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高考的日子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8-06-06 06:08

又是一年高考季,紧张的气氛中还夹杂着些许怀旧情绪。还记得那些年被高考支配的恐惧吗?数不尽的练习题,背不完的知识点,层出不穷的出题套路和如山的模考卷,那些年,我们经过的高考,有笑也有泪。这样的青春期记忆,恐怕是一辈子最难忘的回忆吧。还记得那些高考的日子吗?高中时候的理想现在实现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些年的高考吧!

高考记忆

■杨会安(民权)

作为一个参加过两次高考的人,我对高考的记忆是刻骨铭心。

第一年,因为平时自己的各科成绩皆不突出,加上考前父亲生病住院,母亲忙着照顾,无暇顾及我,我变得毫无安全感。和许多同学一样,面对高考显得很紧张很恐慌,没有一点信心,却又盲目地把自己埋在书山题海里,一个劲地读啊、背啊、看啊、写啊,睁眼闭眼都是学习,都是高考,简直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以至于那年七月我走进考场的一刻,还恍恍惚惚的,试卷上的许多题目都如星月如梦幻一样的缥缈。

高考结果公布那天,我躲在同学家没敢回家,怕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怕听到父母长长的叹息。直到母亲找到我,轻描淡写地对我说:“孩子,回家吧。高考就像咱种庄稼一样,也有收成不好的时候。别灰心,想考咱明年复读再考,不想考咱种地,这没啥。”终究是母亲最了解我,随母亲回家的路上,我暗自发誓,明年一定不再辜负母亲的期望。

第二年临高考时,我虽然压力很大,但不再那么恐惧了。除了做各种各样的模考卷,我把自复读以来所有记在本本上的难点重新温习了一遍,并就有些吃不透的模棱两可的问题请教了老师,心里“有谱”了,也不再那么慌乱了。高考时,为了节省十几元的住宿费,我和另外一个同学住在城里打工的表哥租的房屋里。七月的天气,屋里没有电扇,晚上我们就着水管洗了个凉水澡,然后躺在铺有凉席的地板上,谈论着明天的考试,聊着各自的梦想迷迷糊糊就睡着了。第二天,表哥给我们买了早餐就匆匆上班去了。吃过饭,看时间还早,我们没舍得打车,而就在我俩说笑地走在通向考场的路上时,一辆吉普车缓缓停在了我们跟前,司机探头微笑说:“小兄弟,去参加高考吧?”我俩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年轻的司机忙打开车门,对我们说:“来,上车,我送你们去。”三十年多年前,我还不知何为“爱心送考车”,也没听说过有爱心司机,但我真的很荣幸遇到了,那个感动与开心真的难以言表。高考过后,在我如愿以偿地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一刻,我竟忽然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那名素不相识的爱心司机,只是很遗憾我却再也没有见过他。

一样的高考,不一样的心情和感受,谱写了我青春年华里最美好的篇章。

青春的一场战斗

■宋欣杰(夏邑)

“无高考,不青春”,见到这句话,心里总会浮出一种敬畏,一种虔诚,一种亲切,高考无非是青春的一场战斗,这场战斗就是人生的分水岭,从此裂变出不同的人生走向。

距离我的高考将近三十年了。回想起那时的青春时光,仍能感受到山雨欲来的那种压抑,奋斗、挫败、抗争交织的那些青春岁月,是历程也是财富,是青春最好的注脚,是最难忘的记忆。

依然记得刚踏入高三,班主任和各科任课老师都会不自觉地向学生加压,都会扳着手指计算距离高考的时间,都会一遍又一遍地讲述高考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特别是高考前的两三个月,教室的气氛变得空前紧张,埋头于书山题海,每天都与各种习题作斗争,大考小考,一次次冲锋,失败过、气馁过、沮丧过,但是想起家人的那份期待,想起老师的那份教导,仍然会重新爬起,依然会对各种知识要点念念有词,依然会对各种试题奋笔疾书。这期间,也有的学生因为抗不住这种大战之前的压力而无奈地退出竞争,在这场青春的战场当了逃兵,令人惋惜而又同情。

“抓紧了,高考没几天了。”老师的话虽然是提醒,但对我们来说总感到是冲锋号响起。高考倒计时牌是警醒的雷区,看一眼都如一针强心剂,惶惶不安而又充满期待,那些知识点啊,那些做题技巧啊,催促着我们每天都变着法儿朝脑袋中塞啊塞啊,就是为了多储备些弹药,期待在高考的战场上不会卡壳。

千呼万唤,高考的日子如期而至。踏入考场,真正感觉到战争的残酷。一旦尘埃落定,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经历过这场战争的洗礼,一个个也会变得成熟。无高考,不青春,无论结局如何,只要你曾经奋斗过、经历过,至少你感到自己的青春是完美的。虽有缺憾,但依然会坦然面对以后的人生岁月。

不同寻常的高考

■冯 燮(西安)

三十多年前,高考的确是农村孩子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从小学到高中,十一年的苦读就在此一举,对于我来说,不仅是全家的希望,也是全村的希望,因为我是全村唯一考上县重点高中的高才生,毕竟全村多年都没出过一个大学生了。

在高考前一个月,学校要组织高考模拟考试,目的有两个,一来是让学生提前适应一下高考,二来是高考的一次预选,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同学才能参加高考,我幸运地成了其中的一员。本想再加一把劲,好好复习,来个最后的冲刺,可是体检结果让我在最后一个月的冲刺中,彻底败下阵来。

预选前我就一直咳嗽,但没太注意,体检结果为大叶肺炎,按说就这一项就可以取消我的高考资格,可是毕竟那时的高考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前途命运,医生网开一面,没有如实在体检单上反映结果,于是就开了药,并要求我多休息,按时服药,并每天去医院打针。这样一来,我每天要步行三四里路去医院打针,遇上人少的时候,来回要一个多小时,要是医院人多,我可能一个上午就只能办这一件事。这一个月的冲刺,几乎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

七月的天气实在炎热,当我走进考场时,浑身出汗,这一方面是天气的原因,其实更是身体虚弱所致,七十分钟的考试的确难熬,看着似曾相识的考题,我脑子几乎是一片空白,几天下来,不用等成绩出来,我已经给自己打了分数,提前宣布我的高考将以失败而告终。别的同学考完试,有的外出游玩放松,有的聚会庆祝,而我只能急急忙忙回到家,拿起农具下地干活。因为自联产承包以来,村里的人都已经解决了温饱,我们家就因为缺少劳力,地里的庄稼不好,年年还不够吃。即使在上学期间,我也是利用周六周日在地里干活,学校安排的补课,我也一次都没有参加。尽管高考成绩一点也不如意,但我仍然没有感到有什么遗憾。

那一年的高考在我人生旅途中是不寻常的,三十多年来,我不仅没有后悔,也没有抱怨上天给我的种种不公,反而让我经历了人生的复杂考验,在我之后的人生中,那的确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1994年的高考

■王锦南(深圳)

1994年的夏天,我参加了高考。那是一场注定以失败而告终的战争。高考前一天,我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走,内心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高考的恐惧。我害怕意料之中的失败击碎父母的殷殷期待。这时,班主任老师对我说:“王锦南,希望你高考超常发挥。”

高中三年,我从来就没有踏踏实实地学习过,也从来没有过高考决定前途命运的紧迫感。进入高三后,同学们吹响了向大学进军的号角,我慢慢地醒了过来。然而,习惯了散漫生活的我,无法绷紧生活的弦。

我也想过放弃,毕竟,以这样的成绩是不可能考上大学的。但最后我还是走上了考场,不为别的,只想为自己的高中画上句号。尽管这个句号不太圆满,但终究是一种结束。

7月底,分数出来了,父母催我去拿。我不想去拿那羞于见人的成绩单,母亲见我不想去,就骑着自行车去了学校。母亲一回来,便叹着气将成绩单递给我。我仔细地看:一共5科,除了语文80多分外,其他的都是五六十分,5科加起来不到400分,而满分是900分。

我拿着成绩单,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在高考这一仗中,我不能因高考失败而宣告整个人生的失败,但我的未来该怎么走呢?我不愿意去补习,我知道,凭现在的成绩再补上三年也未必敲得开大学之门。

最终,9月开学时,我开始了高四生活。最初一个月,我埋头苦学,成绩有所进步。第一次放月假回家,看到父母的辛苦,内心充满了自责:如果我在高中三年没有虚掷青春,虽然有可能考不上大学,但知识肯定会扎实一些,补习起来也不会那么吃力。 但是,就算考上了大学,我日益衰老的父母,还能用佝偻的身体负担起不可预知的费用吗?想了许久,我动摇了上大学的念头。10月底,征兵开始了。我同父母商量了很久,决定应征入伍。父母尊重了我的决定。但母亲哭了,她说:“你从来没出过远门,这一去就离家1000多里地。”

就这样,12月底,我穿上崭新的军装,背上背包,成了一名驻守天津的武警战士。告别父母时,父母很沉重,我很愧疚:如果我好好学习,考上了大学,父母也不会遗憾了!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报纸栏目
那些年,那些高考的日子
2018-06-06 06:08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又是一年高考季,紧张的气氛中还夹杂着些许怀旧情绪。还记得那些年被高考支配的恐惧吗?数不尽的练习题,背不完的知识点,层出不穷的出题套路和如山的模考卷,那些年,我们经过的高考,有笑也有泪。这样的青春期记忆,恐怕是一辈子最难忘的回忆吧。还记得那些高考的日子吗?高中时候的理想现在实现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些年的高考吧!

高考记忆

■杨会安(民权)

作为一个参加过两次高考的人,我对高考的记忆是刻骨铭心。

第一年,因为平时自己的各科成绩皆不突出,加上考前父亲生病住院,母亲忙着照顾,无暇顾及我,我变得毫无安全感。和许多同学一样,面对高考显得很紧张很恐慌,没有一点信心,却又盲目地把自己埋在书山题海里,一个劲地读啊、背啊、看啊、写啊,睁眼闭眼都是学习,都是高考,简直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以至于那年七月我走进考场的一刻,还恍恍惚惚的,试卷上的许多题目都如星月如梦幻一样的缥缈。

高考结果公布那天,我躲在同学家没敢回家,怕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怕听到父母长长的叹息。直到母亲找到我,轻描淡写地对我说:“孩子,回家吧。高考就像咱种庄稼一样,也有收成不好的时候。别灰心,想考咱明年复读再考,不想考咱种地,这没啥。”终究是母亲最了解我,随母亲回家的路上,我暗自发誓,明年一定不再辜负母亲的期望。

第二年临高考时,我虽然压力很大,但不再那么恐惧了。除了做各种各样的模考卷,我把自复读以来所有记在本本上的难点重新温习了一遍,并就有些吃不透的模棱两可的问题请教了老师,心里“有谱”了,也不再那么慌乱了。高考时,为了节省十几元的住宿费,我和另外一个同学住在城里打工的表哥租的房屋里。七月的天气,屋里没有电扇,晚上我们就着水管洗了个凉水澡,然后躺在铺有凉席的地板上,谈论着明天的考试,聊着各自的梦想迷迷糊糊就睡着了。第二天,表哥给我们买了早餐就匆匆上班去了。吃过饭,看时间还早,我们没舍得打车,而就在我俩说笑地走在通向考场的路上时,一辆吉普车缓缓停在了我们跟前,司机探头微笑说:“小兄弟,去参加高考吧?”我俩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年轻的司机忙打开车门,对我们说:“来,上车,我送你们去。”三十年多年前,我还不知何为“爱心送考车”,也没听说过有爱心司机,但我真的很荣幸遇到了,那个感动与开心真的难以言表。高考过后,在我如愿以偿地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一刻,我竟忽然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那名素不相识的爱心司机,只是很遗憾我却再也没有见过他。

一样的高考,不一样的心情和感受,谱写了我青春年华里最美好的篇章。

青春的一场战斗

■宋欣杰(夏邑)

“无高考,不青春”,见到这句话,心里总会浮出一种敬畏,一种虔诚,一种亲切,高考无非是青春的一场战斗,这场战斗就是人生的分水岭,从此裂变出不同的人生走向。

距离我的高考将近三十年了。回想起那时的青春时光,仍能感受到山雨欲来的那种压抑,奋斗、挫败、抗争交织的那些青春岁月,是历程也是财富,是青春最好的注脚,是最难忘的记忆。

依然记得刚踏入高三,班主任和各科任课老师都会不自觉地向学生加压,都会扳着手指计算距离高考的时间,都会一遍又一遍地讲述高考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特别是高考前的两三个月,教室的气氛变得空前紧张,埋头于书山题海,每天都与各种习题作斗争,大考小考,一次次冲锋,失败过、气馁过、沮丧过,但是想起家人的那份期待,想起老师的那份教导,仍然会重新爬起,依然会对各种知识要点念念有词,依然会对各种试题奋笔疾书。这期间,也有的学生因为抗不住这种大战之前的压力而无奈地退出竞争,在这场青春的战场当了逃兵,令人惋惜而又同情。

“抓紧了,高考没几天了。”老师的话虽然是提醒,但对我们来说总感到是冲锋号响起。高考倒计时牌是警醒的雷区,看一眼都如一针强心剂,惶惶不安而又充满期待,那些知识点啊,那些做题技巧啊,催促着我们每天都变着法儿朝脑袋中塞啊塞啊,就是为了多储备些弹药,期待在高考的战场上不会卡壳。

千呼万唤,高考的日子如期而至。踏入考场,真正感觉到战争的残酷。一旦尘埃落定,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经历过这场战争的洗礼,一个个也会变得成熟。无高考,不青春,无论结局如何,只要你曾经奋斗过、经历过,至少你感到自己的青春是完美的。虽有缺憾,但依然会坦然面对以后的人生岁月。

不同寻常的高考

■冯 燮(西安)

三十多年前,高考的确是农村孩子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从小学到高中,十一年的苦读就在此一举,对于我来说,不仅是全家的希望,也是全村的希望,因为我是全村唯一考上县重点高中的高才生,毕竟全村多年都没出过一个大学生了。

在高考前一个月,学校要组织高考模拟考试,目的有两个,一来是让学生提前适应一下高考,二来是高考的一次预选,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同学才能参加高考,我幸运地成了其中的一员。本想再加一把劲,好好复习,来个最后的冲刺,可是体检结果让我在最后一个月的冲刺中,彻底败下阵来。

预选前我就一直咳嗽,但没太注意,体检结果为大叶肺炎,按说就这一项就可以取消我的高考资格,可是毕竟那时的高考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前途命运,医生网开一面,没有如实在体检单上反映结果,于是就开了药,并要求我多休息,按时服药,并每天去医院打针。这样一来,我每天要步行三四里路去医院打针,遇上人少的时候,来回要一个多小时,要是医院人多,我可能一个上午就只能办这一件事。这一个月的冲刺,几乎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

七月的天气实在炎热,当我走进考场时,浑身出汗,这一方面是天气的原因,其实更是身体虚弱所致,七十分钟的考试的确难熬,看着似曾相识的考题,我脑子几乎是一片空白,几天下来,不用等成绩出来,我已经给自己打了分数,提前宣布我的高考将以失败而告终。别的同学考完试,有的外出游玩放松,有的聚会庆祝,而我只能急急忙忙回到家,拿起农具下地干活。因为自联产承包以来,村里的人都已经解决了温饱,我们家就因为缺少劳力,地里的庄稼不好,年年还不够吃。即使在上学期间,我也是利用周六周日在地里干活,学校安排的补课,我也一次都没有参加。尽管高考成绩一点也不如意,但我仍然没有感到有什么遗憾。

那一年的高考在我人生旅途中是不寻常的,三十多年来,我不仅没有后悔,也没有抱怨上天给我的种种不公,反而让我经历了人生的复杂考验,在我之后的人生中,那的确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1994年的高考

■王锦南(深圳)

1994年的夏天,我参加了高考。那是一场注定以失败而告终的战争。高考前一天,我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走,内心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高考的恐惧。我害怕意料之中的失败击碎父母的殷殷期待。这时,班主任老师对我说:“王锦南,希望你高考超常发挥。”

高中三年,我从来就没有踏踏实实地学习过,也从来没有过高考决定前途命运的紧迫感。进入高三后,同学们吹响了向大学进军的号角,我慢慢地醒了过来。然而,习惯了散漫生活的我,无法绷紧生活的弦。

我也想过放弃,毕竟,以这样的成绩是不可能考上大学的。但最后我还是走上了考场,不为别的,只想为自己的高中画上句号。尽管这个句号不太圆满,但终究是一种结束。

7月底,分数出来了,父母催我去拿。我不想去拿那羞于见人的成绩单,母亲见我不想去,就骑着自行车去了学校。母亲一回来,便叹着气将成绩单递给我。我仔细地看:一共5科,除了语文80多分外,其他的都是五六十分,5科加起来不到400分,而满分是900分。

我拿着成绩单,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在高考这一仗中,我不能因高考失败而宣告整个人生的失败,但我的未来该怎么走呢?我不愿意去补习,我知道,凭现在的成绩再补上三年也未必敲得开大学之门。

最终,9月开学时,我开始了高四生活。最初一个月,我埋头苦学,成绩有所进步。第一次放月假回家,看到父母的辛苦,内心充满了自责:如果我在高中三年没有虚掷青春,虽然有可能考不上大学,但知识肯定会扎实一些,补习起来也不会那么吃力。 但是,就算考上了大学,我日益衰老的父母,还能用佝偻的身体负担起不可预知的费用吗?想了许久,我动摇了上大学的念头。10月底,征兵开始了。我同父母商量了很久,决定应征入伍。父母尊重了我的决定。但母亲哭了,她说:“你从来没出过远门,这一去就离家1000多里地。”

就这样,12月底,我穿上崭新的军装,背上背包,成了一名驻守天津的武警战士。告别父母时,父母很沉重,我很愧疚:如果我好好学习,考上了大学,父母也不会遗憾了!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道路封闭超一年 施工...
正在办理手续 从今年1月1日起补发
兆隆·金盾国际小区A区 改造施工将开始 水质问题有...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春花相伴劳作忙
以花为茗 与花相伴
“花”经济 有“钱”景
街头“新装备”还原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