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商合杭 重走京九线]商合杭高铁让梦想起航

文/特派记者 宋亚威 图/特派记者 张辉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6-12-27 09:02

阅读提示

从商丘到亳州、阜阳、淮南、合肥、芜湖、宣城,再到浙江湖州、杭州,这8座城市,在不久的将来,将通过一条客运专线连接起来。这条专线,就是全长814.761公里的商合杭客运专线,也叫商合杭高铁。根据施工计划,商合杭高铁预计2020年全线通车,届时从商丘到杭州仅需3个小时。

此次京九晚报开展的“探秘商合杭,重走京九线”跨区域大型采访活动,第一采访团深入商合杭高铁的建设工地,揭开了工程建设的神秘面纱,探究各地因商合杭高铁而做出的战略变化,以及沿线城市的人文、历史、生态与经济元素。

探访大美药都亳州

赶赴亳州之前,我们对她只是有些概念性的了解,也计划围绕药都做文章。当我们真正融入这座城市时,便看到了以药名命名的道路、银行和商场。这足以看出,当地在中药材发展上下足了功夫,这也拓宽了我们的采访思路,使我们对她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

距商丘仅70多公里的亳州是安徽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又是安徽省乃至全国最为古老的城市之一。亳州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的故乡,所以亳州自古就有“中华药都”的美誉。自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开辟第一块“药圃”开始,勤劳智慧的亳州人依华佗之灵气,靠土地之肥沃,借交通之便利,种植、经营中药材之风日益繁盛。到明清时期,亳州便成了全国四大药都之一。

在写亳州时,我们围绕着中药材种植历史、五禽戏传承和中药材对当地经济带动等方面,一篇《千年古城打造大美药都》呈现在读者面前。值得一提的是,晚报编委会经过研究,决定将“曹操与华佗”作为此文花絮,从内容上增加了看点与亮点,从报道本身来说增强了深度与宽度。

阜阳:颍州西湖与剪纸文化的融合

对阜阳的探访,第一采访团成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我们从亳州赶夜路奔赴阜阳时,除了摄影记者兼司机张辉全神贯注开车外,其他3名采访团成员一直在讨论对阜阳的采访事宜,而决定围绕颍州西湖、剪纸等非遗传承文化和商合杭高铁建设做文章,“全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为什么这样说?历史上的阜阳是一方繁华之地,颍州西湖曾与杭州西湖齐名,千古传唱“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可见当时颍州西湖的地位和知名度有多高。时过境迁,值得庆贺的是,已经开建的郑阜高铁也将跻身于颍州西湖,并实现与商合杭高铁的对接。当沉寂千年的颍州西湖与高铁擦出新火花,阜阳也将与高铁一起飞驰。所以,我们决定用这两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我们可以清晰地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幅崭新的画卷将在阜阳大地展开:新型高速列车宛如一条长龙穿越美丽的颍州西湖,乘客透过车窗观赏西湖风景,体验穿越时空的感觉。到那时,也许高速铁路和飞驰的列车将以高大上的姿态呈现在新的《颍州西湖赋》剪纸作品里”。

用地域特色书写新淮南

淮南地处安徽省中北部,淮河之滨,因为煤炭,成为有“中国能源之都”“华北工业粮仓”之称的著名工业城市。淮南王刘安及其创作的《淮南子》又为当地积淀了厚重的文化。

探访淮南经济,是离不开煤炭的。2009年,淮南市煤炭产量8000余万吨;2011年,煤炭产量在1亿吨左右,是中国13个亿吨级煤炭能源基地之一。淮南由此被称为“建在金库上的城市”“华东工业粮仓”。

在一连串的光环背后,在经济转型的今天,淮南煤炭产业同样面临新的问题。长期以来,淮南在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同时,自身却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产品层次低、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差、地方工业薄弱等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经过深入采访当地有关部门,有幸掌握了当地围绕煤炭吹响创新转型发展冲锋号的情况。为摆脱城市发展对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依赖,构建多元结构的新格局,淮南市委、市政府确立了“1235”发展战略。淮南致力于做大做强煤电产业链,向煤炭深加工要效益,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在做大做强煤电产业链的同时,淮南努力打造非煤产业群。目前,淮南市已有8个国家级创新平台、7个院士工作站、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所高校、10余家科研院所、2家省级孵化器,为大数据基地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让我们眼前一亮的,还有淮南地域特色文化的发展,当地依托八公山与淮南王刘安及其著作《淮南子》做文章,挖掘本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

“双核”城市的创新之路

作为安徽省省会,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科教基地、滨湖新城”之美誉,中国科技大学落户合肥,更使这座千年古邑享有“中国科技城”的美誉。

合肥与芜湖并称为“双核”城市,在创新之路上,两地发展各有特色。合肥利用800里巢湖打造“慢游”胜地,大大小小的生态湿地修复工程,像一条璀璨的项链绕着巢湖。合肥的城市精神是“开明开放,求是创新”,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全国“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等。

与合肥相邻、坐落于长江怀抱的芜湖,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洁净、大气、亲切的感觉。芜湖规划展示馆的建成,也正切合了芜湖的实际与发展。

“一山诗意”写宣城

“一山诗意,满城多彩”是宣城的城市名片,这也为我们对她的探访指明了方向。第一采访团的车辆一驶出宣城西高速口,首先展现在眼前的就是“中华诗词之市,中国文房四宝之城”的大型宣传展板。

在宣城,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一山诗意”写不尽的旅游文章与“一张宣纸”勾画出的文化传承。敬亭山与宣纸能够扬名中外,除了自身所特有的优势外,还是当地的规划、发展与推介。

丝绸之府与“机器换人”

湖州是一直被遗忘的丝绸的真正发源地,是一座有着100万年人类活动史、23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湖州丝绸历史久远,距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今天的湖州,不仅传承了传统的丝绸业,更是大力发展制造业,力促工业在创新驱动下加快蝶变。

我们探访了湖州丝绸的起源与发展、当地生态建设及创新发展、湖笔与书法文化。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机器换人”?在湖州,不管是传统工艺、绿色生态,还是现代制造业,都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而这背后,则是科技创新的力量。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机器换人”在湖州制造业界迅速走红。“机器换人”是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自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全面加快推进“机器换人”战略以来,湖州把“机器换人”作为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在杭州捕捉商丘元素

商杭自古皆相连 千年姻缘一线牵。杭州是第一采访团的最后一站,为了更好地完成“探秘商合杭”的收官,我们也倾注了更多心血,创新了报道思路。

商合杭高铁沿线的杭州,可写的东西有很多,但商合杭高铁连接商丘与杭州,如何能根据杭州特色,捕捉更多商丘元素,才是报道重点。所以,除了关注举世瞩目的G20峰会外,我们笔下的杭州有南宋皇城小镇、大运河和钱塘江、商合杭高铁。这样就融入了诸多商丘元素,使我们的报道本身也拉近了商丘与杭州之间的距离。

置身于杭州,我们的视野变得开阔。商丘自古就与杭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南京(今商丘)继承大宋皇位,后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在这之前的隋朝,因为商丘重要的战略位置,隋唐大运河选择了商丘,一条运河将商丘与杭州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采访团领队/秋影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民生
[探秘商合杭 重走京九线]商合杭高铁让梦想起航
2016-12-27 09:02   文/特派记者 宋亚威 图/特派记者 张辉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阅读提示

从商丘到亳州、阜阳、淮南、合肥、芜湖、宣城,再到浙江湖州、杭州,这8座城市,在不久的将来,将通过一条客运专线连接起来。这条专线,就是全长814.761公里的商合杭客运专线,也叫商合杭高铁。根据施工计划,商合杭高铁预计2020年全线通车,届时从商丘到杭州仅需3个小时。

此次京九晚报开展的“探秘商合杭,重走京九线”跨区域大型采访活动,第一采访团深入商合杭高铁的建设工地,揭开了工程建设的神秘面纱,探究各地因商合杭高铁而做出的战略变化,以及沿线城市的人文、历史、生态与经济元素。

探访大美药都亳州

赶赴亳州之前,我们对她只是有些概念性的了解,也计划围绕药都做文章。当我们真正融入这座城市时,便看到了以药名命名的道路、银行和商场。这足以看出,当地在中药材发展上下足了功夫,这也拓宽了我们的采访思路,使我们对她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

距商丘仅70多公里的亳州是安徽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又是安徽省乃至全国最为古老的城市之一。亳州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的故乡,所以亳州自古就有“中华药都”的美誉。自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开辟第一块“药圃”开始,勤劳智慧的亳州人依华佗之灵气,靠土地之肥沃,借交通之便利,种植、经营中药材之风日益繁盛。到明清时期,亳州便成了全国四大药都之一。

在写亳州时,我们围绕着中药材种植历史、五禽戏传承和中药材对当地经济带动等方面,一篇《千年古城打造大美药都》呈现在读者面前。值得一提的是,晚报编委会经过研究,决定将“曹操与华佗”作为此文花絮,从内容上增加了看点与亮点,从报道本身来说增强了深度与宽度。

阜阳:颍州西湖与剪纸文化的融合

对阜阳的探访,第一采访团成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我们从亳州赶夜路奔赴阜阳时,除了摄影记者兼司机张辉全神贯注开车外,其他3名采访团成员一直在讨论对阜阳的采访事宜,而决定围绕颍州西湖、剪纸等非遗传承文化和商合杭高铁建设做文章,“全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为什么这样说?历史上的阜阳是一方繁华之地,颍州西湖曾与杭州西湖齐名,千古传唱“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可见当时颍州西湖的地位和知名度有多高。时过境迁,值得庆贺的是,已经开建的郑阜高铁也将跻身于颍州西湖,并实现与商合杭高铁的对接。当沉寂千年的颍州西湖与高铁擦出新火花,阜阳也将与高铁一起飞驰。所以,我们决定用这两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我们可以清晰地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幅崭新的画卷将在阜阳大地展开:新型高速列车宛如一条长龙穿越美丽的颍州西湖,乘客透过车窗观赏西湖风景,体验穿越时空的感觉。到那时,也许高速铁路和飞驰的列车将以高大上的姿态呈现在新的《颍州西湖赋》剪纸作品里”。

用地域特色书写新淮南

淮南地处安徽省中北部,淮河之滨,因为煤炭,成为有“中国能源之都”“华北工业粮仓”之称的著名工业城市。淮南王刘安及其创作的《淮南子》又为当地积淀了厚重的文化。

探访淮南经济,是离不开煤炭的。2009年,淮南市煤炭产量8000余万吨;2011年,煤炭产量在1亿吨左右,是中国13个亿吨级煤炭能源基地之一。淮南由此被称为“建在金库上的城市”“华东工业粮仓”。

在一连串的光环背后,在经济转型的今天,淮南煤炭产业同样面临新的问题。长期以来,淮南在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同时,自身却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产品层次低、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差、地方工业薄弱等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经过深入采访当地有关部门,有幸掌握了当地围绕煤炭吹响创新转型发展冲锋号的情况。为摆脱城市发展对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依赖,构建多元结构的新格局,淮南市委、市政府确立了“1235”发展战略。淮南致力于做大做强煤电产业链,向煤炭深加工要效益,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在做大做强煤电产业链的同时,淮南努力打造非煤产业群。目前,淮南市已有8个国家级创新平台、7个院士工作站、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所高校、10余家科研院所、2家省级孵化器,为大数据基地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让我们眼前一亮的,还有淮南地域特色文化的发展,当地依托八公山与淮南王刘安及其著作《淮南子》做文章,挖掘本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

“双核”城市的创新之路

作为安徽省省会,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科教基地、滨湖新城”之美誉,中国科技大学落户合肥,更使这座千年古邑享有“中国科技城”的美誉。

合肥与芜湖并称为“双核”城市,在创新之路上,两地发展各有特色。合肥利用800里巢湖打造“慢游”胜地,大大小小的生态湿地修复工程,像一条璀璨的项链绕着巢湖。合肥的城市精神是“开明开放,求是创新”,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全国“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等。

与合肥相邻、坐落于长江怀抱的芜湖,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洁净、大气、亲切的感觉。芜湖规划展示馆的建成,也正切合了芜湖的实际与发展。

“一山诗意”写宣城

“一山诗意,满城多彩”是宣城的城市名片,这也为我们对她的探访指明了方向。第一采访团的车辆一驶出宣城西高速口,首先展现在眼前的就是“中华诗词之市,中国文房四宝之城”的大型宣传展板。

在宣城,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一山诗意”写不尽的旅游文章与“一张宣纸”勾画出的文化传承。敬亭山与宣纸能够扬名中外,除了自身所特有的优势外,还是当地的规划、发展与推介。

丝绸之府与“机器换人”

湖州是一直被遗忘的丝绸的真正发源地,是一座有着100万年人类活动史、23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湖州丝绸历史久远,距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今天的湖州,不仅传承了传统的丝绸业,更是大力发展制造业,力促工业在创新驱动下加快蝶变。

我们探访了湖州丝绸的起源与发展、当地生态建设及创新发展、湖笔与书法文化。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机器换人”?在湖州,不管是传统工艺、绿色生态,还是现代制造业,都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而这背后,则是科技创新的力量。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机器换人”在湖州制造业界迅速走红。“机器换人”是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自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全面加快推进“机器换人”战略以来,湖州把“机器换人”作为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在杭州捕捉商丘元素

商杭自古皆相连 千年姻缘一线牵。杭州是第一采访团的最后一站,为了更好地完成“探秘商合杭”的收官,我们也倾注了更多心血,创新了报道思路。

商合杭高铁沿线的杭州,可写的东西有很多,但商合杭高铁连接商丘与杭州,如何能根据杭州特色,捕捉更多商丘元素,才是报道重点。所以,除了关注举世瞩目的G20峰会外,我们笔下的杭州有南宋皇城小镇、大运河和钱塘江、商合杭高铁。这样就融入了诸多商丘元素,使我们的报道本身也拉近了商丘与杭州之间的距离。

置身于杭州,我们的视野变得开阔。商丘自古就与杭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南京(今商丘)继承大宋皇位,后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在这之前的隋朝,因为商丘重要的战略位置,隋唐大运河选择了商丘,一条运河将商丘与杭州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采访团领队/秋影

责任编辑: 姬艳峰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