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小康 夏邑在发力

记者 韩丰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7-11-17 15:08

夏邑县连续13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通讯员 刘守良 摄

夏邑县车站镇蓝天食用菌有限公司,建500多座现代化食用菌大棚,安排1000多人就业,让3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本报记者 韩丰 摄

花飞农家 本报记者 韩丰 摄

夏邑县李集镇回乡创业青年王纪委,流转土地300多亩,打造绿化苗圃基地,前往观光的城乡居民络绎不绝 本报记者 韩丰 摄

车站镇沈庄村走食用菌基地+农户之路,家家住上小洋楼,户户搬进“沈庄新村”本报记者 韩丰 摄

夏邑县北岭镇万亩优质西瓜基地通讯员 洪豫闽 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夏邑人民为圆梦小康扎实奋斗,创造了丰硕成果。近5年来,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15098元、5445元增加到24179元、9415元。

夏邑是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年以来,该县紧扣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发力,已完成脱贫人口88202人。在2016年全市脱贫攻坚观摩评比中,位居全市第一名。去年年底,在代表河南省迎接全国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中,其经验和做法得到了考核组充分肯定,形成了夏邑“新模式”。

按照“倒排工期、攻坚拔寨”要求,夏邑计划2017年脱贫59个村、16000人;2018年将全面脱贫摘帽。如今,扶贫进展如何?能否完成既定目标?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到夏邑进行了专访。

地处夏邑县北岭镇南端的孙后寨村,8年前还是一个年人均纯收入仅3000元的经济贫困村。孙后寨村依托全村种植西瓜和辣椒的优势,引导群众采取贷款入股、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等形式,扩大果蔬种植规模1000余亩。西瓜种植大棚2000多个。一举挖掉了“穷根子”,2016年人均纯收入7000多元。

夏邑的产业富民之路,积极探索“电商+扶贫”模式,培养农民“触网”创业,电商扶贫风生水起。目前,全县已开各类网店2000余家,从业人员6000多人,网销各类产品近百种。

在夏邑县何营乡王营村,记者被村里独特的建筑所吸引,该村面临夏桑路,村民大都聚居在马路两旁,而且住房的建筑结构出全都一致:前面是临街店铺,后面是工厂厂房。陪同采访的乡电商办主任申永亮笑着对我们说:“这是王营村独特的建筑,戏称为‘前店+后厂’。”

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去年被阿里巴巴集团认定为中国淘宝专业村,转眼间走红全国。

在村支部书记王圣雷那里了解到,全村1600人,因枣夹核桃在网上销售走红,全村从事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就有1000人左右,淘宝网店就有100多家。

培育扶贫企业。紧紧抓住被国家质监总局定为“国家级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的机遇,把食用菌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首选产业,全县双孢蘑菇标准菇房发展到1.1万座,重点村200余个,年产量16万吨,产值超过12亿元,种植户年人均收入1万余元,已带动8000余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利用产业化扶贫贷款贴息资金、农村土地流转、产业脱贫担保贷款、资产收益等各种方式,引导和扶持华鹏棉业、方舟棉业、双联肉食、雪玉粉业等200多家骨干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直接参与扶贫帮扶,吸纳贫困人口转移就业4000人以上。在贫困村兴建各类原料生产基地150多个,发展优势特色产业30多万亩。太平镇扶持骨干花卉园林公司在多个乡镇流转土地,建立花卉苗木基地2万亩,带动2200贫困户实现增收和稳步脱贫。双联肉食有限公司在骆集乡建设6个“村企共建村”, 按照“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新建现代化、标准化肉鸭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 2016年带动基地农户发展肉鸭10万只,鸭农年均增加收入20%以上。

着力金融扶贫。该县出台《夏邑县财政扶贫互助资金支持贫困户小额贷款贴息实施方案》,划拨2500万元政府贷款担保金,与邮政储蓄银行、农信社签订合作协议,按照放大5倍原则,贫困家庭可以使用5万元的3户担保贴息贷款。同时,县财政拿出1500万元资金,联合河南中原农业保险公司为全县所有贫困家庭购买农业保险、财产保险和人生意外险,努力实现扶贫路上零风险。制定了《夏邑县精准脱贫项目辅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以政府和贫困户协议形式,对贫困对象精准脱贫每户注入一定的项目辅助资金,通过项目实施有效实现“输血”向“造血”的根本性转变。同时,对贫困户产业发展予以奖励,并制定了具体的奖励标准。目前已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铺开,已发放到户948.02万元,惠及贫困户3630户。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夏邑
全面建小康 夏邑在发力
2017-11-17 15:08   记者 韩丰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夏邑县连续13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通讯员 刘守良 摄

夏邑县车站镇蓝天食用菌有限公司,建500多座现代化食用菌大棚,安排1000多人就业,让3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本报记者 韩丰 摄

花飞农家 本报记者 韩丰 摄

夏邑县李集镇回乡创业青年王纪委,流转土地300多亩,打造绿化苗圃基地,前往观光的城乡居民络绎不绝 本报记者 韩丰 摄

车站镇沈庄村走食用菌基地+农户之路,家家住上小洋楼,户户搬进“沈庄新村”本报记者 韩丰 摄

夏邑县北岭镇万亩优质西瓜基地通讯员 洪豫闽 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夏邑人民为圆梦小康扎实奋斗,创造了丰硕成果。近5年来,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15098元、5445元增加到24179元、9415元。

夏邑是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年以来,该县紧扣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发力,已完成脱贫人口88202人。在2016年全市脱贫攻坚观摩评比中,位居全市第一名。去年年底,在代表河南省迎接全国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中,其经验和做法得到了考核组充分肯定,形成了夏邑“新模式”。

按照“倒排工期、攻坚拔寨”要求,夏邑计划2017年脱贫59个村、16000人;2018年将全面脱贫摘帽。如今,扶贫进展如何?能否完成既定目标?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到夏邑进行了专访。

地处夏邑县北岭镇南端的孙后寨村,8年前还是一个年人均纯收入仅3000元的经济贫困村。孙后寨村依托全村种植西瓜和辣椒的优势,引导群众采取贷款入股、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等形式,扩大果蔬种植规模1000余亩。西瓜种植大棚2000多个。一举挖掉了“穷根子”,2016年人均纯收入7000多元。

夏邑的产业富民之路,积极探索“电商+扶贫”模式,培养农民“触网”创业,电商扶贫风生水起。目前,全县已开各类网店2000余家,从业人员6000多人,网销各类产品近百种。

在夏邑县何营乡王营村,记者被村里独特的建筑所吸引,该村面临夏桑路,村民大都聚居在马路两旁,而且住房的建筑结构出全都一致:前面是临街店铺,后面是工厂厂房。陪同采访的乡电商办主任申永亮笑着对我们说:“这是王营村独特的建筑,戏称为‘前店+后厂’。”

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去年被阿里巴巴集团认定为中国淘宝专业村,转眼间走红全国。

在村支部书记王圣雷那里了解到,全村1600人,因枣夹核桃在网上销售走红,全村从事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就有1000人左右,淘宝网店就有100多家。

培育扶贫企业。紧紧抓住被国家质监总局定为“国家级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的机遇,把食用菌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首选产业,全县双孢蘑菇标准菇房发展到1.1万座,重点村200余个,年产量16万吨,产值超过12亿元,种植户年人均收入1万余元,已带动8000余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利用产业化扶贫贷款贴息资金、农村土地流转、产业脱贫担保贷款、资产收益等各种方式,引导和扶持华鹏棉业、方舟棉业、双联肉食、雪玉粉业等200多家骨干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直接参与扶贫帮扶,吸纳贫困人口转移就业4000人以上。在贫困村兴建各类原料生产基地150多个,发展优势特色产业30多万亩。太平镇扶持骨干花卉园林公司在多个乡镇流转土地,建立花卉苗木基地2万亩,带动2200贫困户实现增收和稳步脱贫。双联肉食有限公司在骆集乡建设6个“村企共建村”, 按照“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新建现代化、标准化肉鸭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 2016年带动基地农户发展肉鸭10万只,鸭农年均增加收入20%以上。

着力金融扶贫。该县出台《夏邑县财政扶贫互助资金支持贫困户小额贷款贴息实施方案》,划拨2500万元政府贷款担保金,与邮政储蓄银行、农信社签订合作协议,按照放大5倍原则,贫困家庭可以使用5万元的3户担保贴息贷款。同时,县财政拿出1500万元资金,联合河南中原农业保险公司为全县所有贫困家庭购买农业保险、财产保险和人生意外险,努力实现扶贫路上零风险。制定了《夏邑县精准脱贫项目辅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以政府和贫困户协议形式,对贫困对象精准脱贫每户注入一定的项目辅助资金,通过项目实施有效实现“输血”向“造血”的根本性转变。同时,对贫困户产业发展予以奖励,并制定了具体的奖励标准。目前已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铺开,已发放到户948.02万元,惠及贫困户3630户。

责任编辑: 曹娟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