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繁星”系列之四十七

[文化商丘]《治安策》: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

首席记者 贾若晨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7-05-19 07:38

■讲述人:陈功文

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商丘师范学院汉梁文化研究中心学术骨干,主要从事传统学术文化研究,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 余篇。主持国家社科资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主持教育部古籍整理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一项,主持省厅级项目多项。目前主要从事贾谊研究,已著成《汉初贤才贾谊》一书,交大象出版社待出版。

■阅读提示

据了解,第二届贾谊文化节暨2017年丁酉年贾谊祭拜大典本周将在我市举行。作为此次文化节系列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贾谊文化论坛将会邀请各界学者共聚商丘,围绕贾谊文化研究发布自己的最新学术成果。对于深入学习、了解贾谊历史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尽管之前晚报已刊发过有关贾谊的系列文章,但历史文化研究本就百家争鸣,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者总能得到各具代表性的观点。借着贾谊文化论坛召开这个绝佳时机,记者邀请陈功文教授为我们讲述他眼中的贾谊。

说问题单刀直入

宣室求贤之后,贾谊被封为梁怀王太傅,开始了在梁国长达6年时间,也是他人生中最长的一段任职经历。《治安策》写于贾谊任职梁怀王太傅期间。

《治安策》又名《陈政事疏》,被后人誉为“万言书之祖”。此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贾谊的治国主张和政治思想。透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穿越2000多年的历史,很好地了解贾谊当时的想法。

在《治安策》中,贾谊以政治家的敏锐嗅觉,向汉文帝揭示了严峻的社会现实以及深藏其中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矛盾,并针对西汉初期的经济凋敝、诸侯王生事以及匈奴侵扰等问题,提出了解决矛盾和应加强防范的措施。从文学角度看,此文比喻生动,气势逼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在《治安策》中,贾谊开宗明义,直截了当地言明当时虽称治世,但社会却存有让人“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的现实。贾谊所感叹的“可为痛哭者”“可为流涕者”及“可为长太息者”,就是指社会所存在的矛盾和隐藏的危机。而这种感叹体现在文章中,表现出了感情上的急切,气势逼人,有较强的感染力。

他首先对当时出现的“安且治”的论调提出了批判,他指出:“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并认为当时的形势犹如“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事态已十分严峻,而统治者却毫无察觉。贾谊居安思危,直陈时弊,为汉文帝上疏治安之策,希望替其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说的都是大问题

齐、赵,景帝用晁错之计削吴、楚。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籓国自析。自此以来,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皇子始立者,大国不过十余城。长沙、燕、代虽有旧名,皆亡南北边矣。景遭七国之难,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武有衡山、淮南之谋,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透过这段历史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贾谊治国理念的正确,政治眼光的敏锐和长远。

贾谊提到的“可为流涕者二”,其一是匈奴为患,边境不宁;其二是皇帝在边患问题上的软弱态度。贾谊认为汉之天子应为“天下之首”,而匈奴应为“天下之足”,可当时汉朝边境不断受到匈奴侵扰,汉朝与匈奴形成了“倒悬”之势——“足反居上,首顾居下”。所以,贾谊认为必须对匈奴严加控制,改变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倒悬”状态,并向皇帝提出了制驭匈奴的计策。

贾谊认为,若汉文帝能依其计,则“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伏中行说而笞其背,举匈奴之众唯上之令”。在贾谊看来,本来汉朝“德可远施,威可远加”,但当前的形势是“直数百里外威令不信”,真可谓“可为流涕者此也”。所以,贾谊强烈呼吁尽快解决匈奴问题,建议通过设置“属国”与“三表”“五饵”之术,达到尊王攘夷之目的。

其提及的“可为长太息者”,也是在探讨治国方略,以实现移风易俗之目的。他认为,首先应爱民;其次是实行礼教,并加强对太子的教育。

从贾谊所提出的“可为痛哭者”“可为流涕者”及“可为长太息者”来看,在当时所存在的诸多矛盾与危机之中,“可为痛哭者”当为最主要的矛盾与危机。

贾谊所谓的“可为痛哭者一”,即指诸侯王与中央政府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当时汉王朝同姓诸侯国渐趋强大,势力渐趋强盛,贾谊认为如果一味地听任他们发展壮大起来,则势必会有祸乱之变。对此,贾谊进一步分析。他说:“大抵强者先反。淮阴王楚最强,则最先反;韩王信倚胡,则又反;贯高因赵资,则又反;陈豨兵精强,则又反;彭越用梁,则又反;黥布用淮南,则又反;卢绾国比最弱,则最后反。长沙乃才二万五千户耳,力不足以行逆,则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全骨肉时长沙无故者,非独性异人也,其形势然矣。”

对于当时“天下少安”的形势,贾谊认为只是“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但时间一长,形势就会发生变化:“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彼自丞尉以上偏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

如果此时才想起“治安”之术,贾谊认为,“虽尧、舜不治”。所以,贾谊认为想要解决这场危机不能靠施加恩惠,也不能靠亲情关系。他建议“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通过“割地定制”的方式削弱诸侯势力,从而保证中央政权的集中与统一。如此,才能成为真正的治安之世。

贾谊“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对此后晁错的“削藩策”和主父偃的“推恩法”有着较大的影响和启示。《汉书·诸侯王表》称:“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故文帝采贾生之议分

论第一名不虚传

贾谊在《治安策》中洞察时弊,分析得有理有据,赢得了后人的广泛称赞。《古文观止》卷六称:“是篇正对当时诸侯王僭拟、地过古制发论,主意在‘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句。此句以前,言不若此而治安之难。此句之后,言能若此而治安之易。起结总是勉以及时速为之意。虽只重少同姓之力,却将异姓层层较量,尤妙于宾主之法。”

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金圣叹有这样的文字:“幼闻人说,韩昌黎如海,苏东坡如潮。便寻二公文章反复再读,深信海之与潮,果有如此也。既而忽见贾生列传,读其治安全策,乃始咋舌怪叹。夫此则真谓之海矣:千奇万怪,千态万状,无般不有,无般不起。则真谓之潮矣:来,不知其如何忽来;去不知其如何忽去。总之韩、苏二公文章,纵极汪洋排荡时,还有墙壁可依,路径可觅。至于此文,更无墙壁可依,路径可觅。少年初见古文,便先教读一万遍,定能分外生出天授神笔。”金圣叹所说的“韩潮苏海”是个成语典故,意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而他将《治安策》置于韩愈、苏轼文章之上,足见其气势之充沛。

《鸣原堂论文》中,曾国藩也点评《治安策》:“奏疏以汉人为极轨,而气势最盛,事理最显者,尤莫善于《治安策》。故千古奏议,推此篇为绝唱。”毛泽东也说贾谊的《治安策》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全文切中当时事理,有一种颇好的气氛,值得一看”。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报纸栏目
“历史上的繁星”系列之四十七
[文化商丘]《治安策》: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
2017-05-19 07:38   首席记者 贾若晨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讲述人:陈功文

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商丘师范学院汉梁文化研究中心学术骨干,主要从事传统学术文化研究,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 余篇。主持国家社科资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主持教育部古籍整理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一项,主持省厅级项目多项。目前主要从事贾谊研究,已著成《汉初贤才贾谊》一书,交大象出版社待出版。

■阅读提示

据了解,第二届贾谊文化节暨2017年丁酉年贾谊祭拜大典本周将在我市举行。作为此次文化节系列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贾谊文化论坛将会邀请各界学者共聚商丘,围绕贾谊文化研究发布自己的最新学术成果。对于深入学习、了解贾谊历史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尽管之前晚报已刊发过有关贾谊的系列文章,但历史文化研究本就百家争鸣,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者总能得到各具代表性的观点。借着贾谊文化论坛召开这个绝佳时机,记者邀请陈功文教授为我们讲述他眼中的贾谊。

说问题单刀直入

宣室求贤之后,贾谊被封为梁怀王太傅,开始了在梁国长达6年时间,也是他人生中最长的一段任职经历。《治安策》写于贾谊任职梁怀王太傅期间。

《治安策》又名《陈政事疏》,被后人誉为“万言书之祖”。此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贾谊的治国主张和政治思想。透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穿越2000多年的历史,很好地了解贾谊当时的想法。

在《治安策》中,贾谊以政治家的敏锐嗅觉,向汉文帝揭示了严峻的社会现实以及深藏其中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矛盾,并针对西汉初期的经济凋敝、诸侯王生事以及匈奴侵扰等问题,提出了解决矛盾和应加强防范的措施。从文学角度看,此文比喻生动,气势逼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在《治安策》中,贾谊开宗明义,直截了当地言明当时虽称治世,但社会却存有让人“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的现实。贾谊所感叹的“可为痛哭者”“可为流涕者”及“可为长太息者”,就是指社会所存在的矛盾和隐藏的危机。而这种感叹体现在文章中,表现出了感情上的急切,气势逼人,有较强的感染力。

他首先对当时出现的“安且治”的论调提出了批判,他指出:“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并认为当时的形势犹如“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事态已十分严峻,而统治者却毫无察觉。贾谊居安思危,直陈时弊,为汉文帝上疏治安之策,希望替其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说的都是大问题

齐、赵,景帝用晁错之计削吴、楚。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籓国自析。自此以来,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皇子始立者,大国不过十余城。长沙、燕、代虽有旧名,皆亡南北边矣。景遭七国之难,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武有衡山、淮南之谋,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透过这段历史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贾谊治国理念的正确,政治眼光的敏锐和长远。

贾谊提到的“可为流涕者二”,其一是匈奴为患,边境不宁;其二是皇帝在边患问题上的软弱态度。贾谊认为汉之天子应为“天下之首”,而匈奴应为“天下之足”,可当时汉朝边境不断受到匈奴侵扰,汉朝与匈奴形成了“倒悬”之势——“足反居上,首顾居下”。所以,贾谊认为必须对匈奴严加控制,改变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倒悬”状态,并向皇帝提出了制驭匈奴的计策。

贾谊认为,若汉文帝能依其计,则“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伏中行说而笞其背,举匈奴之众唯上之令”。在贾谊看来,本来汉朝“德可远施,威可远加”,但当前的形势是“直数百里外威令不信”,真可谓“可为流涕者此也”。所以,贾谊强烈呼吁尽快解决匈奴问题,建议通过设置“属国”与“三表”“五饵”之术,达到尊王攘夷之目的。

其提及的“可为长太息者”,也是在探讨治国方略,以实现移风易俗之目的。他认为,首先应爱民;其次是实行礼教,并加强对太子的教育。

从贾谊所提出的“可为痛哭者”“可为流涕者”及“可为长太息者”来看,在当时所存在的诸多矛盾与危机之中,“可为痛哭者”当为最主要的矛盾与危机。

贾谊所谓的“可为痛哭者一”,即指诸侯王与中央政府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当时汉王朝同姓诸侯国渐趋强大,势力渐趋强盛,贾谊认为如果一味地听任他们发展壮大起来,则势必会有祸乱之变。对此,贾谊进一步分析。他说:“大抵强者先反。淮阴王楚最强,则最先反;韩王信倚胡,则又反;贯高因赵资,则又反;陈豨兵精强,则又反;彭越用梁,则又反;黥布用淮南,则又反;卢绾国比最弱,则最后反。长沙乃才二万五千户耳,力不足以行逆,则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全骨肉时长沙无故者,非独性异人也,其形势然矣。”

对于当时“天下少安”的形势,贾谊认为只是“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但时间一长,形势就会发生变化:“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彼自丞尉以上偏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

如果此时才想起“治安”之术,贾谊认为,“虽尧、舜不治”。所以,贾谊认为想要解决这场危机不能靠施加恩惠,也不能靠亲情关系。他建议“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通过“割地定制”的方式削弱诸侯势力,从而保证中央政权的集中与统一。如此,才能成为真正的治安之世。

贾谊“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对此后晁错的“削藩策”和主父偃的“推恩法”有着较大的影响和启示。《汉书·诸侯王表》称:“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故文帝采贾生之议分

论第一名不虚传

贾谊在《治安策》中洞察时弊,分析得有理有据,赢得了后人的广泛称赞。《古文观止》卷六称:“是篇正对当时诸侯王僭拟、地过古制发论,主意在‘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句。此句以前,言不若此而治安之难。此句之后,言能若此而治安之易。起结总是勉以及时速为之意。虽只重少同姓之力,却将异姓层层较量,尤妙于宾主之法。”

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金圣叹有这样的文字:“幼闻人说,韩昌黎如海,苏东坡如潮。便寻二公文章反复再读,深信海之与潮,果有如此也。既而忽见贾生列传,读其治安全策,乃始咋舌怪叹。夫此则真谓之海矣:千奇万怪,千态万状,无般不有,无般不起。则真谓之潮矣:来,不知其如何忽来;去不知其如何忽去。总之韩、苏二公文章,纵极汪洋排荡时,还有墙壁可依,路径可觅。至于此文,更无墙壁可依,路径可觅。少年初见古文,便先教读一万遍,定能分外生出天授神笔。”金圣叹所说的“韩潮苏海”是个成语典故,意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而他将《治安策》置于韩愈、苏轼文章之上,足见其气势之充沛。

《鸣原堂论文》中,曾国藩也点评《治安策》:“奏疏以汉人为极轨,而气势最盛,事理最显者,尤莫善于《治安策》。故千古奏议,推此篇为绝唱。”毛泽东也说贾谊的《治安策》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全文切中当时事理,有一种颇好的气氛,值得一看”。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道路封闭超一年 施工...
正在办理手续 从今年1月1日起补发
兆隆·金盾国际小区A区 改造施工将开始 水质问题有...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春花相伴劳作忙
以花为茗 与花相伴
“花”经济 有“钱”景
街头“新装备”还原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