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欢腾:左手农技右手土 扎根田间不言苦

记者 蒋友胜 通讯员 马学贤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8-05-31 06:19

广大基层农技人员是直接服务群众、破解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有力支撑,也是带领农民群众通过科技脱贫致富的领路人。柘城县大仵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张欢腾,几十年来扎根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用自己的农业科技、辛勤质朴,默默地为农业发展、农民脱贫,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5月22日,在大仵乡丰隆种植合作社的西瓜田里,记者见到了张欢腾,他正指导村民进行西瓜的日常管理。由于瓜棚内的温度很高,张欢腾的上衣被汗水浸透、贴在皮肤上。他没有丝毫的停歇,手拿着西瓜秧,对农户的问题现场指导,农户在旁边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张欢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商丘农校毕业。毕业后就一直在基层工作。在基层工作,张欢腾一直致力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期望通过农业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大仵乡的这个百亩西瓜大棚,就是在张欢腾的全力帮扶下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张欢腾说:“让这个西瓜产业带动周边村的贫困户增加务工收入,正是我的心愿 。”

2016年,在一次外出考察中,张欢腾发现温室大棚西瓜种植很有前途。他就劝说村里的几个种地大户成立了种植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通过大户带动小户的形式,合作社吸纳了很多贫困户,还让贫困人员在合作社里就业。

合作社成立了,土地也流转了过来,可是,合作社后续的周转资金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张欢腾又积极与乡政府协调,为合作社争取到了第一笔发展基金。张欢腾说:“流转资金是大问题,乡党委、政府都给解决了。”

150多亩地的西瓜大棚建了起来,可是村民们在技术管理上根本不懂。由于村民们已经习惯了传统农作物的种植,对于经济作物并没有管理经验。张欢腾干脆把自己的宿舍搬到了合作社。每天手把手地向村民传授管理技术。为了合作社西瓜的健康发展,张欢腾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但天有不测风云。“今年4月的那次晴冷空气,倒春寒让很多西瓜苗都冻死了。”张欢腾痛心地说。

为了减少损失,张欢腾带着村民们一起琢磨如何提高西瓜的品质,让大棚的综合效益提高。张欢腾说:“我要求农户只施有机肥,用绿色环保方法灭虫。这样,西瓜就能卖到更好的价钱。”

“今年的大棚西瓜总共能下来两批。现在正在上市的是头一批瓜,然后等这个瓜卖了之后,随即再通过授粉,结出第二批瓜。第二批瓜大约在6月份上市。现在,有很多散客,都是自己开着车去地里采摘。从地里摘的瓜新鲜。两批西瓜上市拔了秧子后,大棚里还能种辣椒。仅每亩的两批西瓜,能收到8000到1万元左右。加上辣椒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西瓜种植,还带动了很多村民就业。张欢腾说:“给西瓜整枝打杈,需要年龄大一点的、有耐心的村民。一般情况下,女的一个月能挣到1500元,男的一个月能挣到1800元。”

贫困户郑文礼高兴地说:“像我这年龄,出去打工也没人要了。但我在这田里,啥都能干,还能顾着家。”

贫困户王玉芝说:“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地租每年有钱,还能在这干点活再挣点零花钱,还能照顾孩子上学,合作社给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看着在瓜田里忙碌的村民和丰收的西瓜,张欢腾非常高兴:通过技术帮扶,他为群众做了实实在在的事情。这正是农村基层技术人员的梦想和人生价值的体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柘城
张欢腾:左手农技右手土 扎根田间不言苦
2018-05-31 06:19   记者 蒋友胜 通讯员 马学贤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广大基层农技人员是直接服务群众、破解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有力支撑,也是带领农民群众通过科技脱贫致富的领路人。柘城县大仵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张欢腾,几十年来扎根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用自己的农业科技、辛勤质朴,默默地为农业发展、农民脱贫,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5月22日,在大仵乡丰隆种植合作社的西瓜田里,记者见到了张欢腾,他正指导村民进行西瓜的日常管理。由于瓜棚内的温度很高,张欢腾的上衣被汗水浸透、贴在皮肤上。他没有丝毫的停歇,手拿着西瓜秧,对农户的问题现场指导,农户在旁边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张欢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商丘农校毕业。毕业后就一直在基层工作。在基层工作,张欢腾一直致力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期望通过农业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大仵乡的这个百亩西瓜大棚,就是在张欢腾的全力帮扶下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张欢腾说:“让这个西瓜产业带动周边村的贫困户增加务工收入,正是我的心愿 。”

2016年,在一次外出考察中,张欢腾发现温室大棚西瓜种植很有前途。他就劝说村里的几个种地大户成立了种植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通过大户带动小户的形式,合作社吸纳了很多贫困户,还让贫困人员在合作社里就业。

合作社成立了,土地也流转了过来,可是,合作社后续的周转资金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张欢腾又积极与乡政府协调,为合作社争取到了第一笔发展基金。张欢腾说:“流转资金是大问题,乡党委、政府都给解决了。”

150多亩地的西瓜大棚建了起来,可是村民们在技术管理上根本不懂。由于村民们已经习惯了传统农作物的种植,对于经济作物并没有管理经验。张欢腾干脆把自己的宿舍搬到了合作社。每天手把手地向村民传授管理技术。为了合作社西瓜的健康发展,张欢腾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但天有不测风云。“今年4月的那次晴冷空气,倒春寒让很多西瓜苗都冻死了。”张欢腾痛心地说。

为了减少损失,张欢腾带着村民们一起琢磨如何提高西瓜的品质,让大棚的综合效益提高。张欢腾说:“我要求农户只施有机肥,用绿色环保方法灭虫。这样,西瓜就能卖到更好的价钱。”

“今年的大棚西瓜总共能下来两批。现在正在上市的是头一批瓜,然后等这个瓜卖了之后,随即再通过授粉,结出第二批瓜。第二批瓜大约在6月份上市。现在,有很多散客,都是自己开着车去地里采摘。从地里摘的瓜新鲜。两批西瓜上市拔了秧子后,大棚里还能种辣椒。仅每亩的两批西瓜,能收到8000到1万元左右。加上辣椒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西瓜种植,还带动了很多村民就业。张欢腾说:“给西瓜整枝打杈,需要年龄大一点的、有耐心的村民。一般情况下,女的一个月能挣到1500元,男的一个月能挣到1800元。”

贫困户郑文礼高兴地说:“像我这年龄,出去打工也没人要了。但我在这田里,啥都能干,还能顾着家。”

贫困户王玉芝说:“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地租每年有钱,还能在这干点活再挣点零花钱,还能照顾孩子上学,合作社给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看着在瓜田里忙碌的村民和丰收的西瓜,张欢腾非常高兴:通过技术帮扶,他为群众做了实实在在的事情。这正是农村基层技术人员的梦想和人生价值的体现。

责任编辑: 姬艳峰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