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基层“微治理” 探索信访“大课题”

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李立新 刘华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7-02-22 08:14

核心提示

信访工作是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是事关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大责任、大担当。虞城县通过一年的努力,推行基层“微治理”,探索了一条化解信访难题、减少信访上行的有效途径,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我曾分管或直接从事过信访工作,但是在任县委书记以后,使我对信访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其中,深有感触的是现在接访的问题是20年前村支部书记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而现在需要县委书记亲自解决。信访工作大事难事乱如麻,何以解决?我们要有不忘初心的理念,回归到信访工作的本源,重新审视信访工作的根本、基础和方向,从小处做起,解决大问题。我们推行‘微治理’,探索破解信访这个‘大课题’。”虞城县委书记朱东亚如是说。

【根本性问题】

压实基层“微责任”

信访工作的根本性问题是群众观念、群众路线和群众立场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用责任的落实实现问题的突破。

虞城县把“日清周评马上办”作为落实主体责任的工作机制,坚持一线望闻问切,集思广益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脉”“开方”“拿药”。周五逐项点评,既点评最好的也要评出最差的,并查清原因。先进的作为经验总结推广,让落后者有参考目标,对连续落后的单位及时问责。“马上办”强调的是速度和效率,倒排时间抓落实,强化责任抓落实,督查问责抓落实。去年以来,共讲评58次。

同时认真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包案领导深入基层,熟悉案情,督导落实,去年县领导共包案192起,结案率80%以上,稳定率90%以上。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下发相关文件,把9类信访突出问题责任细化分解至有关单位。按照“系统抓、抓系统”的原则,筛选出行业系统信访事项,交办给相关县直单位集中化解处理。

压实基层责任,落实“三·五”基层工作日制度,以上率下,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访农户,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排查矛盾纠纷,解决各类问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真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当地。

【基础性问题】

规范基层“微权力”

记者在站集镇林阁村遇到正在调研的虞城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光华。他告诉记者:“信访工作千头万绪,但并不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无序状态,只要经过理性分析和认真研判,还是有抓手、有条理的,关键的关键是要抓住信访工作的源头,从决策的科学性、行政行为的规范性、不当行为的纠偏性着力,才能真正从源头上杜绝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

为了保证决策科学性、全面性,政法委书记参加书记专题会,群工部长列席县委常委会,强力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做到应评尽评,未经评估,不得决策和实施。每年确立的10件实事等重大项目,全部进行了风险评估,未发生一起信访事件。

实施“微监督”。设置“清风箱”,把“微权力”放进“箱子”,对“微权力”的监督延伸到最后一公里,净化基层政治生态。“清风箱”每天定时开启,村民有需要盖章等事宜,可直接把材料投到箱里,管理者办完后及时放回;清风箱如果长期不开,或村干部不及时办理投入箱内的诉求,村民可以电话举报。就这样,小小一个箱子,成了村务平台,既规范了印章管理,也规范了村干部的权力。截至目前,该县通过清风箱为村民办实事1505起,收到合理化建议24条。“清风箱”的设置已达到50%,今年上半年实现全县25个乡镇全覆盖。

凡是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悖的坚决做到纠的及时、纠的到位。自2016年年初探索推行约谈机制,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落到实处。目前,县委书记已约谈6人,7名县分管领导约谈26人。2016年9月至11月,因为侵害群众利益事件多发、大气污染治理不力以及财税征收工作评比落后等问题,一乡党委书记先后3次被警示约谈,最终被调整了工作岗位。

【方向性问题】

强化基层“微治理”

法治是信访工作的最大逻辑,是破解信访难题的重要保障。该县创新成立了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监察大队、县维护正常信访秩序执法大队和县信息研判中心,从机制、队伍上确保让信访法治化传感到基层去,维护法治的严肃性,保护利益的多元性,促进社会的公正性。

该县信访部门有关负责人向记者分析了群众越级上访的主要原因:一是借上级压力,达到利益最大化;二是基层不作为,造成群众不信任;三是信息不灵,造成工作被动。为此,该县创新“双向规范”工作机制,为群众打开一扇解决问题的方便之门,堵死一条越级缠访闹访的非访之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监察大队由县纪委牵头,负责落实处理为官不为、慢作为等问题,惩处信访维稳工作违纪行为,保护信访人合法权益。维护正常信访秩序执法大队人员从县公安局抽调组成,负责依法处理涉访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信访秩序和社会秩序。县信息研判中心负责各类信访维稳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研判,提高舆情预警能力。

用好《依法逐级走访诉求单》,引导群众依法逐级反映诉求。凡村级无处理意见的,乡级不予受理;乡级无处理意见的,县级不予受理,真正将责任压实到基层。同时,严格信访事项办理时限,规定村级5个工作日,乡级10个工作日,县直部门30个工作日,凡不能按期结案的,均交由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监察大队予以督导督查,逐一实行责任查究。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监察大队成立以来,依法依规对信访问题多、信访工作薄弱的乡镇、单位,进行重点督导86次,对1个乡镇实行了一票否决,对6个乡镇、2个县直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2个乡镇给予问责警示,9名乡镇和县直单位负责人给予诫勉谈话。

畅通“民主+法制”渠道,提高法治化调解水平。去年以来,全县共举办调解员培训班8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785起,调解成功1768起,化解率99%;防止民间纠纷转为刑事案件12件74人,防止群体性上访23起510人。目前,全县有人民调解员2268名,每个村均有类似公道会的调解站,绝大多数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县维护正常信访秩序执法大队成立以来,加大对信访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先后教育训诫 27人,治安拘留8人,刑事拘留27人,依法判刑18人,有力地打击了缠访、闹访、非访人员的嚣张气焰,信访秩序明显好转。

组建“信访信息研判中心”,充分整合各方力量发挥基层信访维稳信息员作用,建立县、乡、村、组四级信息微信平台,利用大数据预警、研判,及时掌握内幕性、深层次信访维稳信息。各部门收集的信息,实行一天一上报、一天一汇总、一天一研判。通过大数据平台,县信息研判中心能够全面掌控各类信息,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快速反应、妥善应对,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坚决防止因信息不畅、工作不力造成上访人员聚集情况的发生。

通过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有效规范了信访秩序,近两年全县信访总量大幅下降,越级上访、无序上访明显减少,群众信访行为进一步趋于理性规范。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虞城
推行基层“微治理” 探索信访“大课题”
2017-02-22 08:14   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李立新 刘华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核心提示

信访工作是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是事关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大责任、大担当。虞城县通过一年的努力,推行基层“微治理”,探索了一条化解信访难题、减少信访上行的有效途径,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我曾分管或直接从事过信访工作,但是在任县委书记以后,使我对信访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其中,深有感触的是现在接访的问题是20年前村支部书记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而现在需要县委书记亲自解决。信访工作大事难事乱如麻,何以解决?我们要有不忘初心的理念,回归到信访工作的本源,重新审视信访工作的根本、基础和方向,从小处做起,解决大问题。我们推行‘微治理’,探索破解信访这个‘大课题’。”虞城县委书记朱东亚如是说。

【根本性问题】

压实基层“微责任”

信访工作的根本性问题是群众观念、群众路线和群众立场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用责任的落实实现问题的突破。

虞城县把“日清周评马上办”作为落实主体责任的工作机制,坚持一线望闻问切,集思广益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脉”“开方”“拿药”。周五逐项点评,既点评最好的也要评出最差的,并查清原因。先进的作为经验总结推广,让落后者有参考目标,对连续落后的单位及时问责。“马上办”强调的是速度和效率,倒排时间抓落实,强化责任抓落实,督查问责抓落实。去年以来,共讲评58次。

同时认真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包案领导深入基层,熟悉案情,督导落实,去年县领导共包案192起,结案率80%以上,稳定率90%以上。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下发相关文件,把9类信访突出问题责任细化分解至有关单位。按照“系统抓、抓系统”的原则,筛选出行业系统信访事项,交办给相关县直单位集中化解处理。

压实基层责任,落实“三·五”基层工作日制度,以上率下,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访农户,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排查矛盾纠纷,解决各类问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真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当地。

【基础性问题】

规范基层“微权力”

记者在站集镇林阁村遇到正在调研的虞城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光华。他告诉记者:“信访工作千头万绪,但并不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无序状态,只要经过理性分析和认真研判,还是有抓手、有条理的,关键的关键是要抓住信访工作的源头,从决策的科学性、行政行为的规范性、不当行为的纠偏性着力,才能真正从源头上杜绝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

为了保证决策科学性、全面性,政法委书记参加书记专题会,群工部长列席县委常委会,强力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做到应评尽评,未经评估,不得决策和实施。每年确立的10件实事等重大项目,全部进行了风险评估,未发生一起信访事件。

实施“微监督”。设置“清风箱”,把“微权力”放进“箱子”,对“微权力”的监督延伸到最后一公里,净化基层政治生态。“清风箱”每天定时开启,村民有需要盖章等事宜,可直接把材料投到箱里,管理者办完后及时放回;清风箱如果长期不开,或村干部不及时办理投入箱内的诉求,村民可以电话举报。就这样,小小一个箱子,成了村务平台,既规范了印章管理,也规范了村干部的权力。截至目前,该县通过清风箱为村民办实事1505起,收到合理化建议24条。“清风箱”的设置已达到50%,今年上半年实现全县25个乡镇全覆盖。

凡是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悖的坚决做到纠的及时、纠的到位。自2016年年初探索推行约谈机制,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落到实处。目前,县委书记已约谈6人,7名县分管领导约谈26人。2016年9月至11月,因为侵害群众利益事件多发、大气污染治理不力以及财税征收工作评比落后等问题,一乡党委书记先后3次被警示约谈,最终被调整了工作岗位。

【方向性问题】

强化基层“微治理”

法治是信访工作的最大逻辑,是破解信访难题的重要保障。该县创新成立了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监察大队、县维护正常信访秩序执法大队和县信息研判中心,从机制、队伍上确保让信访法治化传感到基层去,维护法治的严肃性,保护利益的多元性,促进社会的公正性。

该县信访部门有关负责人向记者分析了群众越级上访的主要原因:一是借上级压力,达到利益最大化;二是基层不作为,造成群众不信任;三是信息不灵,造成工作被动。为此,该县创新“双向规范”工作机制,为群众打开一扇解决问题的方便之门,堵死一条越级缠访闹访的非访之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监察大队由县纪委牵头,负责落实处理为官不为、慢作为等问题,惩处信访维稳工作违纪行为,保护信访人合法权益。维护正常信访秩序执法大队人员从县公安局抽调组成,负责依法处理涉访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信访秩序和社会秩序。县信息研判中心负责各类信访维稳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研判,提高舆情预警能力。

用好《依法逐级走访诉求单》,引导群众依法逐级反映诉求。凡村级无处理意见的,乡级不予受理;乡级无处理意见的,县级不予受理,真正将责任压实到基层。同时,严格信访事项办理时限,规定村级5个工作日,乡级10个工作日,县直部门30个工作日,凡不能按期结案的,均交由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监察大队予以督导督查,逐一实行责任查究。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监察大队成立以来,依法依规对信访问题多、信访工作薄弱的乡镇、单位,进行重点督导86次,对1个乡镇实行了一票否决,对6个乡镇、2个县直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2个乡镇给予问责警示,9名乡镇和县直单位负责人给予诫勉谈话。

畅通“民主+法制”渠道,提高法治化调解水平。去年以来,全县共举办调解员培训班8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785起,调解成功1768起,化解率99%;防止民间纠纷转为刑事案件12件74人,防止群体性上访23起510人。目前,全县有人民调解员2268名,每个村均有类似公道会的调解站,绝大多数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县维护正常信访秩序执法大队成立以来,加大对信访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先后教育训诫 27人,治安拘留8人,刑事拘留27人,依法判刑18人,有力地打击了缠访、闹访、非访人员的嚣张气焰,信访秩序明显好转。

组建“信访信息研判中心”,充分整合各方力量发挥基层信访维稳信息员作用,建立县、乡、村、组四级信息微信平台,利用大数据预警、研判,及时掌握内幕性、深层次信访维稳信息。各部门收集的信息,实行一天一上报、一天一汇总、一天一研判。通过大数据平台,县信息研判中心能够全面掌控各类信息,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快速反应、妥善应对,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坚决防止因信息不畅、工作不力造成上访人员聚集情况的发生。

通过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有效规范了信访秩序,近两年全县信访总量大幅下降,越级上访、无序上访明显减少,群众信访行为进一步趋于理性规范。

责任编辑: 姬艳峰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