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商丘美丽乡愁”系列之一百“一岭十八岗”(99)

北岭(八):张机坊村的丝绸情

文/图 马学庆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7-06-01 10:29

张机坊村清代捶丝条石

【阅读提示】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5月14日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演讲中指出,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商丘,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原产地,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自古这里就植桑养蚕、抽丝织绸、织锦刺绣,到汉代成为全国两个核心丝绸原产地之一。在历史上,商丘西至睢县、东至永城的睢水和涣水之间,正是丝绸之路上的主产区。翻开中国丝绸史和明清时期商丘各县地方志,其中关于商丘官方或民间发展桑蚕养殖和丝绸织锦的记载可谓是连篇累牍,如锦绣襄邑、濯锦池、柘桑、柘丝、桑堌等。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出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也必将给商丘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笔者在北岭镇采访的过程中,一个小村落则生动诠释了商丘丝织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以一个点彰显了商丘在丝路上曾经的实力和辉煌。

“丝绸村”的前世今生

张机坊村,豫东平原上一个普普通通的村落,全村只有几十户、百十来人。明清、民国时期多属永城县,1956年划归夏邑县,今属北岭镇朱厂村委会。若不是追溯其文化,如今或许无人会注意到它。然而,在历史上,它却是名扬一方的“丝绸村”。

张机坊的村名由来,即与该村盛产丝绸有关。据《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表·张机坊村》记载,张机坊村是以行业性质而得名。明洪武年间,张氏族人迁此建村。因纺纱致富,开机坊织绸缎,家道遂殷实,命名为张机坊。当时这里,桑满园,户养蚕,作坊里机杼声不断,家家纺织绸缎。

91岁的张机坊村民张书俊溯源了族人是如何迁此建村的。元朝末年,张氏祖母一行从山东逃荒至此,这里当时到处是白花花的盐碱地。张氏祖母选地一处,面向东搭一庵子居住。当时永城、夏邑一带民众多以织绸为业。清光绪二十九年《永城县志·杂识》载:“永邑乡村多种桑,蚕成,妇孺拈丝织绸,名曰土绸,坚白异常。”张氏祖母入乡随俗,种桑养蚕,抽丝纺纱织绸,勤俭持家,家道逐渐殷实。随着张氏族人人口逐渐增多,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在此定居建村,因织绸精美,名扬在外。明洪武、永乐、嘉靖年间,该村所织丝绸曾被作为贡品送入皇宫,“染成朱紫色尤鲜,以作宫眷之用”。(1991年版《永城县志·乡镇企业篇》)

明清时,永城、夏邑农村“桑林遍野”,集镇“蚕丝成市”,城乡“机轴之声不绝”,当地丝绸贸易兴盛,客商云集。清代永城邑人吕履泰有诗《竹枝词》:“溽夏金针菜上迟,麦秋初过正闲时。绿桑叶老蚕工毕,杨柳荫中正捻丝。”描绘了秋天麦种过后的农闲时节,永城遍地的桑树叶子已老,民众在做完蚕工之后,正在树荫下捻丝的生活场景。到了民国20年(1931年),夏邑全县年产蚕茧13万斤。张机坊村的桑蚕丝绸生产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划归夏邑县的张机坊村在全县发展蚕桑生产的环境中继续植桑养蚕。69岁的村民刘金环讲起自己的织绸史滔滔不绝,她6岁就开始喂蚕,经常跑到邻村郭楼她姐姐家捋桑叶。在收蚕茧腌一星期后,取出抽丝;待丝抽好晒干,经一个个络子,然后即可织丝绸。65岁的村民张世忠说,他自上世纪50年代就跟随父母养蚕,当时全村人也都养蚕织绸,这是村里的主要产业。上世纪70年代,县里引进湖桑,村里桑蚕发展更快。直到上世纪80年代村里还有养蚕织绸的,到后来因蚕价过低,桑园大量减少,村里织绸逐渐萎缩并停止生产。

“一面庄”的神秘传说

张机坊村不但被称为“丝绸村”,还有“一面庄”之称。在新中国成立前,来到该村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全村的堂屋没有一家坐北朝南的,全部坐西朝东,都是西屋。而且全村村落南北长,只有一条南北路,西屋均建在路西面,路东面无人,因此被称作“一面庄”。这是为什么呢?

行走在张机坊村旧村遗址,笔者发现该村当时的宅基地全部是东西长、南北窄。照此宅基划分,如果盖坐北朝南堂屋则无院落,甚至根本盖不下堂屋。所以该村若盖房,堂屋只能是坐西朝东。为什么该村的宅基地不按豫东习俗划为东西短、南北宽,主房盖成坐北朝南的样式呢?其实,这里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最早从张氏先祖定居于此时已经如此布局,后代张氏后人只是沿袭先辈传统而已。

北岭镇政府办公室主任刘英杰介绍道,这与张氏家族中的一个故事有关。传说张氏祖母面向东建毛草庵居此,一日纺纱至深夜,从庵子脊檩上往下落铜钱,家庭开始殷实富裕。于是族中有人便迷信面向东建屋可以财源旺盛,其他人纷纷仿效,便形成了张氏族人几百年盖房全部建西屋门朝东的习惯。方圆千里没有如此布局的。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破除迷信,对张机坊村的宅基地重新划分,两家宅基并为一家,改变了原有格局,现在该村所建主房都是坐北朝南了。

张机坊村还流传有两缸银元的故事。村东南原有菜园地,建有土屋两间,但因半夜闹鬼,无人敢在此屋居住。张姓第八世胆大超人,要求前去看园。一日睡到子时,果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伴着风声好似听到鬼哭狼嚎,约半个时辰恢复平静。就听门外有人大喊:“给你钥匙。”随后风停,月明星稀,张氏八世祖借着月光,发现门前有把铁铲,因睡不着觉,就用铁铲平整门前土地,掘得银元两缸。明隆庆年间在此建村,因位于老村之前取名前张机坊。张机坊村因居于后,则习惯被称为后张机坊村。

张机坊村还有过年不做团圆馍和不放火神的习俗。据说张氏第四世因吃团圆馍被噎死,所以至今该村过年不做团圆馍,也不吃团圆馍。因村里正月初七放火神失过火,至今过年不再放火神。

织绸机多,丝绸作坊多,是张机坊村曾经的显著特点,也是该村得名的主要缘由,使之成为风靡百年的“丝绸村”。 草庵掉钱、两缸银元的传说永远只能是传说,只是给那些妄想不劳而获的人画了一个饼。使张机坊张氏族人发家致富的,不是神鬼的福佑,而是先辈依靠自己的勤劳智慧,建立了众多的丝绸作坊,精于织绸,从而一步步走向富裕的。如今古村遗址那一块块曾经捶布、捶丝线用的清代条石,就是最好的见证。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民生
“记住商丘美丽乡愁”系列之一百“一岭十八岗”(99)
北岭(八):张机坊村的丝绸情
2017-06-01 10:29   文/图 马学庆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张机坊村清代捶丝条石

【阅读提示】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5月14日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演讲中指出,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商丘,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原产地,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自古这里就植桑养蚕、抽丝织绸、织锦刺绣,到汉代成为全国两个核心丝绸原产地之一。在历史上,商丘西至睢县、东至永城的睢水和涣水之间,正是丝绸之路上的主产区。翻开中国丝绸史和明清时期商丘各县地方志,其中关于商丘官方或民间发展桑蚕养殖和丝绸织锦的记载可谓是连篇累牍,如锦绣襄邑、濯锦池、柘桑、柘丝、桑堌等。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出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也必将给商丘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笔者在北岭镇采访的过程中,一个小村落则生动诠释了商丘丝织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以一个点彰显了商丘在丝路上曾经的实力和辉煌。

“丝绸村”的前世今生

张机坊村,豫东平原上一个普普通通的村落,全村只有几十户、百十来人。明清、民国时期多属永城县,1956年划归夏邑县,今属北岭镇朱厂村委会。若不是追溯其文化,如今或许无人会注意到它。然而,在历史上,它却是名扬一方的“丝绸村”。

张机坊的村名由来,即与该村盛产丝绸有关。据《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表·张机坊村》记载,张机坊村是以行业性质而得名。明洪武年间,张氏族人迁此建村。因纺纱致富,开机坊织绸缎,家道遂殷实,命名为张机坊。当时这里,桑满园,户养蚕,作坊里机杼声不断,家家纺织绸缎。

91岁的张机坊村民张书俊溯源了族人是如何迁此建村的。元朝末年,张氏祖母一行从山东逃荒至此,这里当时到处是白花花的盐碱地。张氏祖母选地一处,面向东搭一庵子居住。当时永城、夏邑一带民众多以织绸为业。清光绪二十九年《永城县志·杂识》载:“永邑乡村多种桑,蚕成,妇孺拈丝织绸,名曰土绸,坚白异常。”张氏祖母入乡随俗,种桑养蚕,抽丝纺纱织绸,勤俭持家,家道逐渐殷实。随着张氏族人人口逐渐增多,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在此定居建村,因织绸精美,名扬在外。明洪武、永乐、嘉靖年间,该村所织丝绸曾被作为贡品送入皇宫,“染成朱紫色尤鲜,以作宫眷之用”。(1991年版《永城县志·乡镇企业篇》)

明清时,永城、夏邑农村“桑林遍野”,集镇“蚕丝成市”,城乡“机轴之声不绝”,当地丝绸贸易兴盛,客商云集。清代永城邑人吕履泰有诗《竹枝词》:“溽夏金针菜上迟,麦秋初过正闲时。绿桑叶老蚕工毕,杨柳荫中正捻丝。”描绘了秋天麦种过后的农闲时节,永城遍地的桑树叶子已老,民众在做完蚕工之后,正在树荫下捻丝的生活场景。到了民国20年(1931年),夏邑全县年产蚕茧13万斤。张机坊村的桑蚕丝绸生产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划归夏邑县的张机坊村在全县发展蚕桑生产的环境中继续植桑养蚕。69岁的村民刘金环讲起自己的织绸史滔滔不绝,她6岁就开始喂蚕,经常跑到邻村郭楼她姐姐家捋桑叶。在收蚕茧腌一星期后,取出抽丝;待丝抽好晒干,经一个个络子,然后即可织丝绸。65岁的村民张世忠说,他自上世纪50年代就跟随父母养蚕,当时全村人也都养蚕织绸,这是村里的主要产业。上世纪70年代,县里引进湖桑,村里桑蚕发展更快。直到上世纪80年代村里还有养蚕织绸的,到后来因蚕价过低,桑园大量减少,村里织绸逐渐萎缩并停止生产。

“一面庄”的神秘传说

张机坊村不但被称为“丝绸村”,还有“一面庄”之称。在新中国成立前,来到该村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全村的堂屋没有一家坐北朝南的,全部坐西朝东,都是西屋。而且全村村落南北长,只有一条南北路,西屋均建在路西面,路东面无人,因此被称作“一面庄”。这是为什么呢?

行走在张机坊村旧村遗址,笔者发现该村当时的宅基地全部是东西长、南北窄。照此宅基划分,如果盖坐北朝南堂屋则无院落,甚至根本盖不下堂屋。所以该村若盖房,堂屋只能是坐西朝东。为什么该村的宅基地不按豫东习俗划为东西短、南北宽,主房盖成坐北朝南的样式呢?其实,这里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最早从张氏先祖定居于此时已经如此布局,后代张氏后人只是沿袭先辈传统而已。

北岭镇政府办公室主任刘英杰介绍道,这与张氏家族中的一个故事有关。传说张氏祖母面向东建毛草庵居此,一日纺纱至深夜,从庵子脊檩上往下落铜钱,家庭开始殷实富裕。于是族中有人便迷信面向东建屋可以财源旺盛,其他人纷纷仿效,便形成了张氏族人几百年盖房全部建西屋门朝东的习惯。方圆千里没有如此布局的。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破除迷信,对张机坊村的宅基地重新划分,两家宅基并为一家,改变了原有格局,现在该村所建主房都是坐北朝南了。

张机坊村还流传有两缸银元的故事。村东南原有菜园地,建有土屋两间,但因半夜闹鬼,无人敢在此屋居住。张姓第八世胆大超人,要求前去看园。一日睡到子时,果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伴着风声好似听到鬼哭狼嚎,约半个时辰恢复平静。就听门外有人大喊:“给你钥匙。”随后风停,月明星稀,张氏八世祖借着月光,发现门前有把铁铲,因睡不着觉,就用铁铲平整门前土地,掘得银元两缸。明隆庆年间在此建村,因位于老村之前取名前张机坊。张机坊村因居于后,则习惯被称为后张机坊村。

张机坊村还有过年不做团圆馍和不放火神的习俗。据说张氏第四世因吃团圆馍被噎死,所以至今该村过年不做团圆馍,也不吃团圆馍。因村里正月初七放火神失过火,至今过年不再放火神。

织绸机多,丝绸作坊多,是张机坊村曾经的显著特点,也是该村得名的主要缘由,使之成为风靡百年的“丝绸村”。 草庵掉钱、两缸银元的传说永远只能是传说,只是给那些妄想不劳而获的人画了一个饼。使张机坊张氏族人发家致富的,不是神鬼的福佑,而是先辈依靠自己的勤劳智慧,建立了众多的丝绸作坊,精于织绸,从而一步步走向富裕的。如今古村遗址那一块块曾经捶布、捶丝线用的清代条石,就是最好的见证。

责任编辑: zc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