬业专业,表演水准很高,整个过程非常触动。和国内其他的大型演出对比,是不输于他们的,完全超出我的想象。其中第二幕特别打动我,首先舞台布置非常优秀,可以看出花费了更多心思。同时在这里,跟随着陈廷敬的梦境和过往,我们也能看到他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感和家国责任感,令人动容。"

《再回相府》围绕皇城相府量身定制,是国内首部明清院落实景融入剧,演出打破传统的观演模式,以整个气势恢宏的古堡建筑为舞台进行展演,辅之以声光电等特效技术,打造浸入式、行进式的实景体验观演,真人、真事、真地,让观众融入参与到故事之中,可谓一场文旅融合的饕餮盛宴。

《再回相府》由山西文旅集团和皇城相府联手打造,核心创作团队为“印象”系列和“又见”系列的原班人马,是山西继“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之后充满文化底蕴,饱含人文情怀的又一文旅演绎巨作。

天朝国风《我从汉代来》

除《再回相府》之外,10月20日下午,百名网媒总编在参观天官王府之后,来到皇城相府·春秋楼观看大型实景体验剧《我从汉代来》,通过穿汉服,学汉礼、观汉舞、赏汉乐、做汉戏等一系列活动,让媒体朋友们身临其境的去体验、感受、品味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一首《琵琶舞》,展示女性婀娜多姿、美妙曲线,出于汉代。寄宿着古代年轻男子对貌美女子的喜爱与追求之情。演员们 舞姿轻灵、身美如燕、软如云紫、步生莲花,如潺潺流水,如深山明月,使人如饮佳酿,醉得无法自抑。

“学汉礼,知感恩,孝爱亲”,现场还展示了在汉代时,人们面对尊者、平辈、长辈都有怎样的揖礼,媒体朋友也跟着学习汉代独有的礼仪文化,比如跪坐、相见和向长辈跪拜等礼仪,让大家领略汉文化的无穷魅力,学会感恩,懂得孝亲。

 

责任编辑: 屠良冀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管网改为雨污水分流 ...
新建机动车道 一周内...
梅香苑临时用电何时能变成居民用电
教体局提供帮助 孩子顺利入读公立学校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用法治教育护航青春成长
刚刚领到安置房的老 ...
关注贫困 传递爱心
天下华商 商丘欢迎您!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