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8-08-16 01:28

江郎才尽

江淹后来写不出好作品后,便有了“江郎才尽”这一成语。“尽”意为竭,是说江郎的文才枯竭了。人们常用这一成语比喻才思减退。典故源于《南史·江淹传》:“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辞海》解释这一典故说:“南朝江淹,少有文名,世称江郎。晚年诗文无佳句,时人谓之才尽。后来常用‘江郎才尽’比喻才思减退。”

江淹因博览群书,才思敏捷,成了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多是情景交融,寓意深刻,艺术感染力较强,而且耐人寻味。他经历了宋、齐、梁三个王朝,其时正盛行绮丽、柔弱的诗风和文风,多数作者由于生活空虚而陷入玩味辞藻和典故或以文字游戏争胜的恶习。江淹因为从小生活于社会下层,生活底子雄厚,其作品在努力学习古人的基础上不入俗流,摆脱了绮丽之风,写出了不少在流丽中带有峭拔苍劲之气的诗作。

江淹在研究和继承古代文学遗产上曾下过很深的功夫,一度把自己的精力和才能放在拟古方面。《中国文学史》说,在他的集子中公开说明模拟别人的就有《杂诗三十首》《学魏文帝》《效阮公诗十五首》等。他学古学得面貌酷似,几可乱真。正因为他的诗以较高的艺术性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所以被称为梁、陈时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虽然他的诗在当时可算是出类拔萃,但他最著名的作品还是《恨赋》和《别赋》。这两篇抒情短赋通过对当时社会上各式各样人物的愁恨和离情别绪的描绘,反映了各种人物的不同心态,而且所写的每一种人物都有显著的特色,以浓重的伤感情调而打动人心。这两篇短赋都在所写的人物身上贯穿了当时社会失意知识分子们的情绪,曲折地反映了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别赋》借环境描写刻画人物心理,惟妙惟肖,动人心弦。他之所以能够写出与众不同的好作品,主要原因是他有丰厚的生活感悟做基础,而且常有北方人的乡土之思。通过他早年的经历集中地表达人物的感情是他作品的一大特点,因此数代以来一直打动着许多失意者的心灵,被人称为历史上极有才华的文学家。

江淹的作品,据《自序传》说有十卷。《梁书·江淹传》记载,“凡所著述百余篇,自撰为前后集”,可见他后来又有新作,自己辑录为前后两集。《隋书·经籍志》记载:“《江淹集》九卷,《江淹后集》十卷。”《旧唐书》记载“《江淹前集》十卷,《江淹后集》十卷”。唐朝之后,大多记载为十卷。明人胡之骥著有《江文通集汇注》。据《梁书》本传,他还著有《齐史·十志》,今佚。

作为一个著名的诗人、词赋家、历史学家,江淹是南朝时文坛上和史坛上的著名人物。

关于“江郎才尽”典故的来历,说法不一。南朝梁钟嵘的《诗品》说:“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

另外有一种说法:江淹在宣城太守卸任回家乡的路上,夜宿禅灵寺,梦见一人自称张景阳(西晋文学家张协,字景阳)的人对他说:“从前我把一匹锦寄存在你那里,现在可以还给我了。”江淹从怀中拿出几尺锦给他,结果这个人却生气地说:“怎么就剩下这么点了?”然后回头看见丘迟(南朝文学家),说:“剩下的几尺没什么用,送给你。”从此,江淹的文才大不如以前。

流传于开封、杞县、兰考、民权等地的说法记载在《杞县故事卷》中,说,江淹在梁武帝时告老还乡,走到杞县时,遇到当年赠他香墨的太白真人。太白真人见了他说:“以前所赠香墨还我。”江淹立时两眼发直,头昏脑涨,胃疼不止,吐出大片墨水,把岗都染黑了。等他清醒过来,太白真人不见了,回家之后他什么书也看不懂了,什么文章也写不成了,于是“江郎才尽”被四处流传。

“江郎才尽”这一成语在书籍上常见。如老舍《四世同堂》中便有:“不,他不能和菊子散伙。散了伙,他必感到空虚,寂寞,无聊,或者还落个江郎才尽,连诗也写不出了。” (5)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民生
【连载】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2018-08-16 01:28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江郎才尽

江淹后来写不出好作品后,便有了“江郎才尽”这一成语。“尽”意为竭,是说江郎的文才枯竭了。人们常用这一成语比喻才思减退。典故源于《南史·江淹传》:“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辞海》解释这一典故说:“南朝江淹,少有文名,世称江郎。晚年诗文无佳句,时人谓之才尽。后来常用‘江郎才尽’比喻才思减退。”

江淹因博览群书,才思敏捷,成了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多是情景交融,寓意深刻,艺术感染力较强,而且耐人寻味。他经历了宋、齐、梁三个王朝,其时正盛行绮丽、柔弱的诗风和文风,多数作者由于生活空虚而陷入玩味辞藻和典故或以文字游戏争胜的恶习。江淹因为从小生活于社会下层,生活底子雄厚,其作品在努力学习古人的基础上不入俗流,摆脱了绮丽之风,写出了不少在流丽中带有峭拔苍劲之气的诗作。

江淹在研究和继承古代文学遗产上曾下过很深的功夫,一度把自己的精力和才能放在拟古方面。《中国文学史》说,在他的集子中公开说明模拟别人的就有《杂诗三十首》《学魏文帝》《效阮公诗十五首》等。他学古学得面貌酷似,几可乱真。正因为他的诗以较高的艺术性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所以被称为梁、陈时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虽然他的诗在当时可算是出类拔萃,但他最著名的作品还是《恨赋》和《别赋》。这两篇抒情短赋通过对当时社会上各式各样人物的愁恨和离情别绪的描绘,反映了各种人物的不同心态,而且所写的每一种人物都有显著的特色,以浓重的伤感情调而打动人心。这两篇短赋都在所写的人物身上贯穿了当时社会失意知识分子们的情绪,曲折地反映了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别赋》借环境描写刻画人物心理,惟妙惟肖,动人心弦。他之所以能够写出与众不同的好作品,主要原因是他有丰厚的生活感悟做基础,而且常有北方人的乡土之思。通过他早年的经历集中地表达人物的感情是他作品的一大特点,因此数代以来一直打动着许多失意者的心灵,被人称为历史上极有才华的文学家。

江淹的作品,据《自序传》说有十卷。《梁书·江淹传》记载,“凡所著述百余篇,自撰为前后集”,可见他后来又有新作,自己辑录为前后两集。《隋书·经籍志》记载:“《江淹集》九卷,《江淹后集》十卷。”《旧唐书》记载“《江淹前集》十卷,《江淹后集》十卷”。唐朝之后,大多记载为十卷。明人胡之骥著有《江文通集汇注》。据《梁书》本传,他还著有《齐史·十志》,今佚。

作为一个著名的诗人、词赋家、历史学家,江淹是南朝时文坛上和史坛上的著名人物。

关于“江郎才尽”典故的来历,说法不一。南朝梁钟嵘的《诗品》说:“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

另外有一种说法:江淹在宣城太守卸任回家乡的路上,夜宿禅灵寺,梦见一人自称张景阳(西晋文学家张协,字景阳)的人对他说:“从前我把一匹锦寄存在你那里,现在可以还给我了。”江淹从怀中拿出几尺锦给他,结果这个人却生气地说:“怎么就剩下这么点了?”然后回头看见丘迟(南朝文学家),说:“剩下的几尺没什么用,送给你。”从此,江淹的文才大不如以前。

流传于开封、杞县、兰考、民权等地的说法记载在《杞县故事卷》中,说,江淹在梁武帝时告老还乡,走到杞县时,遇到当年赠他香墨的太白真人。太白真人见了他说:“以前所赠香墨还我。”江淹立时两眼发直,头昏脑涨,胃疼不止,吐出大片墨水,把岗都染黑了。等他清醒过来,太白真人不见了,回家之后他什么书也看不懂了,什么文章也写不成了,于是“江郎才尽”被四处流传。

“江郎才尽”这一成语在书籍上常见。如老舍《四世同堂》中便有:“不,他不能和菊子散伙。散了伙,他必感到空虚,寂寞,无聊,或者还落个江郎才尽,连诗也写不出了。” (5)

责任编辑: 田笑歌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施工留“尾巴” 居民...
拆迁不到位 设计要变更
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中 已没有大病提取这一项
李女士的户籍正按程序补录中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商丘火车站由朱集站 ...
欢乐中原 文明商丘
治理一条河 改变一座城
柘城生态好 白鹭安家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