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校园贷” 疯狂到几时

胡绪全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7-04-17 08:20

网贷看似大平台,一入方知深似海。

花季少女见识浅,误进圈套难出来。

从此利息难还清,烧炭自杀究可哀。

夺了一命又一命,谁来整治“校园贷”?

几句打油诗说的一则新闻:4月11日,福建泉州城东一高校旁的学生街某宾馆,厦门华厦学院一名大二女生在这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造成这一切的,是因为这个女大学生卷入校园贷并拍下裸照,不堪还债压力和催债电话骚扰,才选择自杀。

“校园贷”夺命不是第一次。去年河南一名大学生通过10多家互联网借贷平台,利用同学的私人信息借款数十万元,因无力偿还而跳楼自杀。高利贷陷阱、裸照抵押、暴力催收……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下半年,经媒体曝光的大学生因“校园贷”出问题的案件就有13起,涉及大学生人数500余人,涉案金额超千万元。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网络借贷看上去很美: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高涨,用借贷搭个创业的梯子,不失为一种选择;同样,借贷助学也能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然而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乱象开始显现,变了味的“校园贷”,演变成了一些大学生还不起的“青春债”,“校园贷”成了“校园害”。

为什么“校园贷”能够野蛮生长?因为网络借贷平台存在安全缺陷和风险漏洞。在校大学生是个庞大的群体,又的确有资金需求,是很多金融机构垂涎的“蛋糕”。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些平台审批过于宽松,仅凭身份证及学生证即可申请;有些平台虚假宣传,高息放贷,超出学生承受能力;甚至有的设置贷款陷阱,以“裸条”作为担保方式,贷后暴力催收……野蛮生长,自然出现野蛮事件,大学生被拖进债务漩涡,引发各种悲剧。

安全缺陷和风险漏洞如何弥补,考验管理者的智慧。尽管去年针对校园网贷种种乱象,监管和地方政府已出台整治措施,推动整改“校园贷”问题,但是受利益驱使,依然有一些机构铤而走险,剑走偏锋。

金融监管部门、教育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条条禁令,为何依然挡不住不法机构进入校园的步伐?这恐怕也与大学生需求有关。高校金融服务存在短板,给这些不法机构提供了机会。明明知道贷款有风险,为何还有那么多大学生加入贷款行列,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这也许与一些大学生盲目消费相关。看到别人购物,自己“囊中羞涩”,就想贷款攀比一下;看到他人创业取得成就,也想复制,却缺乏更深谋远虑的考量。

今日长缨在手,何日缚住苍龙?非法“校园贷”疯狂到头是灭亡,但它不会“烧炭自杀”,它只会死于监管部门和司法部门网中。

治理“校园贷”必须堵、疏结合,堵死歪门,开好正门。一方面多方加强对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的风险防范、风险教育,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引入正规金融机构等方法,弥补高校金融服务的短板,让普惠金融更好地覆盖大学生群体。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应天时评
夺命“校园贷” 疯狂到几时
2017-04-17 08:20   胡绪全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网贷看似大平台,一入方知深似海。

花季少女见识浅,误进圈套难出来。

从此利息难还清,烧炭自杀究可哀。

夺了一命又一命,谁来整治“校园贷”?

几句打油诗说的一则新闻:4月11日,福建泉州城东一高校旁的学生街某宾馆,厦门华厦学院一名大二女生在这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造成这一切的,是因为这个女大学生卷入校园贷并拍下裸照,不堪还债压力和催债电话骚扰,才选择自杀。

“校园贷”夺命不是第一次。去年河南一名大学生通过10多家互联网借贷平台,利用同学的私人信息借款数十万元,因无力偿还而跳楼自杀。高利贷陷阱、裸照抵押、暴力催收……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下半年,经媒体曝光的大学生因“校园贷”出问题的案件就有13起,涉及大学生人数500余人,涉案金额超千万元。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网络借贷看上去很美: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高涨,用借贷搭个创业的梯子,不失为一种选择;同样,借贷助学也能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然而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乱象开始显现,变了味的“校园贷”,演变成了一些大学生还不起的“青春债”,“校园贷”成了“校园害”。

为什么“校园贷”能够野蛮生长?因为网络借贷平台存在安全缺陷和风险漏洞。在校大学生是个庞大的群体,又的确有资金需求,是很多金融机构垂涎的“蛋糕”。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些平台审批过于宽松,仅凭身份证及学生证即可申请;有些平台虚假宣传,高息放贷,超出学生承受能力;甚至有的设置贷款陷阱,以“裸条”作为担保方式,贷后暴力催收……野蛮生长,自然出现野蛮事件,大学生被拖进债务漩涡,引发各种悲剧。

安全缺陷和风险漏洞如何弥补,考验管理者的智慧。尽管去年针对校园网贷种种乱象,监管和地方政府已出台整治措施,推动整改“校园贷”问题,但是受利益驱使,依然有一些机构铤而走险,剑走偏锋。

金融监管部门、教育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条条禁令,为何依然挡不住不法机构进入校园的步伐?这恐怕也与大学生需求有关。高校金融服务存在短板,给这些不法机构提供了机会。明明知道贷款有风险,为何还有那么多大学生加入贷款行列,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这也许与一些大学生盲目消费相关。看到别人购物,自己“囊中羞涩”,就想贷款攀比一下;看到他人创业取得成就,也想复制,却缺乏更深谋远虑的考量。

今日长缨在手,何日缚住苍龙?非法“校园贷”疯狂到头是灭亡,但它不会“烧炭自杀”,它只会死于监管部门和司法部门网中。

治理“校园贷”必须堵、疏结合,堵死歪门,开好正门。一方面多方加强对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的风险防范、风险教育,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引入正规金融机构等方法,弥补高校金融服务的短板,让普惠金融更好地覆盖大学生群体。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道路封闭超一年 施工...
正在办理手续 从今年1月1日起补发
兆隆·金盾国际小区A区 改造施工将开始 水质问题有...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春花相伴劳作忙
以花为茗 与花相伴
“花”经济 有“钱”景
街头“新装备”还原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