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二胡 真情演绎人间大爱

文/图 晚报记者 宋云层 戚丹青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8-04-25 08:11

王洪亮和妻子何秀云昔日合影照

爱心戏友帮忙照顾何秀云

和戏友一起练戏,给王洪亮灰暗的生活增加了一抹亮色

阅读提示

4月23日下午,在帝景南苑的一间房子里,传来悠扬的二胡声,还伴着高亢明亮的豫剧选段,不时还会听到叫好声,这里是市民王洪亮的家。也许在大家的眼中,这是一个温馨、和谐、充满幸福的家庭,其实当走入这个家庭之后就会发现,事情远远不像想象的这般。

王洪亮的妻子何秀云躺在里屋的床上,对于外面的热闹,她没有任何反应。早在一年半之前,她就成了“植物人”,全靠丈夫王洪亮和爱心人士的精心照料,她才能延续生命。

王洪亮今年64岁,他身体瘦弱,个子不高,在终日照顾病妻的操劳中,唯有拉起二胡才能让他暂时忘记生活的磨难。在他的家中,记者看到了4把大小不一的二胡,有的是在生产队时期留下来的,有的是近期刚刚购买的,有直弦的,有弯弦的,每一把都是他的宝贝。他说,自己9岁时开始学习二胡,一生与它相伴,一把二胡,陪自己走过人生中的风风雨雨,也见证了半辈子的喜怒哀乐。

迫于生计 初识二胡

王洪亮出生于夏邑县会亭镇,家里兄妹6人,本来家里经济就不宽裕,父亲因为关节炎而失去了劳动能力,让这个家庭更加雪上加霜,连吃饭也成了问题。

9岁那年,王洪亮跟父亲学起了拉二胡,一年之后,他会拉简单的曲子和唱民间小调了。为了贴补家用,年幼的他跟随外祖父开始了讨饭生涯。祖孙俩用步子丈量着一寸寸土地,苍凉的二胡声,悲戚的小调,让他们收获了窝窝头、红薯干等救命粮。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3年整,换来的是一家人更丰富的口粮。后来,日子稍微轻松一点了,考虑到不能一辈子要饭,二人就回了老家。那时候大家都在生产队挣工分,王洪亮却不甘心像大家一样,他觉得自己好不容易学了一门本事,丢下了太可惜。当时十里八乡哪家有红白事都喜欢找戏班子唱戏,王洪亮就跟随戏班子拉二胡。为了不让别的社员说闲话,他把每天的5毛钱工钱全部交给生产队,这才堵住了大家的口。

与二胡为伴的日子虽然很清贫,但却很快乐。随着年龄的增大,他渐渐到了该说媒的年纪,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找一个会唱戏的女孩才能结婚。

二胡为媒 成家立业

20岁那年,他已经成了周边比较出名的人,也可以说是最早的“文艺青年”了。虽然不认识字,更不识谱,但他凭良好的记忆力记住了许多曲子,一把二胡拉得炉火纯青,再加上他长相清秀,吸引了不少女孩的关注。“我那时演出,后面总有小姑娘借机扯我一下衣服,或者半开玩笑地拿走我垫二胡的垫子,如果我想要找一个漂亮的女孩结婚,还是十分容易的。”回忆起当年的事情,王洪亮脸上都是笑容。虽然选择很多,但他仍然坚定自己的决心,找个会唱戏的。

都说千里姻缘一线牵,20岁那年的夏天,他到夏邑县郭店乡演出,一个大嫂找到他,说自己的婆家妹妹会唱戏,还没有对象,两人看起来十分般配。既然人家这样说了,他就到大嫂的家里拜访,见到了何秀云。何秀云自小学习琴书、坠子书、豫剧,她也不识字,但能把整段整段的戏词背得滚瓜烂熟。二人有共同语言,几乎可以说是一见钟情。而何秀云的父亲却有顾虑,毕竟两家相距30里路,这在交通不便的当时十分遥远。不放心的他专门去会亭镇打听,发现王洪亮一家都是老老实实过日子的农民,也就应允了这门亲事。

王洪亮22岁那年,家里给盖了两间土墙屋,何秀云带着一床被子和一个脸盆,两人就这样结婚了。婚后的日子二人琴瑟和鸣,一个拉二胡,一个唱戏,后来他们又添了女儿、儿子,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除了平时种地,农闲时节他们就四处演出,有了这把二胡,他们的日子相对于普通农家来说更加宽裕一些。

他们的孩子在二胡声中渐渐长大,并结婚生子,夫妻俩就来到商丘市区帮忙看孙子、孙女,虽然很少再在一起拉二胡唱戏,但子孙绕膝,两人心里是甜蜜的。

天降厄运 发妻病倒

幸福的时光总是太快,厄运不经意间就会降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何秀云突发脑梗,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困境,那年何秀云才40多岁。然而,这仅仅是不幸的开端,接下来的十几年,会有更多的磨难等待着这对恩爱的夫妻。

此次脑梗后让何秀云肢体活动受限制,在王洪亮的精心照料下,再加上当时何秀云还年轻,何秀云恢复得比较快,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虽然身体恢复得比较好,但何秀云也仅限于能自理,养家、家务、照顾孙子等重担,都落在了王洪亮一个人身上。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王洪亮一个人默默地扛着。

再苦再累,王洪亮一个人也坚持下来了,眼看着孙子带大了,子女的经济状况也有所好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可上天又给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2015年老伴再次病倒。此次何秀云脑梗后,留下了偏瘫的后遗症,一侧肢体完全不受支配,生活也全靠王洪亮照料。每天上午、下午,王洪亮便用身体支撑着老伴,在家门口的绿地里锻炼,为了让老伴多活动,王洪亮不知磨坏了多少双鞋。

虽然老伴不能走路,但能陪他说说话;虽然老伴不能再唱豫剧,但仍能欣赏二胡的旋律。闲暇时,王洪亮就给妻子拉上一曲,随着二胡优美的旋律,勾起两人诸多美好的回忆。如果岁月一直这样静静地流淌,王洪亮也能体味到别样的幸福。可2016年下半年,何秀云病情再次恶化,连续多次脑梗,让何秀云完全失去知觉和意识,变成了一个植物人。

“只要她有一口气,我都要照顾她。”面对植物人妻子,这也许是一个丈夫最深情的表白。王洪亮这样承诺,也用实际行动履行着自己的诺言。

有一次何秀云高烧不退,王洪亮把她送到医院,医生说已经无法救治,不建议住院,在王洪亮的坚持下,何秀云住进了医院。王洪亮向医生请教,医生告诉他用温水将酒精稀释擦身体有助于妻子退烧,王洪亮就赶紧买来一大桶酒精和十几条毛巾,守在妻子床前,不时地给妻子擦,困了就趴在床前打个盹,4天4夜过去了,妻子体温终于降了下来,王洪亮这才松了一口气。

现在,王洪亮每天早早起床,将饭煮好打成糊,通过食管给老伴喂饭。由于老伴有糖尿病,饮食不仅需要搭配好,每次还不能喂太多,一天需要打三四次饭糊。为防止老伴生褥疮,王洪亮每天给老伴翻身、按摩、换洗尿布。为了把妻子照顾好,王洪亮经常向人讨教、不断摸索,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现在早就成了一个好护工。妻子虽然不会说话,但通过辨认她的舌苔,王洪亮也能摸清楚她的身体情况,并能对症准备饮食。“儿女都很孝顺,但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庭,都要挣钱养家,如果天天在妈妈身边伺候,自己的生活就不能继续。”王洪亮说。

王洪亮说,平时老伴最喜欢听他拉二胡,现在他仍经常坐在妻子床头拉二胡给她听,多希望他拉着拉着能听到妻子熟悉的声音。

二胡会友 收获爱心

二胡是他一生的挚爱,也因此交到不少朋友。老伴没偏瘫时,他们经常和一些戏友一起聚会,也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演出,很多喜欢二胡的人都向他讨教。自从妻子成植物人以后,他几乎没有出过门,即使是买菜,也是在家门口附近的超市匆匆买了就回。在外人面前,他从没提起过妻子是植物人的事,有一天戏友乔明琴给他打电话约他出去练戏,他婉言拒绝了,说不方便出去。乔明琴说,你不方便出去,我们去你家。到王洪亮家一看,几个戏友都惊呆了,原来近期一直不外出的王洪亮,家里竟然有一个植物人妻子需要照顾。

自那以后,乔明琴、张辉、左丽、李翠苹、王霞等多名爱心人士,成了王洪亮家的常客,帮她做饭、照顾病人。闲暇时,几个戏友你拉我唱,练戏练声,这在王洪亮灰暗的生活中增加一抹亮色。

特别是几个月前,王洪亮因病做了两次手术,身体大不如从前,给妻子翻身成了最大的困难,按摩、喂饭也渐渐力不从心,乔明琴等人来帮忙的次数越来越多,大家谁有空谁就过来搭把手。帮忙做饭、给病人翻身、按摩、打饭糊,本来是王洪亮一个人的事,现在成了大家生活的一部分。

王洪亮说,自己这一辈子多有磨难,每每想来令人伤心,但幸亏有一把二胡让生活多了一丝情趣。特别是有这么多的好心人给自己帮忙,让他心里觉得温暖了很多。“人家与我非亲非故,却能对我和妻子像家人一样,我觉得很幸福。”王洪亮说。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民生
一把二胡 真情演绎人间大爱
2018-04-25 08:11   文/图 晚报记者 宋云层 戚丹青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王洪亮和妻子何秀云昔日合影照

爱心戏友帮忙照顾何秀云

和戏友一起练戏,给王洪亮灰暗的生活增加了一抹亮色

阅读提示

4月23日下午,在帝景南苑的一间房子里,传来悠扬的二胡声,还伴着高亢明亮的豫剧选段,不时还会听到叫好声,这里是市民王洪亮的家。也许在大家的眼中,这是一个温馨、和谐、充满幸福的家庭,其实当走入这个家庭之后就会发现,事情远远不像想象的这般。

王洪亮的妻子何秀云躺在里屋的床上,对于外面的热闹,她没有任何反应。早在一年半之前,她就成了“植物人”,全靠丈夫王洪亮和爱心人士的精心照料,她才能延续生命。

王洪亮今年64岁,他身体瘦弱,个子不高,在终日照顾病妻的操劳中,唯有拉起二胡才能让他暂时忘记生活的磨难。在他的家中,记者看到了4把大小不一的二胡,有的是在生产队时期留下来的,有的是近期刚刚购买的,有直弦的,有弯弦的,每一把都是他的宝贝。他说,自己9岁时开始学习二胡,一生与它相伴,一把二胡,陪自己走过人生中的风风雨雨,也见证了半辈子的喜怒哀乐。

迫于生计 初识二胡

王洪亮出生于夏邑县会亭镇,家里兄妹6人,本来家里经济就不宽裕,父亲因为关节炎而失去了劳动能力,让这个家庭更加雪上加霜,连吃饭也成了问题。

9岁那年,王洪亮跟父亲学起了拉二胡,一年之后,他会拉简单的曲子和唱民间小调了。为了贴补家用,年幼的他跟随外祖父开始了讨饭生涯。祖孙俩用步子丈量着一寸寸土地,苍凉的二胡声,悲戚的小调,让他们收获了窝窝头、红薯干等救命粮。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3年整,换来的是一家人更丰富的口粮。后来,日子稍微轻松一点了,考虑到不能一辈子要饭,二人就回了老家。那时候大家都在生产队挣工分,王洪亮却不甘心像大家一样,他觉得自己好不容易学了一门本事,丢下了太可惜。当时十里八乡哪家有红白事都喜欢找戏班子唱戏,王洪亮就跟随戏班子拉二胡。为了不让别的社员说闲话,他把每天的5毛钱工钱全部交给生产队,这才堵住了大家的口。

与二胡为伴的日子虽然很清贫,但却很快乐。随着年龄的增大,他渐渐到了该说媒的年纪,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找一个会唱戏的女孩才能结婚。

二胡为媒 成家立业

20岁那年,他已经成了周边比较出名的人,也可以说是最早的“文艺青年”了。虽然不认识字,更不识谱,但他凭良好的记忆力记住了许多曲子,一把二胡拉得炉火纯青,再加上他长相清秀,吸引了不少女孩的关注。“我那时演出,后面总有小姑娘借机扯我一下衣服,或者半开玩笑地拿走我垫二胡的垫子,如果我想要找一个漂亮的女孩结婚,还是十分容易的。”回忆起当年的事情,王洪亮脸上都是笑容。虽然选择很多,但他仍然坚定自己的决心,找个会唱戏的。

都说千里姻缘一线牵,20岁那年的夏天,他到夏邑县郭店乡演出,一个大嫂找到他,说自己的婆家妹妹会唱戏,还没有对象,两人看起来十分般配。既然人家这样说了,他就到大嫂的家里拜访,见到了何秀云。何秀云自小学习琴书、坠子书、豫剧,她也不识字,但能把整段整段的戏词背得滚瓜烂熟。二人有共同语言,几乎可以说是一见钟情。而何秀云的父亲却有顾虑,毕竟两家相距30里路,这在交通不便的当时十分遥远。不放心的他专门去会亭镇打听,发现王洪亮一家都是老老实实过日子的农民,也就应允了这门亲事。

王洪亮22岁那年,家里给盖了两间土墙屋,何秀云带着一床被子和一个脸盆,两人就这样结婚了。婚后的日子二人琴瑟和鸣,一个拉二胡,一个唱戏,后来他们又添了女儿、儿子,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除了平时种地,农闲时节他们就四处演出,有了这把二胡,他们的日子相对于普通农家来说更加宽裕一些。

他们的孩子在二胡声中渐渐长大,并结婚生子,夫妻俩就来到商丘市区帮忙看孙子、孙女,虽然很少再在一起拉二胡唱戏,但子孙绕膝,两人心里是甜蜜的。

天降厄运 发妻病倒

幸福的时光总是太快,厄运不经意间就会降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何秀云突发脑梗,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困境,那年何秀云才40多岁。然而,这仅仅是不幸的开端,接下来的十几年,会有更多的磨难等待着这对恩爱的夫妻。

此次脑梗后让何秀云肢体活动受限制,在王洪亮的精心照料下,再加上当时何秀云还年轻,何秀云恢复得比较快,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虽然身体恢复得比较好,但何秀云也仅限于能自理,养家、家务、照顾孙子等重担,都落在了王洪亮一个人身上。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王洪亮一个人默默地扛着。

再苦再累,王洪亮一个人也坚持下来了,眼看着孙子带大了,子女的经济状况也有所好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可上天又给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2015年老伴再次病倒。此次何秀云脑梗后,留下了偏瘫的后遗症,一侧肢体完全不受支配,生活也全靠王洪亮照料。每天上午、下午,王洪亮便用身体支撑着老伴,在家门口的绿地里锻炼,为了让老伴多活动,王洪亮不知磨坏了多少双鞋。

虽然老伴不能走路,但能陪他说说话;虽然老伴不能再唱豫剧,但仍能欣赏二胡的旋律。闲暇时,王洪亮就给妻子拉上一曲,随着二胡优美的旋律,勾起两人诸多美好的回忆。如果岁月一直这样静静地流淌,王洪亮也能体味到别样的幸福。可2016年下半年,何秀云病情再次恶化,连续多次脑梗,让何秀云完全失去知觉和意识,变成了一个植物人。

“只要她有一口气,我都要照顾她。”面对植物人妻子,这也许是一个丈夫最深情的表白。王洪亮这样承诺,也用实际行动履行着自己的诺言。

有一次何秀云高烧不退,王洪亮把她送到医院,医生说已经无法救治,不建议住院,在王洪亮的坚持下,何秀云住进了医院。王洪亮向医生请教,医生告诉他用温水将酒精稀释擦身体有助于妻子退烧,王洪亮就赶紧买来一大桶酒精和十几条毛巾,守在妻子床前,不时地给妻子擦,困了就趴在床前打个盹,4天4夜过去了,妻子体温终于降了下来,王洪亮这才松了一口气。

现在,王洪亮每天早早起床,将饭煮好打成糊,通过食管给老伴喂饭。由于老伴有糖尿病,饮食不仅需要搭配好,每次还不能喂太多,一天需要打三四次饭糊。为防止老伴生褥疮,王洪亮每天给老伴翻身、按摩、换洗尿布。为了把妻子照顾好,王洪亮经常向人讨教、不断摸索,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现在早就成了一个好护工。妻子虽然不会说话,但通过辨认她的舌苔,王洪亮也能摸清楚她的身体情况,并能对症准备饮食。“儿女都很孝顺,但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庭,都要挣钱养家,如果天天在妈妈身边伺候,自己的生活就不能继续。”王洪亮说。

王洪亮说,平时老伴最喜欢听他拉二胡,现在他仍经常坐在妻子床头拉二胡给她听,多希望他拉着拉着能听到妻子熟悉的声音。

二胡会友 收获爱心

二胡是他一生的挚爱,也因此交到不少朋友。老伴没偏瘫时,他们经常和一些戏友一起聚会,也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演出,很多喜欢二胡的人都向他讨教。自从妻子成植物人以后,他几乎没有出过门,即使是买菜,也是在家门口附近的超市匆匆买了就回。在外人面前,他从没提起过妻子是植物人的事,有一天戏友乔明琴给他打电话约他出去练戏,他婉言拒绝了,说不方便出去。乔明琴说,你不方便出去,我们去你家。到王洪亮家一看,几个戏友都惊呆了,原来近期一直不外出的王洪亮,家里竟然有一个植物人妻子需要照顾。

自那以后,乔明琴、张辉、左丽、李翠苹、王霞等多名爱心人士,成了王洪亮家的常客,帮她做饭、照顾病人。闲暇时,几个戏友你拉我唱,练戏练声,这在王洪亮灰暗的生活中增加一抹亮色。

特别是几个月前,王洪亮因病做了两次手术,身体大不如从前,给妻子翻身成了最大的困难,按摩、喂饭也渐渐力不从心,乔明琴等人来帮忙的次数越来越多,大家谁有空谁就过来搭把手。帮忙做饭、给病人翻身、按摩、打饭糊,本来是王洪亮一个人的事,现在成了大家生活的一部分。

王洪亮说,自己这一辈子多有磨难,每每想来令人伤心,但幸亏有一把二胡让生活多了一丝情趣。特别是有这么多的好心人给自己帮忙,让他心里觉得温暖了很多。“人家与我非亲非故,却能对我和妻子像家人一样,我觉得很幸福。”王洪亮说。

责任编辑: zc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