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归来:一个团队的集体追忆

商丘日报社举办电影《李学生》观后感座谈会侧记

记者 李 岩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8-07-13 06:39

电影《李学生》剧照。 资料图片

商丘日报社举办电影《李学生》观后感座谈会现场。 本报记者 傅青摄

电影《李学生》剧照。 资料图片

电影《李学生》是根据商丘籍务工青年李学生英勇救人的真实事件改编的一部弘扬时代精神的教育题材影片,艺术再现了“商丘好人”李学生平凡而又艰辛的生活经历和舍身救人的感人事迹。7月12日上午,电影《李学生》首场观影活动如期举行,来自我市社会各界近千名干部群众观看了影片。商丘日报社组织集体观看了首场放映,当天下午,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商丘日报社总编辑郭文剑组织商丘日报、京九晚报13年前曾经参与报道李学生事迹的采编人员召开座谈会,集体追忆英雄李学生感人壮举背后的故事,分享观看电影《李学生》带来的心灵震撼。

英雄形象有血有肉有风骨

100分钟的影片,观众看得聚精会神,跟着影片的剧情时而掩面哭泣、时而为他的憨厚而开怀。

邢礼忠(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这部影片的感染力非常强,李学生的形象也刻画得有血有肉有风骨,达到了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高度统一,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慰藉,我自始至终至都是含着热泪在观看的!李学生为人正直、朴实、善良,常常力所能及帮助工友,遇到小偷的时候能够站出来申张正义,车间失火他能冲进火海救人救物,李学生身上这种朴素的感情在影片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展示,虽然这些都是平常生活中的小细节,但却处处彰显着正能量,让人感觉到温暖,也非常令人感动!

李艾凌(商丘日报社编委、深度报道部主任,高级编辑):《李学生》这部电影朴实无华,但是感人至深。电影中的很多故事,仿佛发生在我们身边,平凡中的伟大,最难能可贵。可能很多商丘人对于李学生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甚至对他在温州救人的壮举也耳熟能详。13年前,我是商丘日报时政新闻部主任,曾经参与了李学生事迹的报道,如今看了这部电影,不仅唤起了我很多当年的采访记忆,而且也产生了很多新的感受。这部电影题材改编于李学生的真人真事,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更是“商丘好人”优良品质的集中体现,对敬业爱岗、诚实守信、知恩图报、见义勇为等优良品质作了最好的诠释。李学生是一个社会的标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其凡人壮举令人敬佩。希望有更多的人看看这部电影,从中受到启发,学习李学生的优良品质,让我们的社会有更多的温暖善良、诚信正义。

胡绪全(商丘日报社评论部主任、高级编辑):这部影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商丘好人”都是平凡的、普通的,就像我创作的那首歌曲《商丘好人》的词一样,走在大街上/你是个普通的人/其实我知道/你有滚烫的心/做事有担当/做人有诚信/你的名字就是商丘好人……但就是这样一群来自基层的平凡小人物,撑起了“商丘好人”文明的新高度。为什么商丘会涌现出这么多的“商丘好人”,就是因为我们商丘有厚重的文化、淳朴的民风。李学生之所以能够在生死关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勇气,是和他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分不开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用高尚的情操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郭跃旗(京九晚报副总编、记者部主任):李学生孝顺慈爱、重情重义,照顾身体不好的父亲,对女儿满腔关怀;他诚信守诺、知恩感恩,对给他机会的老板心怀感激,车间着火后第一时间冲进火海;他爱岗敬业、诚实可靠,在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看到小偷敢于发声,捡到巨款等待失主……他坚信人不能失了信义,正是这样的价值观让朋友感激他、老板信任他;正是有这样的品质与品德,在关键的时刻,他做出了感动世人的壮举!

英雄壮举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李学生是“商丘好人”中的杰出代表,2005年2月20日,李学生在浙江温州舍己救人牺牲的消息传到商丘,商丘日报社组织商丘日报、京九晚报记者第一时间组织记者赶赴温州、奔赴李学生家乡等采写了一大批有影响、有深度的报道,英雄的故事也随着这些有温度的报道传遍商丘、传遍全国。

张春华(时任京九晚报要闻部主任、现任商丘九三学社主委):李学生去世的第二天,温州日报一位叫汪文的记者联系到我,想让配合在英雄的家乡商丘做一些采访。我和摄影记者傅青连夜赶到李学生的家乡睢阳区包公庙乡中华楼村进行采访,3月23日《京九晚报》头版头题刊发《商丘青年温州救人壮烈牺牲》首篇报道后,第二天就奔赴温州。当时李学生的事迹已经在温州几乎无人不知,我们到达温州的时候,打车出去采访,司机一听我们是李学生家乡的记者,连打车钱都不要,说你们一定要好好报道这个人。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想到这个细节,我还十分感动。更难忘的感动还有,一次是温州市政府把李敏安排到鹿城区水心二小读书,我牵着李敏的小手送她进教室,看到黑板上同学们欢迎李敏的文字,我的眼泪瞬间就忍不住了;一次是在一场活动中李敏拿着讲稿发言,感谢大家帮助他们,看着李敏站在台上哭成了泪人,我也哭的稀里哗啦。当年李敏才十岁,在商丘、温州两地政府和群众的帮助下,现在李敏长大了,考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还热心公益,我真为她高兴,他爸爸在天堂也可以放心了!

宋圣英(时任京九晚报新闻部主任,现任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商丘日报社副总编辑):2005年2月底,我们按照时任京九晚报总编辑郭文剑的策划,抢在其他媒体之前,集合晚报骨干力量,推出一篇长篇通讯,深入挖掘李学生事迹,体现平凡中的伟大。时间紧,任务重。3月1日下午,大家开始酝酿,然后分头写作。有的写李学生在家乡所做的好人好事,有的写李学生在温州的表现,有的写救人的一幕,有的写商丘温州之间的情谊,有的写网上反响,最后由我执笔统筹成为一篇,大家一直熬了一夜,发出来胶片时,天已经蒙蒙亮了。这篇反映李学生事迹的长篇通讯刊发在2005年3月2日《京九晚报》上,题目为《生命在列车前升华》,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那一天的那一瞬间,他把生命还给了大地,把名字铭刻在人间; 面对飞驰而来的列车,面对铁轨上吓呆了的儿童,他奋不顾身冲了上去,先救出了男童,又去救女童……火车带着呼号、带着无奈、带着遗憾、带着颤动终于停了下来,而救人的勇士却已躺在铁轨旁边,鲜血如云朵般静静展开。

崔申义(商丘日报社摄影部主任):我是商丘最早参与李学生报道的摄影记者,并多次前往温州进行采访。2005年2月28日,李学生遗体告别仪式当天,新华社发通稿《告别勇士》,配发两幅触动人心的现场照片都是我拍摄的。当时拍了很多照片,我选出这两幅最有现场感也最能触动我的片子发到新华社,没想到两幅都刊发了。2005年3月23日,人民日报在第五版刊发的长篇通讯《李学生:农民工的人生壮举》一文,再次采用了我拍摄的李敏抱着父亲遗像的照片。据当年人民网的报道,也就是这一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为李学生英勇救人献出生命的事迹做出重要批示。习近平在批示中指出:“李学生的事迹感人至深!李学生是见义勇为的英雄。世间有造就伟业的英雄,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英雄,有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李学生就是一个作为平凡之人而作出不平凡壮举的英雄……”

英雄精神激励媒体人永往直前

多年来,《商丘日报》《京九晚报》非常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商丘好人”的采访报道,从李学生、蒋秀娟、王利申,到“贩菜哥”王超华、“街净哥”轩敬杰、“弯腰哥”张伟、“送药哥”姜德强等……每次出现“商丘好人”,商丘日报报业集团都不惜重墨,努力挖掘这些“商丘好人”身上“包容诚信、务实拼搏”的精神,持续深入地弘扬社会义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商丘的文明高度。

张浩哲(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商丘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编辑):看完电影《李学生》,每个人都非常受触动,这些年“商丘好人”层出不穷,不管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但凡我们掌握了相关线索,京九晚报的记者就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报道,我们不惜成本、不惜代价,目的就是第一时间把正能量的报道发出去,让更多读者以最短的时间内知道英雄的事迹。媒体从业者要不忘初心,做任何事情都要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坚守就是胜利。

闻力(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副调研员、商丘日报社编委会办公室主任):李学生是“商丘好人”中杰出的代表,他的故事在商丘可谓家喻户晓。看完影片非常感动,在观众心中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仁义大爱的英雄形象。我不仅感动于他火车轮下救少年的英雄壮举,更感动他把生命中的每一个小事都做到了极致,可以说,影片中李学生的形象体现了好人所有美好的品质,见义勇为、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敬业爱岗……作为一个媒体人,不仅要继续把“商丘好人”的精神宣传好、报道好,还要从小事做起,争当“商丘好人”。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英雄,我们就从本职工作做起,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做一个平凡的善者!

郭文剑(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商丘日报社总编辑,高级记者):这部影片情节流畅、故事细腻、情感真实,可以说是近年来非常难得的一部比较接地气的主旋律电影,有深度、有情怀,感人至深。作为最早组织、深度参与、持续关注李学生事迹的媒体人,可以说对李学生事迹如数家珍,但事过10多年后看到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电影《李学生》,再次被感动得泪流满面。2005年2月,李学生救人牺牲后,我当时任京九晚报总编辑,至今记得李学生的英雄壮举首先感动了我们的采编团队,正是带着这份感动我们组织了及时、密集的报道,并且做了很多延伸思考性的报道,比如由李学生事迹联想到商丘的英雄辈出,在2005年3月9日《京九晚报》发出《晚报倡议:商丘有必要建一座英雄群像主题公园》,如今“商丘好人”主题公园已成商丘新地标。电影艺术中的李学生很真实地还原了平凡人做出不平凡壮举的李学生,更是把“商丘好人”群体中的共同品质如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知恩图报、朴实善良、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体现出来了,而这种品质依然可贵甚至显得稀缺,因此才打动人、感动人。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持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发力“商丘好人”的新闻舆论引领,是我们媒体人长期不可懈怠的责任。

英雄归来!一下午的座谈,“商丘好人”李学生的形象在大家的交流中变得活灵活现。斯人已逝,风范永存。在李学生精神的感召下,“商丘好人”已成为英雄家乡商丘响亮的名片,千千万万个“李学生”正向我们走来!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商丘
英雄归来:一个团队的集体追忆
商丘日报社举办电影《李学生》观后感座谈会侧记
2018-07-13 06:39   记者 李 岩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电影《李学生》剧照。 资料图片

商丘日报社举办电影《李学生》观后感座谈会现场。 本报记者 傅青摄

电影《李学生》剧照。 资料图片

电影《李学生》是根据商丘籍务工青年李学生英勇救人的真实事件改编的一部弘扬时代精神的教育题材影片,艺术再现了“商丘好人”李学生平凡而又艰辛的生活经历和舍身救人的感人事迹。7月12日上午,电影《李学生》首场观影活动如期举行,来自我市社会各界近千名干部群众观看了影片。商丘日报社组织集体观看了首场放映,当天下午,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商丘日报社总编辑郭文剑组织商丘日报、京九晚报13年前曾经参与报道李学生事迹的采编人员召开座谈会,集体追忆英雄李学生感人壮举背后的故事,分享观看电影《李学生》带来的心灵震撼。

英雄形象有血有肉有风骨

100分钟的影片,观众看得聚精会神,跟着影片的剧情时而掩面哭泣、时而为他的憨厚而开怀。

邢礼忠(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这部影片的感染力非常强,李学生的形象也刻画得有血有肉有风骨,达到了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高度统一,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慰藉,我自始至终至都是含着热泪在观看的!李学生为人正直、朴实、善良,常常力所能及帮助工友,遇到小偷的时候能够站出来申张正义,车间失火他能冲进火海救人救物,李学生身上这种朴素的感情在影片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展示,虽然这些都是平常生活中的小细节,但却处处彰显着正能量,让人感觉到温暖,也非常令人感动!

李艾凌(商丘日报社编委、深度报道部主任,高级编辑):《李学生》这部电影朴实无华,但是感人至深。电影中的很多故事,仿佛发生在我们身边,平凡中的伟大,最难能可贵。可能很多商丘人对于李学生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甚至对他在温州救人的壮举也耳熟能详。13年前,我是商丘日报时政新闻部主任,曾经参与了李学生事迹的报道,如今看了这部电影,不仅唤起了我很多当年的采访记忆,而且也产生了很多新的感受。这部电影题材改编于李学生的真人真事,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更是“商丘好人”优良品质的集中体现,对敬业爱岗、诚实守信、知恩图报、见义勇为等优良品质作了最好的诠释。李学生是一个社会的标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其凡人壮举令人敬佩。希望有更多的人看看这部电影,从中受到启发,学习李学生的优良品质,让我们的社会有更多的温暖善良、诚信正义。

胡绪全(商丘日报社评论部主任、高级编辑):这部影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商丘好人”都是平凡的、普通的,就像我创作的那首歌曲《商丘好人》的词一样,走在大街上/你是个普通的人/其实我知道/你有滚烫的心/做事有担当/做人有诚信/你的名字就是商丘好人……但就是这样一群来自基层的平凡小人物,撑起了“商丘好人”文明的新高度。为什么商丘会涌现出这么多的“商丘好人”,就是因为我们商丘有厚重的文化、淳朴的民风。李学生之所以能够在生死关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勇气,是和他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分不开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用高尚的情操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郭跃旗(京九晚报副总编、记者部主任):李学生孝顺慈爱、重情重义,照顾身体不好的父亲,对女儿满腔关怀;他诚信守诺、知恩感恩,对给他机会的老板心怀感激,车间着火后第一时间冲进火海;他爱岗敬业、诚实可靠,在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看到小偷敢于发声,捡到巨款等待失主……他坚信人不能失了信义,正是这样的价值观让朋友感激他、老板信任他;正是有这样的品质与品德,在关键的时刻,他做出了感动世人的壮举!

英雄壮举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李学生是“商丘好人”中的杰出代表,2005年2月20日,李学生在浙江温州舍己救人牺牲的消息传到商丘,商丘日报社组织商丘日报、京九晚报记者第一时间组织记者赶赴温州、奔赴李学生家乡等采写了一大批有影响、有深度的报道,英雄的故事也随着这些有温度的报道传遍商丘、传遍全国。

张春华(时任京九晚报要闻部主任、现任商丘九三学社主委):李学生去世的第二天,温州日报一位叫汪文的记者联系到我,想让配合在英雄的家乡商丘做一些采访。我和摄影记者傅青连夜赶到李学生的家乡睢阳区包公庙乡中华楼村进行采访,3月23日《京九晚报》头版头题刊发《商丘青年温州救人壮烈牺牲》首篇报道后,第二天就奔赴温州。当时李学生的事迹已经在温州几乎无人不知,我们到达温州的时候,打车出去采访,司机一听我们是李学生家乡的记者,连打车钱都不要,说你们一定要好好报道这个人。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想到这个细节,我还十分感动。更难忘的感动还有,一次是温州市政府把李敏安排到鹿城区水心二小读书,我牵着李敏的小手送她进教室,看到黑板上同学们欢迎李敏的文字,我的眼泪瞬间就忍不住了;一次是在一场活动中李敏拿着讲稿发言,感谢大家帮助他们,看着李敏站在台上哭成了泪人,我也哭的稀里哗啦。当年李敏才十岁,在商丘、温州两地政府和群众的帮助下,现在李敏长大了,考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还热心公益,我真为她高兴,他爸爸在天堂也可以放心了!

宋圣英(时任京九晚报新闻部主任,现任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商丘日报社副总编辑):2005年2月底,我们按照时任京九晚报总编辑郭文剑的策划,抢在其他媒体之前,集合晚报骨干力量,推出一篇长篇通讯,深入挖掘李学生事迹,体现平凡中的伟大。时间紧,任务重。3月1日下午,大家开始酝酿,然后分头写作。有的写李学生在家乡所做的好人好事,有的写李学生在温州的表现,有的写救人的一幕,有的写商丘温州之间的情谊,有的写网上反响,最后由我执笔统筹成为一篇,大家一直熬了一夜,发出来胶片时,天已经蒙蒙亮了。这篇反映李学生事迹的长篇通讯刊发在2005年3月2日《京九晚报》上,题目为《生命在列车前升华》,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那一天的那一瞬间,他把生命还给了大地,把名字铭刻在人间; 面对飞驰而来的列车,面对铁轨上吓呆了的儿童,他奋不顾身冲了上去,先救出了男童,又去救女童……火车带着呼号、带着无奈、带着遗憾、带着颤动终于停了下来,而救人的勇士却已躺在铁轨旁边,鲜血如云朵般静静展开。

崔申义(商丘日报社摄影部主任):我是商丘最早参与李学生报道的摄影记者,并多次前往温州进行采访。2005年2月28日,李学生遗体告别仪式当天,新华社发通稿《告别勇士》,配发两幅触动人心的现场照片都是我拍摄的。当时拍了很多照片,我选出这两幅最有现场感也最能触动我的片子发到新华社,没想到两幅都刊发了。2005年3月23日,人民日报在第五版刊发的长篇通讯《李学生:农民工的人生壮举》一文,再次采用了我拍摄的李敏抱着父亲遗像的照片。据当年人民网的报道,也就是这一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为李学生英勇救人献出生命的事迹做出重要批示。习近平在批示中指出:“李学生的事迹感人至深!李学生是见义勇为的英雄。世间有造就伟业的英雄,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英雄,有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李学生就是一个作为平凡之人而作出不平凡壮举的英雄……”

英雄精神激励媒体人永往直前

多年来,《商丘日报》《京九晚报》非常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商丘好人”的采访报道,从李学生、蒋秀娟、王利申,到“贩菜哥”王超华、“街净哥”轩敬杰、“弯腰哥”张伟、“送药哥”姜德强等……每次出现“商丘好人”,商丘日报报业集团都不惜重墨,努力挖掘这些“商丘好人”身上“包容诚信、务实拼搏”的精神,持续深入地弘扬社会义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商丘的文明高度。

张浩哲(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商丘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编辑):看完电影《李学生》,每个人都非常受触动,这些年“商丘好人”层出不穷,不管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但凡我们掌握了相关线索,京九晚报的记者就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报道,我们不惜成本、不惜代价,目的就是第一时间把正能量的报道发出去,让更多读者以最短的时间内知道英雄的事迹。媒体从业者要不忘初心,做任何事情都要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坚守就是胜利。

闻力(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副调研员、商丘日报社编委会办公室主任):李学生是“商丘好人”中杰出的代表,他的故事在商丘可谓家喻户晓。看完影片非常感动,在观众心中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仁义大爱的英雄形象。我不仅感动于他火车轮下救少年的英雄壮举,更感动他把生命中的每一个小事都做到了极致,可以说,影片中李学生的形象体现了好人所有美好的品质,见义勇为、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敬业爱岗……作为一个媒体人,不仅要继续把“商丘好人”的精神宣传好、报道好,还要从小事做起,争当“商丘好人”。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英雄,我们就从本职工作做起,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做一个平凡的善者!

郭文剑(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商丘日报社总编辑,高级记者):这部影片情节流畅、故事细腻、情感真实,可以说是近年来非常难得的一部比较接地气的主旋律电影,有深度、有情怀,感人至深。作为最早组织、深度参与、持续关注李学生事迹的媒体人,可以说对李学生事迹如数家珍,但事过10多年后看到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电影《李学生》,再次被感动得泪流满面。2005年2月,李学生救人牺牲后,我当时任京九晚报总编辑,至今记得李学生的英雄壮举首先感动了我们的采编团队,正是带着这份感动我们组织了及时、密集的报道,并且做了很多延伸思考性的报道,比如由李学生事迹联想到商丘的英雄辈出,在2005年3月9日《京九晚报》发出《晚报倡议:商丘有必要建一座英雄群像主题公园》,如今“商丘好人”主题公园已成商丘新地标。电影艺术中的李学生很真实地还原了平凡人做出不平凡壮举的李学生,更是把“商丘好人”群体中的共同品质如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知恩图报、朴实善良、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体现出来了,而这种品质依然可贵甚至显得稀缺,因此才打动人、感动人。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持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发力“商丘好人”的新闻舆论引领,是我们媒体人长期不可懈怠的责任。

英雄归来!一下午的座谈,“商丘好人”李学生的形象在大家的交流中变得活灵活现。斯人已逝,风范永存。在李学生精神的感召下,“商丘好人”已成为英雄家乡商丘响亮的名片,千千万万个“李学生”正向我们走来!

责任编辑: 姬艳峰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目前我市公交换乘暂无优惠
热线追踪路口维修很及时 需要再修人行道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40年影像
在制鞋车间内操作设备
在金刚石分选车间工作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