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商丘姓氏探秘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8-01-18 00:20

87 薄姓起源

薄姓是一个稀少的多民族姓氏,其主要源自姜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

源于姜姓的薄姓,因上古时有薄国,在山东省曹县东南、商丘北部,又称毫国,相传是炎帝后裔的封国,薄国的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称薄姓,因此有人认为薄姓、亳姓同源。《潜夫论》认为薄氏为姜姓后裔。

源于子姓的薄姓,据《左传·杜预注》云,薄氏为商朝的建立者商汤的后裔,春秋时的宋国为商之后裔,宋国有大夫食采于薄(亳)邑(今河南省商丘北一带),其后以邑名为氏。

也有出于少数民族的薄姓。北魏孝文帝在太和年间迁都洛阳时,薄奚氏部落随之入居中原,在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的过程中,薄奚氏改为汉姓薄氏,后大多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另外也有源于满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薄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薄姓在历史上的风云变幻中,也和其他姓氏一样,经过了多次播迁。

先秦时期,薄姓在今河南商丘与安徽接壤地区分布。到战国中后期,诸侯争夺天下,战乱频仍,薄姓子孙因避难等原因,有一支向南播迁至今江浙一带。三国时期,有薄姓播迁至今山西北中部一带。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薄姓除繁盛于商丘和安徽接壤地区外,还播迁到了山东、河北、陕西以及南方之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份。宋、元时期,薄姓在甘肃、宁夏、内蒙以及南方之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地均有分布。明朝初期,中原遭特大水灾,之后人烟稀少,朝廷实行迁民政策,山西薄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等地。明朝中叶以后,云南、贵州、广西以及华南之广东等地均有薄姓分布。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有山东等地之薄姓伴随闯关东之风潮入迁于东北三省者。清咸丰年间及其以后,有山西北中部之薄姓走西口,迁于今河套地区谋生。20世纪中期,跟随国民党去台湾的薄姓人口,也已在台湾落户成家。

历史上的薄姓也不乏名人。

西汉时,薄姓名人有薄昭(公元前?年—公元前170年),为汉文帝之母薄太后唯一的亲弟弟、汉文帝的娘舅,出任车骑将军,封轵侯。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80年),吕后死,周勃、陈平等诛灭诸吕,决定拥立刘恒为帝。刘恒犹豫不定,派舅舅薄昭进京去见周勃,问清楚事情的原因经过。周勃向他仔细作了解释说明。他回来跟刘恒说:“没问题,别怀疑了。”刘恒才放心去了长安当皇帝。刘恒入长安,大局已定,又派薄昭去代国接母亲薄太后。薄昭为了西汉江山,两次冒生命危险,实为汉文帝的一个功臣。

南北朝时,薄姓名人有薄绍之(字敬叔,书史会要作钦叙),南朝宋人,丹阳(今安徽省当涂东)人。官至给事中。薄绍之善于书法,以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为宗,风格秀异,尤其是行、草最为出名,梁武帝萧衍在《古今书人优劣评》中称,“薄绍之书如龙游在霄,缱绻可爱”。

明朝后期,薄姓出了一个大名人,名叫薄珏,是一位了不起的机械制造家。薄鈺幼时家贫,但他聪明过人,酷爱读书,好钻研,因屡试不第,又目睹官场腐败,逐渐放弃了做官的想法,决心钻研天文、数学和机械制造等。他自设实验室,亲手进行各种实验,购置各种工具设备,反复研制,终于制造出不少器械。崇祯年间,农民起义到处暴发,巡抚张国维为了对付起义军,令他造铜炮。他经过多次试验而成功,制造的铜炮精密度高,构造先进,炮上装有千里镜(望远镜),提高了命中率,在作战中起了很大作用。与此同时,他又制造了水车、火铳、地雷、地弩等器械。他高超的机械制造技术,对后世苏淞一带的制造业发展影响较大。他还制造过浑天仪。张国维称赞他是个了不起的人才,把他推荐给朝廷任用。但他不愿做官,要求回归故里,后来病死于家。薄鈺著有《素问天倾西北之妄辨》《浑天仪图说》《行海测天法》《天体无色辨》《天形北高南下辨》《荧惑守心论》《格物测地论》等书,对后世的科学发展都有参考价值。

薄姓虽然在历史上播迁散乱,但却不忘祖地。其宗祠四言通用联中有:“姓启薄国,望出雁门。”全联典指薄姓的源流和郡望。 (237)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民生
【连载】商丘姓氏探秘
2018-01-18 00:20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87 薄姓起源

薄姓是一个稀少的多民族姓氏,其主要源自姜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

源于姜姓的薄姓,因上古时有薄国,在山东省曹县东南、商丘北部,又称毫国,相传是炎帝后裔的封国,薄国的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称薄姓,因此有人认为薄姓、亳姓同源。《潜夫论》认为薄氏为姜姓后裔。

源于子姓的薄姓,据《左传·杜预注》云,薄氏为商朝的建立者商汤的后裔,春秋时的宋国为商之后裔,宋国有大夫食采于薄(亳)邑(今河南省商丘北一带),其后以邑名为氏。

也有出于少数民族的薄姓。北魏孝文帝在太和年间迁都洛阳时,薄奚氏部落随之入居中原,在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的过程中,薄奚氏改为汉姓薄氏,后大多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另外也有源于满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薄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薄姓在历史上的风云变幻中,也和其他姓氏一样,经过了多次播迁。

先秦时期,薄姓在今河南商丘与安徽接壤地区分布。到战国中后期,诸侯争夺天下,战乱频仍,薄姓子孙因避难等原因,有一支向南播迁至今江浙一带。三国时期,有薄姓播迁至今山西北中部一带。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薄姓除繁盛于商丘和安徽接壤地区外,还播迁到了山东、河北、陕西以及南方之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份。宋、元时期,薄姓在甘肃、宁夏、内蒙以及南方之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地均有分布。明朝初期,中原遭特大水灾,之后人烟稀少,朝廷实行迁民政策,山西薄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等地。明朝中叶以后,云南、贵州、广西以及华南之广东等地均有薄姓分布。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有山东等地之薄姓伴随闯关东之风潮入迁于东北三省者。清咸丰年间及其以后,有山西北中部之薄姓走西口,迁于今河套地区谋生。20世纪中期,跟随国民党去台湾的薄姓人口,也已在台湾落户成家。

历史上的薄姓也不乏名人。

西汉时,薄姓名人有薄昭(公元前?年—公元前170年),为汉文帝之母薄太后唯一的亲弟弟、汉文帝的娘舅,出任车骑将军,封轵侯。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80年),吕后死,周勃、陈平等诛灭诸吕,决定拥立刘恒为帝。刘恒犹豫不定,派舅舅薄昭进京去见周勃,问清楚事情的原因经过。周勃向他仔细作了解释说明。他回来跟刘恒说:“没问题,别怀疑了。”刘恒才放心去了长安当皇帝。刘恒入长安,大局已定,又派薄昭去代国接母亲薄太后。薄昭为了西汉江山,两次冒生命危险,实为汉文帝的一个功臣。

南北朝时,薄姓名人有薄绍之(字敬叔,书史会要作钦叙),南朝宋人,丹阳(今安徽省当涂东)人。官至给事中。薄绍之善于书法,以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为宗,风格秀异,尤其是行、草最为出名,梁武帝萧衍在《古今书人优劣评》中称,“薄绍之书如龙游在霄,缱绻可爱”。

明朝后期,薄姓出了一个大名人,名叫薄珏,是一位了不起的机械制造家。薄鈺幼时家贫,但他聪明过人,酷爱读书,好钻研,因屡试不第,又目睹官场腐败,逐渐放弃了做官的想法,决心钻研天文、数学和机械制造等。他自设实验室,亲手进行各种实验,购置各种工具设备,反复研制,终于制造出不少器械。崇祯年间,农民起义到处暴发,巡抚张国维为了对付起义军,令他造铜炮。他经过多次试验而成功,制造的铜炮精密度高,构造先进,炮上装有千里镜(望远镜),提高了命中率,在作战中起了很大作用。与此同时,他又制造了水车、火铳、地雷、地弩等器械。他高超的机械制造技术,对后世苏淞一带的制造业发展影响较大。他还制造过浑天仪。张国维称赞他是个了不起的人才,把他推荐给朝廷任用。但他不愿做官,要求回归故里,后来病死于家。薄鈺著有《素问天倾西北之妄辨》《浑天仪图说》《行海测天法》《天体无色辨》《天形北高南下辨》《荧惑守心论》《格物测地论》等书,对后世的科学发展都有参考价值。

薄姓虽然在历史上播迁散乱,但却不忘祖地。其宗祠四言通用联中有:“姓启薄国,望出雁门。”全联典指薄姓的源流和郡望。 (237)

责任编辑: 田戈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