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良:一人创业带富千余人

记者 蒋友胜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7-02-09 07:46

范海良和他的来自柘城县的施工队。 焦新建 摄

范海良是柘城县惠济乡丁王口村一名在北京市政工程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家。记者在惠济乡采访时,很多人提到范海良都赞不绝口,称他致富不忘本,自己到北京发展,还带富了同村和周边上千老家的人。

范海良14岁到北京打拼,靠诚信、勤奋和努力,使创办的企业不断壮大、业务越来越多,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他都一直坚持使用老家的工人。截至目前,范海良的公司已经使用老家的农民工10多万人次,不但是丁王口村,包括丁王口村周边的村庄,范海良直接让1000多户村民走上了有楼房、有轿车、年收入10多万元的小康路。

14岁到北京打工,

靠本分和信誉做大事业

范海良出生于1976年,家境贫寒。1990年春,14岁的范海良跟随村里的泥水匠到北京打工。当时,范海良没有文化,没有技术,没有资金,但他拥有一颗豫东人朴实、善良的心和诚信、勤奋的作风。

1994年中秋节前,机遇突然垂青范海良。范海良说,那次的机遇并不是偶然的,是他长期勤奋、踏实、诚信给他赢来的。当时,因为过中秋节和秋播,很多农民工返家了。这时候,北京市朝阳区清河南镇水源九厂一个项目临时需要使用一个工程队。甲方参考平时的考察,经过多方比较,感觉范海良比较可靠。

于是,范海良在18岁时,就在北京市成为了一个“小包工头”。范海良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从老家喊来30多个人,分派了工作队和队长,按质量要求和时间进度、按时保质地把项目完成,赢得甲方管理人员的交口称赞。

那次“包工头”经历,让范海良从一名打工者完美地转身成为了一名北京市市政工程领域的项目经理。

在项目施工中,范海良确保工程质量和时间进度,靠一次次出色地完成项目任务为他赢得了一个又一个更大的市政项目。

进入2000年后,范海良的公司已经成为北京市市政工程领域一个信誉良好、多次被评为先进的明星企业,他先后承建了奥运项目北京鸟巢的地下停车场项目、首都机场南线桥梁项目、京台高速部分桥梁项目、首都首段磁悬浮S1线项目等国家、北京市重点市政工程项目。2008年汶川地震后,范海良又受命从北京出发,承建多座灾区桥梁项目。青海省玉树地震后,范海良再次带着他的工程队赶赴灾区,为灾区人民在水流湍急的河上搭建桥梁。

范海良和他这支来自商丘市柘城县的朝气蓬勃的农民工建筑队,在市政工程项目和灾区援建项目上,鏖战北京、抢建什邡、奋战玉树、攻坚都江堰,一路高奏凯歌,用数十项全优的纪录,捧回了“天府杯”、“长城杯”金奖和“文明安全工地”等荣誉!

说起创业的经验,范海良说,他感谢从老家泥土里带来的豫东人的本分、诚信、勤奋的优良品质。正是靠这些品质,他把手中的一个又一个项目出色地、让甲方满意地完成好,从而赢得下一个更大的、更富有挑战性的项目。

在工程施工中,对工程的各方参与公司要诚信,对待老家的农民兄弟更要诚信。在经营中,范海良坚持从不拖欠农民工工资,对承诺的报酬说到做到。10多年前,当时全国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都很突出,但无论多么困难,范海良坚持不拖欠农民工工资。有几次临近春节、收麦、中秋节时,范海良需要的工程款上面没有拨付,为了发工资,范海良就找人借钱,甚至借高利贷给农民工发工资。这种对农民工的诚信,也在关键的时候为范海良带来了丰厚的利润。2008年、2009年,全国多地闹民工荒,很多企业不得不雇人开着大巴车到农村接人。这时候,范海良却能稳坐北京城,“过了元宵节,公司里说着不要人了不要人了,三天两头,却又有人背着铺盖卷赶了过来,我的工地从来不缺人”。很多在范海良的工地上打过工的,都知道范海良的为人。老板诚信,工人信任。所以年关一过,很多农民工就背着铺盖去北京找范海良;这些农民工,因为对某些老板或者企业不了解,就是大巴车开到他们家门口,他们也不上车。

20余年反哺家乡,

致富不忘本带富一个村

刚当“包工头”时,范海良用的工人是老家的人;企业做大当了总经理,范海良仍然坚持优先使用老家的人。范海良说,无论企业做得多大,都不能忘本,都要为家乡的发展尽可能地多出一点力。

丁王口村绝大部分村民在范海良的公司打过工,有的做技术工,有的还做过项目经理,还有一些大学毕业的学生在他那儿做了管理人员。很多人通过跟着范海良在北京务工发家致了富。

范福振与范海良同村,2007年高中毕业后到范海良的公司务工。现在,范福振已经发展成为懂图纸,熟习钢筋、竖坑等多项专业技术的项目经理,年薪10多万元。

同村人范本灵,2007年去北京到范海良的公司务工,现在已经能够熟练操作吊车、挖掘机、铲车,是一名技术能手,年薪也10多万元。2016年,范本灵在老家盖了洋楼,买了小车,踏上了小康路。

“带富一个村”,是惠济乡很多人的习惯说法,其实,到北京跟范海良务工的人哪能只有丁王口村的?现在,范海良的公司每年都要使用几万名工人,一个村哪能够?很多临近的村,甚至还有周口市淮阳县、扶沟县的农民工也到他那儿务工。

崔朋飞,是惠济乡吴楼村人,2007年到北京范海良的公司务工。范海良让他别光卖体力,趁年轻要多学习技术。现在,崔朋飞已经成为公司里能电焊、能开各种工程车的技术能手,同时还兼着多个工地的原材料采购,收入可观。

惠济乡刘庄村的吴振工,通过在北京范海良公司里务工,也已经在老家购车建楼,脱贫致富。

……

范海良的成功,是一个靠诚信树口碑、靠勤奋谋发展、靠品质上台阶的典型。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身份变了,家底厚了,但农民的本色没变,致富不忘乡邻,坚持反哺家乡,带领更多家乡人脱贫致富。正因为他致富不忘家乡、带领家乡群众脱贫致富和资助家乡扶贫项目的行为,他光荣地当选了柘城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并荣获“优秀人大代表”称号。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柘城
范海良:一人创业带富千余人
2017-02-09 07:46   记者 蒋友胜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范海良和他的来自柘城县的施工队。 焦新建 摄

范海良是柘城县惠济乡丁王口村一名在北京市政工程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家。记者在惠济乡采访时,很多人提到范海良都赞不绝口,称他致富不忘本,自己到北京发展,还带富了同村和周边上千老家的人。

范海良14岁到北京打拼,靠诚信、勤奋和努力,使创办的企业不断壮大、业务越来越多,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他都一直坚持使用老家的工人。截至目前,范海良的公司已经使用老家的农民工10多万人次,不但是丁王口村,包括丁王口村周边的村庄,范海良直接让1000多户村民走上了有楼房、有轿车、年收入10多万元的小康路。

14岁到北京打工,

靠本分和信誉做大事业

范海良出生于1976年,家境贫寒。1990年春,14岁的范海良跟随村里的泥水匠到北京打工。当时,范海良没有文化,没有技术,没有资金,但他拥有一颗豫东人朴实、善良的心和诚信、勤奋的作风。

1994年中秋节前,机遇突然垂青范海良。范海良说,那次的机遇并不是偶然的,是他长期勤奋、踏实、诚信给他赢来的。当时,因为过中秋节和秋播,很多农民工返家了。这时候,北京市朝阳区清河南镇水源九厂一个项目临时需要使用一个工程队。甲方参考平时的考察,经过多方比较,感觉范海良比较可靠。

于是,范海良在18岁时,就在北京市成为了一个“小包工头”。范海良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从老家喊来30多个人,分派了工作队和队长,按质量要求和时间进度、按时保质地把项目完成,赢得甲方管理人员的交口称赞。

那次“包工头”经历,让范海良从一名打工者完美地转身成为了一名北京市市政工程领域的项目经理。

在项目施工中,范海良确保工程质量和时间进度,靠一次次出色地完成项目任务为他赢得了一个又一个更大的市政项目。

进入2000年后,范海良的公司已经成为北京市市政工程领域一个信誉良好、多次被评为先进的明星企业,他先后承建了奥运项目北京鸟巢的地下停车场项目、首都机场南线桥梁项目、京台高速部分桥梁项目、首都首段磁悬浮S1线项目等国家、北京市重点市政工程项目。2008年汶川地震后,范海良又受命从北京出发,承建多座灾区桥梁项目。青海省玉树地震后,范海良再次带着他的工程队赶赴灾区,为灾区人民在水流湍急的河上搭建桥梁。

范海良和他这支来自商丘市柘城县的朝气蓬勃的农民工建筑队,在市政工程项目和灾区援建项目上,鏖战北京、抢建什邡、奋战玉树、攻坚都江堰,一路高奏凯歌,用数十项全优的纪录,捧回了“天府杯”、“长城杯”金奖和“文明安全工地”等荣誉!

说起创业的经验,范海良说,他感谢从老家泥土里带来的豫东人的本分、诚信、勤奋的优良品质。正是靠这些品质,他把手中的一个又一个项目出色地、让甲方满意地完成好,从而赢得下一个更大的、更富有挑战性的项目。

在工程施工中,对工程的各方参与公司要诚信,对待老家的农民兄弟更要诚信。在经营中,范海良坚持从不拖欠农民工工资,对承诺的报酬说到做到。10多年前,当时全国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都很突出,但无论多么困难,范海良坚持不拖欠农民工工资。有几次临近春节、收麦、中秋节时,范海良需要的工程款上面没有拨付,为了发工资,范海良就找人借钱,甚至借高利贷给农民工发工资。这种对农民工的诚信,也在关键的时候为范海良带来了丰厚的利润。2008年、2009年,全国多地闹民工荒,很多企业不得不雇人开着大巴车到农村接人。这时候,范海良却能稳坐北京城,“过了元宵节,公司里说着不要人了不要人了,三天两头,却又有人背着铺盖卷赶了过来,我的工地从来不缺人”。很多在范海良的工地上打过工的,都知道范海良的为人。老板诚信,工人信任。所以年关一过,很多农民工就背着铺盖去北京找范海良;这些农民工,因为对某些老板或者企业不了解,就是大巴车开到他们家门口,他们也不上车。

20余年反哺家乡,

致富不忘本带富一个村

刚当“包工头”时,范海良用的工人是老家的人;企业做大当了总经理,范海良仍然坚持优先使用老家的人。范海良说,无论企业做得多大,都不能忘本,都要为家乡的发展尽可能地多出一点力。

丁王口村绝大部分村民在范海良的公司打过工,有的做技术工,有的还做过项目经理,还有一些大学毕业的学生在他那儿做了管理人员。很多人通过跟着范海良在北京务工发家致了富。

范福振与范海良同村,2007年高中毕业后到范海良的公司务工。现在,范福振已经发展成为懂图纸,熟习钢筋、竖坑等多项专业技术的项目经理,年薪10多万元。

同村人范本灵,2007年去北京到范海良的公司务工,现在已经能够熟练操作吊车、挖掘机、铲车,是一名技术能手,年薪也10多万元。2016年,范本灵在老家盖了洋楼,买了小车,踏上了小康路。

“带富一个村”,是惠济乡很多人的习惯说法,其实,到北京跟范海良务工的人哪能只有丁王口村的?现在,范海良的公司每年都要使用几万名工人,一个村哪能够?很多临近的村,甚至还有周口市淮阳县、扶沟县的农民工也到他那儿务工。

崔朋飞,是惠济乡吴楼村人,2007年到北京范海良的公司务工。范海良让他别光卖体力,趁年轻要多学习技术。现在,崔朋飞已经成为公司里能电焊、能开各种工程车的技术能手,同时还兼着多个工地的原材料采购,收入可观。

惠济乡刘庄村的吴振工,通过在北京范海良公司里务工,也已经在老家购车建楼,脱贫致富。

……

范海良的成功,是一个靠诚信树口碑、靠勤奋谋发展、靠品质上台阶的典型。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身份变了,家底厚了,但农民的本色没变,致富不忘乡邻,坚持反哺家乡,带领更多家乡人脱贫致富。正因为他致富不忘家乡、带领家乡群众脱贫致富和资助家乡扶贫项目的行为,他光荣地当选了柘城县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并荣获“优秀人大代表”称号。

责任编辑: 姬艳峰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