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结出幸福果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7-10-10 09:17

一入秋,各种植物渐渐凋零,秋收过后的田地里一派萧瑟的景象,特别是连日阴雨,地里几乎不见人影。但在夏邑县北岭镇,仍然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放眼可见的白色大棚、大棚里弯腰劳作的大人孩子,地头停放的农用三轮车上是装得冒尖的青椒。走进大棚,只见一垄垄辣椒长势喜人,叶子墨绿,果实成串。

北岭镇卢集村的朱二官和凌福荣夫妇今年承包了村里的25亩地,建了40多个大棚。记者来到地里时,只有凌福荣自己在地里忙活。“你二官哥去卖辣椒了。”她乐滋滋地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十几年来一直在外地打工,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和老人孩子聚一聚。近几年,北岭镇大力发展蔬菜水果产业,“8424”西瓜成了很多村民发家致富的秘密武器。每到收获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收瓜车停在田间地头,村民不用四处奔波就可以销售一空。“种西瓜不愁卖,价格又高,收了之后还能再种一茬辣椒,一亩地一年可收入1万多元。只要不怕出力,在家里也能致富。我们在外面打工,收入还没在家里高,老人孩子又都留在家里不能见面,所以决定回来了。”看到村里不少人依靠种西瓜和辣椒日子越过越好,夫妻俩下定决心,回到家承包了25亩地,很快将大棚建起来。

由于回来得晚了,今年的西瓜已经收获完毕,夫妻俩和别人一样,把大棚里全部种上辣椒,10天前,辣椒进入丰收期。“我们是第一次种,没想到收成这么好,每天我们全家人都要不停地采摘,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一块多一斤的价格让我们很高兴。一个大棚可以收好几千斤辣椒,仅种辣椒的收入就可以支付一年的肥料钱和土地承包费,下一年再种西瓜就都是赚的了。孩子也好像突然变得懂事了,一到放学就主动到地里帮忙。”这是凌福荣的另一份收获,守着老人和孩子,夫妻俩觉得特别安心。

采访手记

12年前,记者刚嫁到这个村子时,村里的年轻人出去打工,家里留下老人和孩子。地里是一茬小麦、一茬玉米,几乎没有见过其他大规模的农作物。虽然夏芒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但对村民的收入增长帮助不大。三四年前回来时,道路两旁开始出现零零星星的大棚,再后来陆续听说其他村子积极接受新生事物的村民因为承包土地大规模种植“8424”西瓜和辣椒,一年可以收入二三十万元。卢集村的年轻人看到老家的变化,也开始慢慢回来。为了支持村民发展大棚产业,县政府、镇政府出资在田间地头修了水泥路,让货车能够进入每一个种植户门前,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售自家的农产品。

村里的老年人也有了用武之地,大棚需要很多人手,一天30块钱让老人多了份收入。随着大棚的增多,人手严重不足,现在工资已经增加到每天50元了,整个村子忙碌而充满希望,焕发出了蓬勃的生命力。晚报记者 戚丹青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夏邑
大棚结出幸福果
2017-10-10 09:17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一入秋,各种植物渐渐凋零,秋收过后的田地里一派萧瑟的景象,特别是连日阴雨,地里几乎不见人影。但在夏邑县北岭镇,仍然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放眼可见的白色大棚、大棚里弯腰劳作的大人孩子,地头停放的农用三轮车上是装得冒尖的青椒。走进大棚,只见一垄垄辣椒长势喜人,叶子墨绿,果实成串。

北岭镇卢集村的朱二官和凌福荣夫妇今年承包了村里的25亩地,建了40多个大棚。记者来到地里时,只有凌福荣自己在地里忙活。“你二官哥去卖辣椒了。”她乐滋滋地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十几年来一直在外地打工,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和老人孩子聚一聚。近几年,北岭镇大力发展蔬菜水果产业,“8424”西瓜成了很多村民发家致富的秘密武器。每到收获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收瓜车停在田间地头,村民不用四处奔波就可以销售一空。“种西瓜不愁卖,价格又高,收了之后还能再种一茬辣椒,一亩地一年可收入1万多元。只要不怕出力,在家里也能致富。我们在外面打工,收入还没在家里高,老人孩子又都留在家里不能见面,所以决定回来了。”看到村里不少人依靠种西瓜和辣椒日子越过越好,夫妻俩下定决心,回到家承包了25亩地,很快将大棚建起来。

由于回来得晚了,今年的西瓜已经收获完毕,夫妻俩和别人一样,把大棚里全部种上辣椒,10天前,辣椒进入丰收期。“我们是第一次种,没想到收成这么好,每天我们全家人都要不停地采摘,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一块多一斤的价格让我们很高兴。一个大棚可以收好几千斤辣椒,仅种辣椒的收入就可以支付一年的肥料钱和土地承包费,下一年再种西瓜就都是赚的了。孩子也好像突然变得懂事了,一到放学就主动到地里帮忙。”这是凌福荣的另一份收获,守着老人和孩子,夫妻俩觉得特别安心。

采访手记

12年前,记者刚嫁到这个村子时,村里的年轻人出去打工,家里留下老人和孩子。地里是一茬小麦、一茬玉米,几乎没有见过其他大规模的农作物。虽然夏芒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但对村民的收入增长帮助不大。三四年前回来时,道路两旁开始出现零零星星的大棚,再后来陆续听说其他村子积极接受新生事物的村民因为承包土地大规模种植“8424”西瓜和辣椒,一年可以收入二三十万元。卢集村的年轻人看到老家的变化,也开始慢慢回来。为了支持村民发展大棚产业,县政府、镇政府出资在田间地头修了水泥路,让货车能够进入每一个种植户门前,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售自家的农产品。

村里的老年人也有了用武之地,大棚需要很多人手,一天30块钱让老人多了份收入。随着大棚的增多,人手严重不足,现在工资已经增加到每天50元了,整个村子忙碌而充满希望,焕发出了蓬勃的生命力。晚报记者 戚丹青

责任编辑: 曹娟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