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与“太丘”的传说

夏浚钟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7-09-08 08:09

在永城市西北太丘镇一带几百上千年以来世代流传着一串民谚:“不要慌,不要忙,二月十五老君堂;不要急,不要燥,三月十三关老爷庙;丘庙的集,丘庙赶,丘庙不赶就傻眼。”这串谚语说的是太丘一带发生的民俗事件,二月十五老君堂说的是从古延续至今的太丘集上的老君堂庙会,关老爷庙说的是太丘集西南3里路的谭关老爷庙村的关帝庙会,三月十三关老爷磨大刀,是下雨的日子,关老爷磨大刀需要用水润磨石以达到刀刃锋利,所以这一天也是下雨的日子,世代赶庙会的人们明知这天可能会下雨却故意不带雨具,在这天既赶庙会购物、看热闹,又准备随时挨雨淋往家跑,这天的雨一般不会下太大,淋着细雨往家赶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和乐趣,被淋雨的人们往往会把淋雨的事当作话题向乡众说上好多次,就像遇到了一件多么美好的事一样兴奋不已,别有一番情趣。丘庙距离老君堂3里半路,因丘庙是传说中最早的与黄帝同时代的“老君爷”化身传道之地、又是远古以来的“太丘社”所在地,所以丘庙办起了早市形式的“集”,每次历时一个时辰左右,由于时间短,来的人少了,就成了“丘庙的集,丘庙赶,丘庙不赶就傻眼”的局面。

老君堂在明清是一个宗教建筑群,现仅存三间大堂,以传说的“太上老君”化身老子李耳的生日二月十五为节点举行庙会,庙会规模特大,古时历时一个月,近代改为一天,影响很大。据老人们讲常见一千里路的信众在这一天来老君堂焚香上供祭祀“太上老君”,大堂内供奉“太上老君”和其化身“老子”,同时还供奉“四大天师”。“太上老君”在这一带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为“老君爷”,“皇天上帝”被称呼为“老天爷”,土地神被称呼为“老地爷”。这个称呼方式显然是这一带的人们把太上老君、皇天上帝、土地神当作自己的祖宗神对待了,拉近为一家人了,一个“爷”字蕴藏了百姓的诸多敬畏、亲近、怀念、感恩之情。这一代老百姓为什么对天地神灵亲近与不外气呢?古老的传说可以解释这些疑问。

相传,现太丘镇南丘庙村脚下是蛮荒时代的一个大丘,由于存世的年代久远,被称为老丘,古字“老”通“大”“太”“泰”加上文明元素就成为后来的“太丘”了,这个丘之上是黄帝时代“太上老君”化身现世的地方,“太上老君”化身一位老者现身授“燧人氏”火种带动民众脱离“茹毛饮血”、教授炼丹造药去除病痛疾苦、延年益寿,“太上老君”化身的老者被百姓尊称为“老君”,后来称为“老君爷”,当地百姓认为老子就完全代表着“太上老君”。老百姓口头语的一个“爷”字显然把天神融入了每个人的家族行列,从感情上视为自己人,原因就是认为他们的祖先曾与天神一起生活过,更直接的原因就是这里还是最早期商部落的神社、商鼎盛时期的王级土地神社、殷商衰落之后的宋国神社“太丘社”,在这个“社”里帝王君臣用牛、猪、羊“太牢”通过土地神祀“天”,向“天”传达祈求意愿,人们丰衣足食、子嗣旺盛。由于这里的人们世代耳闻目睹“社”里进行的一切活动,久而久之导致习以为常,故有与皇天上帝、土地神、太上老君亲如一家的感觉,所以称为“爷”,这是带有区域特性的称谓方式,超过这个地域就很少存在这种称谓方式了。古制社庙同地,这里也是孔子家族祭祀祖先的宗庙所在地,《论语》与《史记》均记载孔子为殷人,殷商是总称,商朝迁都殷墟之前称商,迁殷墟后才商殷共用。孔子与太丘的渊源是深厚的血脉宗亲关系,孔子周游列国时在芒山、太丘一带游住许久,以至于发生了《论语》与《孔子家语》记载的孔子与宋国司马恒魋之间发生个人过节的故事,恒魋把孔子带领弟子演练礼的场地的大树砍倒对孔子示威,孔子就对众人说:“子曰:‘天生德于予,恒魋(tui)其如予何’?”以示对恒魋的蔑视,孔子思想对这一带老百姓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直到现在普通百姓对遇到的蛮不讲理的家庭立即评价为“孔夫子没到过的地方”,足见孔子的影响与教化有多么深厚!

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丘庙下的“宋太丘社”定位在与周的国家社稷存亡、秦的失国、中华九鼎的去存同等重要的位置,所以引导了西汉在太丘先后设置敬丘候国专职事上帝、置太丘县立汉太丘社的行为,直到东晋大水带土淹没后消失于人们视野,以此传说后世人们以“土地庙”丘庙村为中心周边4里路范围建了众多的寺祠庙宇,北面建有著名的“老君堂”,“老君堂”的初建年代已不可考,传说朱洪武(这里称明开国皇帝朱元章为朱洪武)时代即有“老君堂”,有记载的是1903年请山东的木匠整修过,“老君堂”大殿尚存太丘中学院内,2015年在原址东北100余米处重建了“老君堂”,2017年7月决定打造“道教文化产业园”,一期扩建“老君堂”,二期重建“太丘社”;东面建有“玉皇阁”,古老的“玉皇阁”毁于“文革”,2016年在原址重建开光;东南面原有著名的“清凉寺”毁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冯玉祥扒庙办学堂运动;南面建有专事送子的“奶奶庙”现仅存庙台;西面有敬奉武圣的“关帝庙”,当地称谭关老爷庙仅存遗址;西北近处一箭之地有全国罕有的“猪牛羊神庙”遗址庙台,可能是源于猪、牛、羊是天地神喜欢的祭品“太牢”的缘故,人们可能是希望牠们繁衍兴旺又感激牠们为人类对天地做出的牺牲,据说该庙也毁于冯玉祥为河南督军时的扒庙办学堂运动;同方向延长2里半路还有曹庙,其中供奉已无人说得清楚。道教典籍中有“太上老君”还化身过李耳“老子”留给世人“道德经”后升天而去,后来又化身“张天师”张道陵到人间传道布教兴盛道教的典故,这个典故给几千年来李耳“老子”的身世年月的不解之谜给出了一个解释,几千年来无论是《老子》还是《史记》对老子其人都没有确切的身份认定,对其行踪不知所终,《史记》中甚至自相矛盾、无所适从,从宗教的角度说,“老子”作为神的化身不知所踪也在情理之中。

总之,丘庙村之下的“太丘”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也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这里有《史记》《资治通鉴》等文献对“太丘社”的确切记载也有远古至今的天地神灵在人间活动的传说,有大量的与传说相印证的近古宗教遗迹,考古发现的隋唐大运河酂阳大码头的设置应与方便古时官民到丘庙之下的汉太丘社祭祀有关。远古以来的先民们心存对神灵的敬畏,心中道德底线分明,在这里虔诚的焚香祭祀,向皇天上帝、土地神灵献上“太牢”祈祷天命恒稳,增福增寿、减消灾祸同时感恩上天与大地的丰厚赐予。所以,挖掘发扬传统民族信仰文化,心存敬畏,划清道德底线,遵纪守法,国泰民安,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商丘
“太上老君”与“太丘”的传说
2017-09-08 08:09   夏浚钟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在永城市西北太丘镇一带几百上千年以来世代流传着一串民谚:“不要慌,不要忙,二月十五老君堂;不要急,不要燥,三月十三关老爷庙;丘庙的集,丘庙赶,丘庙不赶就傻眼。”这串谚语说的是太丘一带发生的民俗事件,二月十五老君堂说的是从古延续至今的太丘集上的老君堂庙会,关老爷庙说的是太丘集西南3里路的谭关老爷庙村的关帝庙会,三月十三关老爷磨大刀,是下雨的日子,关老爷磨大刀需要用水润磨石以达到刀刃锋利,所以这一天也是下雨的日子,世代赶庙会的人们明知这天可能会下雨却故意不带雨具,在这天既赶庙会购物、看热闹,又准备随时挨雨淋往家跑,这天的雨一般不会下太大,淋着细雨往家赶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和乐趣,被淋雨的人们往往会把淋雨的事当作话题向乡众说上好多次,就像遇到了一件多么美好的事一样兴奋不已,别有一番情趣。丘庙距离老君堂3里半路,因丘庙是传说中最早的与黄帝同时代的“老君爷”化身传道之地、又是远古以来的“太丘社”所在地,所以丘庙办起了早市形式的“集”,每次历时一个时辰左右,由于时间短,来的人少了,就成了“丘庙的集,丘庙赶,丘庙不赶就傻眼”的局面。

老君堂在明清是一个宗教建筑群,现仅存三间大堂,以传说的“太上老君”化身老子李耳的生日二月十五为节点举行庙会,庙会规模特大,古时历时一个月,近代改为一天,影响很大。据老人们讲常见一千里路的信众在这一天来老君堂焚香上供祭祀“太上老君”,大堂内供奉“太上老君”和其化身“老子”,同时还供奉“四大天师”。“太上老君”在这一带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为“老君爷”,“皇天上帝”被称呼为“老天爷”,土地神被称呼为“老地爷”。这个称呼方式显然是这一带的人们把太上老君、皇天上帝、土地神当作自己的祖宗神对待了,拉近为一家人了,一个“爷”字蕴藏了百姓的诸多敬畏、亲近、怀念、感恩之情。这一代老百姓为什么对天地神灵亲近与不外气呢?古老的传说可以解释这些疑问。

相传,现太丘镇南丘庙村脚下是蛮荒时代的一个大丘,由于存世的年代久远,被称为老丘,古字“老”通“大”“太”“泰”加上文明元素就成为后来的“太丘”了,这个丘之上是黄帝时代“太上老君”化身现世的地方,“太上老君”化身一位老者现身授“燧人氏”火种带动民众脱离“茹毛饮血”、教授炼丹造药去除病痛疾苦、延年益寿,“太上老君”化身的老者被百姓尊称为“老君”,后来称为“老君爷”,当地百姓认为老子就完全代表着“太上老君”。老百姓口头语的一个“爷”字显然把天神融入了每个人的家族行列,从感情上视为自己人,原因就是认为他们的祖先曾与天神一起生活过,更直接的原因就是这里还是最早期商部落的神社、商鼎盛时期的王级土地神社、殷商衰落之后的宋国神社“太丘社”,在这个“社”里帝王君臣用牛、猪、羊“太牢”通过土地神祀“天”,向“天”传达祈求意愿,人们丰衣足食、子嗣旺盛。由于这里的人们世代耳闻目睹“社”里进行的一切活动,久而久之导致习以为常,故有与皇天上帝、土地神、太上老君亲如一家的感觉,所以称为“爷”,这是带有区域特性的称谓方式,超过这个地域就很少存在这种称谓方式了。古制社庙同地,这里也是孔子家族祭祀祖先的宗庙所在地,《论语》与《史记》均记载孔子为殷人,殷商是总称,商朝迁都殷墟之前称商,迁殷墟后才商殷共用。孔子与太丘的渊源是深厚的血脉宗亲关系,孔子周游列国时在芒山、太丘一带游住许久,以至于发生了《论语》与《孔子家语》记载的孔子与宋国司马恒魋之间发生个人过节的故事,恒魋把孔子带领弟子演练礼的场地的大树砍倒对孔子示威,孔子就对众人说:“子曰:‘天生德于予,恒魋(tui)其如予何’?”以示对恒魋的蔑视,孔子思想对这一带老百姓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直到现在普通百姓对遇到的蛮不讲理的家庭立即评价为“孔夫子没到过的地方”,足见孔子的影响与教化有多么深厚!

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丘庙下的“宋太丘社”定位在与周的国家社稷存亡、秦的失国、中华九鼎的去存同等重要的位置,所以引导了西汉在太丘先后设置敬丘候国专职事上帝、置太丘县立汉太丘社的行为,直到东晋大水带土淹没后消失于人们视野,以此传说后世人们以“土地庙”丘庙村为中心周边4里路范围建了众多的寺祠庙宇,北面建有著名的“老君堂”,“老君堂”的初建年代已不可考,传说朱洪武(这里称明开国皇帝朱元章为朱洪武)时代即有“老君堂”,有记载的是1903年请山东的木匠整修过,“老君堂”大殿尚存太丘中学院内,2015年在原址东北100余米处重建了“老君堂”,2017年7月决定打造“道教文化产业园”,一期扩建“老君堂”,二期重建“太丘社”;东面建有“玉皇阁”,古老的“玉皇阁”毁于“文革”,2016年在原址重建开光;东南面原有著名的“清凉寺”毁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冯玉祥扒庙办学堂运动;南面建有专事送子的“奶奶庙”现仅存庙台;西面有敬奉武圣的“关帝庙”,当地称谭关老爷庙仅存遗址;西北近处一箭之地有全国罕有的“猪牛羊神庙”遗址庙台,可能是源于猪、牛、羊是天地神喜欢的祭品“太牢”的缘故,人们可能是希望牠们繁衍兴旺又感激牠们为人类对天地做出的牺牲,据说该庙也毁于冯玉祥为河南督军时的扒庙办学堂运动;同方向延长2里半路还有曹庙,其中供奉已无人说得清楚。道教典籍中有“太上老君”还化身过李耳“老子”留给世人“道德经”后升天而去,后来又化身“张天师”张道陵到人间传道布教兴盛道教的典故,这个典故给几千年来李耳“老子”的身世年月的不解之谜给出了一个解释,几千年来无论是《老子》还是《史记》对老子其人都没有确切的身份认定,对其行踪不知所终,《史记》中甚至自相矛盾、无所适从,从宗教的角度说,“老子”作为神的化身不知所踪也在情理之中。

总之,丘庙村之下的“太丘”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也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这里有《史记》《资治通鉴》等文献对“太丘社”的确切记载也有远古至今的天地神灵在人间活动的传说,有大量的与传说相印证的近古宗教遗迹,考古发现的隋唐大运河酂阳大码头的设置应与方便古时官民到丘庙之下的汉太丘社祭祀有关。远古以来的先民们心存对神灵的敬畏,心中道德底线分明,在这里虔诚的焚香祭祀,向皇天上帝、土地神灵献上“太牢”祈祷天命恒稳,增福增寿、减消灾祸同时感恩上天与大地的丰厚赐予。所以,挖掘发扬传统民族信仰文化,心存敬畏,划清道德底线,遵纪守法,国泰民安,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责任编辑: 姬艳峰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