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繁星”系列之四十八

《过秦论》:戒秦之失 经典史论

晚报首席记者 贾若晨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7-05-26 09:15

■讲述人:陈功文

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商丘师范学院汉梁文化研究中心学术骨干,主要从事传统学术文化研究,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 余篇。主持国家社科资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主持教育部古籍整理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一项,主持省厅级项目多项。目前主要从事贾谊研究,目前已著成《汉初贤才贾谊》一书,交大象出版社待出版。

【阅读提示】

最近有多位读者打来电话,满心疑惑地询问:为什么每次解读贾谊都要聊他的文章,不能换个角度,聊聊他的其他历史吗?其实在这个问题记者很早前就曾与多位学者有过交流。专家、学者告诉记者,对贾谊的研究大多从其著作入手,这是一种必然。一个人所写的文章自然是其思想和观点最直接、最准确的流露,贾谊最大的历史贡献体现在其思想层面、政治层面、文学层面。通过对文章的探究,可以准确还原贾谊的精神内涵和文学成就。本期,陈功文副教授将为我们讲述贾谊的另一篇代表作——《过秦论》。

拿秦国教训说事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中的经典篇章,让高中生对贾谊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贾谊《新书》中,此文被排在首位,堪称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所以说,《过秦论》是一篇大家需要读了再读的文章。

贾谊《过秦论》三篇总结了秦王朝由兴盛到衰亡的历史经验教训。其上篇指出:秦国自孝公以来便逐渐强大,至秦始皇,首次完成华夏大一统,建立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国势大盛,威扬天下。

在写秦始皇的历史功绩时,贾谊用了很多夸张的手法:“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粤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粤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在夸张之中,贾谊又有意将秦始皇祖上灭二周的事迹集中于秦始皇身上。

紧接着,贾谊写秦始皇去世后,虽有“余威振于殊俗”,但“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振臂一呼,“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回应,赢粮而景从”,“而亡秦族矣”。贾谊看来,秦朝“非小弱也”,且“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另外,“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但就是这样既拥有坚固城池,又有百年强盛历史的秦帝国,却最终亡于无论是势力还是智谋都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等国“不可同年而语”的陈涉,不得不让人感叹“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贾谊通过秦朝的灭亡而引发历史性反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强大的秦帝国为何存世仅仅13年的时间,便在农民起义声中迅速土崩瓦解,毁于一旦?秦朝的灭亡向世人,特别是统治者提出了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是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其上篇美学效果极佳,曾引发无数的赞美之词。如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评点此文时说:“《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只看得中间‘然而’二字一转。未转以前,重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既转以后,重叠只是论陈涉如此之微。通篇只得二句文字:一句只是以秦如此之强,一句只是以陈涉如此之微。至于前半有说六国时,此只是反衬秦;后半有说秦时,此只是反衬陈涉,最是疏奇之笔。”

《过秦论》中、下篇又重点剖析了秦朝在统一之后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政策,秦二世继位后也未改正秦始皇所犯的错误,仍然施行“先诈力而后仁义”的措施,从而导致二世而亡的事实。

在分析秦亡的教训中,贾谊得出了“是以牧之以道,务在安之而已矣”的结论,认为“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身为天子,治国理民要以“安”为主。贾谊在随后的议论中,还把秦王朝的治国之政与自缪公以来的先王进行比较,又进一步提出统治者必须做到“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这样才能实现“旷日长久社稷安矣”的目的。

好文成经典

针对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在西汉前期曾引发“过秦”思潮。钱钟书《管锥篇》在第三册“全汉文卷一六”《过秦论》条中有关专门的评论。他说:“《史记·陆贾列传》汉高帝曰:‘试为我著秦所以亡失天下’;‘过秦’‘剧秦’遂为西汉政论中老生常谈。严氏所录,即有贾山《至言》、晁错《贤良文学对策》、严安《上书言世务》、吾丘寿王《骠骑论功论》、刘向《谏营昌陵疏》等,不一而足。贾生《过秦》三论外,尚复《上疏陈政事》,戒秦之失。汉之于秦,所谓‘殷鉴不远。在夏后氏之世’也。”

汉初,一些政论家以总结秦失天下的经验教训为主题,针对当时西汉时期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阐述自己的政治见解,文笔犀利,议论风发,颇有战国纵横家的恢弘气势,字里行间充满了炽热的感情。陆贾、贾山、贾谊等人都曾参与到这次讨论中来。

陆贾可以说是西汉王朝第一个站出来指责秦朝过失之人。“马上的天下”这一成语即出自陆生与汉高祖刘邦的的对话。《史记》记载了这一次经典的对话,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说:

陆生在刘邦面前时常谈论《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听到这些,刘邦很不高兴,就对他大骂道:“你主公的天下是靠骑在马上南征北战打出来的,哪里用得着《诗》《书》!”陆生回答说:“您在马上可以取得天下,难道您也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商汤和周武,都是以武力征服天下,然后顺应形势以文治守成,文治武功并用,这才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好办法啊。从前吴王夫差、智伯都是因极力炫耀武功而致使国家灭亡;秦王朝也是一味使用严酷刑法而不知变更,最后导致自己的灭亡。假使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仁义之道,效法先圣,那么,陛下您又怎么能取得天下呢?”刘邦听完之后,脸上露出惭愧的颜色,就对陆生说:“那就请您尝试着总结一下秦朝失去天下,我们得到天下,原因究竟在哪里,以及古代各王朝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所在。”这样,陆生就奉旨大略地论述了国家兴衰存亡的征兆和原因,一共写了12篇。每写完一篇就上奏给皇帝,高帝没有不称赞的,左右群臣也是一齐山呼万岁,把他这部书称为《新语》。

陆贾受命对秦失天下的原因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从《史记》的记载来看,陆贾“过秦”的文字是让高祖称赞的。陆贾之后,贾山也参与了这样的讨论。据《汉书·贾山传》记载,贾山于孝文时曾“言治乱之道,借秦为谕,名曰《至言》”,认为“秦王贪狼暴虐,残贼天下,穷困万民,以适其欲”是其失天下的根本原因,同时指出了秦亡天下的必然性。

从陆贾到贾谊,他们对秦朝的兴衰之理都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在总结秦失天下的经验教训时,都比较侧重于探讨秦亡的原因。在众多的“过秦”文章中,贾谊的《过秦论》颇受后世青睐,成了历代公认的文章经典。

贾谊的《过秦论》论政议史,精辟深刻,文笔锋利,为历代史家学者所信服。当年,司马迁撰著《史记·秦始皇本纪》《陈涉世家》时曾大段引用《过秦论》原文,并感叹道:“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贾谊的《过秦论》为古代政论文章树立了楷模,在历史上影响很大,陆机的《辩亡论》、苏轼的《六国论》等都受到了它的影响。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民生
◆“历史上的繁星”系列之四十八
《过秦论》:戒秦之失 经典史论
2017-05-26 09:15   晚报首席记者 贾若晨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讲述人:陈功文

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商丘师范学院汉梁文化研究中心学术骨干,主要从事传统学术文化研究,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 余篇。主持国家社科资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主持教育部古籍整理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一项,主持省厅级项目多项。目前主要从事贾谊研究,目前已著成《汉初贤才贾谊》一书,交大象出版社待出版。

【阅读提示】

最近有多位读者打来电话,满心疑惑地询问:为什么每次解读贾谊都要聊他的文章,不能换个角度,聊聊他的其他历史吗?其实在这个问题记者很早前就曾与多位学者有过交流。专家、学者告诉记者,对贾谊的研究大多从其著作入手,这是一种必然。一个人所写的文章自然是其思想和观点最直接、最准确的流露,贾谊最大的历史贡献体现在其思想层面、政治层面、文学层面。通过对文章的探究,可以准确还原贾谊的精神内涵和文学成就。本期,陈功文副教授将为我们讲述贾谊的另一篇代表作——《过秦论》。

拿秦国教训说事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中的经典篇章,让高中生对贾谊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贾谊《新书》中,此文被排在首位,堪称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所以说,《过秦论》是一篇大家需要读了再读的文章。

贾谊《过秦论》三篇总结了秦王朝由兴盛到衰亡的历史经验教训。其上篇指出:秦国自孝公以来便逐渐强大,至秦始皇,首次完成华夏大一统,建立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国势大盛,威扬天下。

在写秦始皇的历史功绩时,贾谊用了很多夸张的手法:“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粤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粤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在夸张之中,贾谊又有意将秦始皇祖上灭二周的事迹集中于秦始皇身上。

紧接着,贾谊写秦始皇去世后,虽有“余威振于殊俗”,但“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振臂一呼,“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回应,赢粮而景从”,“而亡秦族矣”。贾谊看来,秦朝“非小弱也”,且“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另外,“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但就是这样既拥有坚固城池,又有百年强盛历史的秦帝国,却最终亡于无论是势力还是智谋都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等国“不可同年而语”的陈涉,不得不让人感叹“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贾谊通过秦朝的灭亡而引发历史性反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强大的秦帝国为何存世仅仅13年的时间,便在农民起义声中迅速土崩瓦解,毁于一旦?秦朝的灭亡向世人,特别是统治者提出了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是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其上篇美学效果极佳,曾引发无数的赞美之词。如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评点此文时说:“《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只看得中间‘然而’二字一转。未转以前,重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既转以后,重叠只是论陈涉如此之微。通篇只得二句文字:一句只是以秦如此之强,一句只是以陈涉如此之微。至于前半有说六国时,此只是反衬秦;后半有说秦时,此只是反衬陈涉,最是疏奇之笔。”

《过秦论》中、下篇又重点剖析了秦朝在统一之后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政策,秦二世继位后也未改正秦始皇所犯的错误,仍然施行“先诈力而后仁义”的措施,从而导致二世而亡的事实。

在分析秦亡的教训中,贾谊得出了“是以牧之以道,务在安之而已矣”的结论,认为“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身为天子,治国理民要以“安”为主。贾谊在随后的议论中,还把秦王朝的治国之政与自缪公以来的先王进行比较,又进一步提出统治者必须做到“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这样才能实现“旷日长久社稷安矣”的目的。

好文成经典

针对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在西汉前期曾引发“过秦”思潮。钱钟书《管锥篇》在第三册“全汉文卷一六”《过秦论》条中有关专门的评论。他说:“《史记·陆贾列传》汉高帝曰:‘试为我著秦所以亡失天下’;‘过秦’‘剧秦’遂为西汉政论中老生常谈。严氏所录,即有贾山《至言》、晁错《贤良文学对策》、严安《上书言世务》、吾丘寿王《骠骑论功论》、刘向《谏营昌陵疏》等,不一而足。贾生《过秦》三论外,尚复《上疏陈政事》,戒秦之失。汉之于秦,所谓‘殷鉴不远。在夏后氏之世’也。”

汉初,一些政论家以总结秦失天下的经验教训为主题,针对当时西汉时期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阐述自己的政治见解,文笔犀利,议论风发,颇有战国纵横家的恢弘气势,字里行间充满了炽热的感情。陆贾、贾山、贾谊等人都曾参与到这次讨论中来。

陆贾可以说是西汉王朝第一个站出来指责秦朝过失之人。“马上的天下”这一成语即出自陆生与汉高祖刘邦的的对话。《史记》记载了这一次经典的对话,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说:

陆生在刘邦面前时常谈论《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听到这些,刘邦很不高兴,就对他大骂道:“你主公的天下是靠骑在马上南征北战打出来的,哪里用得着《诗》《书》!”陆生回答说:“您在马上可以取得天下,难道您也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商汤和周武,都是以武力征服天下,然后顺应形势以文治守成,文治武功并用,这才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好办法啊。从前吴王夫差、智伯都是因极力炫耀武功而致使国家灭亡;秦王朝也是一味使用严酷刑法而不知变更,最后导致自己的灭亡。假使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仁义之道,效法先圣,那么,陛下您又怎么能取得天下呢?”刘邦听完之后,脸上露出惭愧的颜色,就对陆生说:“那就请您尝试着总结一下秦朝失去天下,我们得到天下,原因究竟在哪里,以及古代各王朝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所在。”这样,陆生就奉旨大略地论述了国家兴衰存亡的征兆和原因,一共写了12篇。每写完一篇就上奏给皇帝,高帝没有不称赞的,左右群臣也是一齐山呼万岁,把他这部书称为《新语》。

陆贾受命对秦失天下的原因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从《史记》的记载来看,陆贾“过秦”的文字是让高祖称赞的。陆贾之后,贾山也参与了这样的讨论。据《汉书·贾山传》记载,贾山于孝文时曾“言治乱之道,借秦为谕,名曰《至言》”,认为“秦王贪狼暴虐,残贼天下,穷困万民,以适其欲”是其失天下的根本原因,同时指出了秦亡天下的必然性。

从陆贾到贾谊,他们对秦朝的兴衰之理都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在总结秦失天下的经验教训时,都比较侧重于探讨秦亡的原因。在众多的“过秦”文章中,贾谊的《过秦论》颇受后世青睐,成了历代公认的文章经典。

贾谊的《过秦论》论政议史,精辟深刻,文笔锋利,为历代史家学者所信服。当年,司马迁撰著《史记·秦始皇本纪》《陈涉世家》时曾大段引用《过秦论》原文,并感叹道:“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贾谊的《过秦论》为古代政论文章树立了楷模,在历史上影响很大,陆机的《辩亡论》、苏轼的《六国论》等都受到了它的影响。

责任编辑: zc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