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即将消失的技艺”之五十四

刻瓷 专揽瓷器活的“金刚钻”

文/首席记者 贾若晨 图/记者 张 辉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6-04-01 09:37

打磨整理

雕 刻

上 色

作品展示

阅读提示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老话讲得明白,没有点专业技术,是做不了高难度“瓷器活”的。

这“瓷器活”三字的本义,必定出自专与瓷器打交道的手艺。瓷器又硬又脆,在其上做加工技术难度大。所以但凡能做成“瓷器活”的人,一定是下过苦功学习和研究的。在虞城,就有一位专与“瓷器活”打交道的高手。

现年65岁的申世德已经在瓷器上舞刀弄锤40余年,早已是远近闻名的刻瓷大师。2008年9月,申世德继承、发掘的刻瓷艺术被列入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锔瓷艺人 偶得宫廷技艺

瓷刻,即以“刀”代笔,通过小锤和类似錾子的“刀”在素面白瓷上敲打出深浅不同的痕迹,再经过染色等环节来展示艺术效果的艺术加工形式。

申世德祖籍山东成武,已是刻瓷技艺的第六代传人,申家刻瓷技艺的起点是其天祖父申重熙。申世德说,申重熙是位民间的锔瓷艺人,一次在北京揽活时偶然认识了一位曾在清宫专司刻瓷的工匠。交往中,申重熙从工匠那里学来了刻瓷工艺。

据介绍,刻瓷起源于清康熙年间。起初,刻瓷属于民间技艺,其多以平刻为主,以点线构图。由于诞生之初的刻瓷艺术表现力单调、平实,并没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一直到了乾隆时期,刻瓷工艺才在技术上有了重点突破。

申世德说,乾隆帝喜爱赏玩瓷器,常在瓷器上留墨“乾隆御览”。单纯在瓷器釉面上写字难以长久保存,于是御用工匠开始研究如何更好地把字刻在瓷器上。乾隆帝对这种刻瓷工艺非常欣赏,这也加速了刻瓷工艺的发展。乾隆后期,朝廷特意在皇宫中设置了“造办处”,有了专门刻瓷的工匠。

到了清朝末期,腐败的政治加速了人才的流失。一位原“造办处”刻瓷工匠流落民间,这才有了与申重熙相识并传授技艺的故事。

多年苦练再现刻瓷绝技

刻瓷技艺留在了申家,却迟迟没有等来发扬光大的机会。一方面是清末民国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刻瓷艺人难以凭此养家糊口;另一方面是刻瓷技艺包含画和刻两个部分,申世德的长辈们虽会刻,却不会画,难以展示刻瓷工艺的精彩。

申世德自幼酷爱书法、绘画,年纪轻轻已在当地的书画界小有名气。扎实的绘画、书法功底以及对中国传统工艺的热爱,使他有了发扬家传刻瓷工艺的实力。

1974年起,申世德着手研究刻瓷技艺。刻瓷难就难在瓷器硬度大且脆,技术上稍微拿捏不准,便会前功尽弃。他说:“在瓷制品上雕字、凿画,一锤定型便无法修改,错使一分力带来的釉面裂缝就会使整个作品功亏一篑……关键就在于工具的掌握上,这技法必须得成熟,才能刻出来好的作品。”

为了做好刻瓷,申世德对家传的雕刻工具进行了改良。起初他用钢錾子刻,但因为钢的锐度不够,稍一用力,瓷器就碎了。后来,他又改用锋利的医用手术刀刻,在瓷器上刻出了一条条浅浅的细线,但无法上色。接下来他学习刻碑的刻法,用锤子砸钢钎子刻,但仍然不理想。最后还是“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句谚语让他恍然大悟,终于有了最合适的刻瓷工具。

申世德把家传的“一锤一錾子”升级为“一锤多錾子”,有了进行刻线的钻刻笔(镶嵌金刚石)和用于刻面的纂刻笔之分。技法上,他融入了金石纂刻技艺,改进了墨汁配方,使刻瓷作品出现了“画的意境,刻的金石趣味”。

据申世德介绍,1978年他创作的刻瓷作品已经开始出口;1981年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他创作的刻瓷作品大受欢迎;在1982年举办的慕尼黑第34届手工艺品国际博览会上,其作品荣获金奖;1988年,其作品获得河南省轻工科技腾飞奖和轻工优秀新产品奖;1991年,在原国家经委、轻工业部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上,其作品获得金奖……

百年工艺面临传承难题

1980年,申世德作为专业人才被聘到虞城县木器厂工作。申世德开始了在山东、河南两地的授徒,他说,几十年来,他在成武、虞城两地共收徒百余人,可至今未有能接过传承这副担子的人。

“刻瓷它是集绘画、书法、篆刻、古诗词、诗歌等为一体,与雕刻相结合的一种造型艺术。所以得有扎实的绘画基础,最好是具有本科学历以上的美术基础,此外还要了解金石篆刻、书法、古典文学等方面,才能学得快、学得好。”

正是过高的入门门槛,导致了刻瓷技艺的传承困难。申世德说,他收的这些徒弟大多已掌握基本的刻瓷手法。只是由于没有足够的绘画、篆刻基础,导致这些徒弟只能是从事加工的匠人,而不是创造艺术的艺人。

刻瓷需要经过设计画稿、过稿、雕刻、着色、成品处理等多道工序。完成一个完整的制作流程,一人大约需要3天时间,但在市场上,加工者的劳动成果却难以得到回报。“就是卖贵了没人要,卖贱了不够工夫钱。”申世德说,“以前有个学专业美术的徒弟,毕业论文都是写的刻瓷。等毕业了立刻不再干这个,裹不住日子。”

这种经济上的压力,给刻瓷技艺的传承制造了巨大障碍。退休后,家住虞城县城的申世德坚持每天到睢阳古城壮悔堂展示作品。“要不是有退休工资,肯定坚持不住。我就想先这么展示着,等孩子退休了再来接班,也算是把手艺传了下去。不然,除非政府扶持,这门手艺一定是要自生自灭了。”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商丘
“寻访即将消失的技艺”之五十四
刻瓷 专揽瓷器活的“金刚钻”
2016-04-01 09:37   文/首席记者 贾若晨 图/记者 张 辉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打磨整理

雕 刻

上 色

作品展示

阅读提示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老话讲得明白,没有点专业技术,是做不了高难度“瓷器活”的。

这“瓷器活”三字的本义,必定出自专与瓷器打交道的手艺。瓷器又硬又脆,在其上做加工技术难度大。所以但凡能做成“瓷器活”的人,一定是下过苦功学习和研究的。在虞城,就有一位专与“瓷器活”打交道的高手。

现年65岁的申世德已经在瓷器上舞刀弄锤40余年,早已是远近闻名的刻瓷大师。2008年9月,申世德继承、发掘的刻瓷艺术被列入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锔瓷艺人 偶得宫廷技艺

瓷刻,即以“刀”代笔,通过小锤和类似錾子的“刀”在素面白瓷上敲打出深浅不同的痕迹,再经过染色等环节来展示艺术效果的艺术加工形式。

申世德祖籍山东成武,已是刻瓷技艺的第六代传人,申家刻瓷技艺的起点是其天祖父申重熙。申世德说,申重熙是位民间的锔瓷艺人,一次在北京揽活时偶然认识了一位曾在清宫专司刻瓷的工匠。交往中,申重熙从工匠那里学来了刻瓷工艺。

据介绍,刻瓷起源于清康熙年间。起初,刻瓷属于民间技艺,其多以平刻为主,以点线构图。由于诞生之初的刻瓷艺术表现力单调、平实,并没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一直到了乾隆时期,刻瓷工艺才在技术上有了重点突破。

申世德说,乾隆帝喜爱赏玩瓷器,常在瓷器上留墨“乾隆御览”。单纯在瓷器釉面上写字难以长久保存,于是御用工匠开始研究如何更好地把字刻在瓷器上。乾隆帝对这种刻瓷工艺非常欣赏,这也加速了刻瓷工艺的发展。乾隆后期,朝廷特意在皇宫中设置了“造办处”,有了专门刻瓷的工匠。

到了清朝末期,腐败的政治加速了人才的流失。一位原“造办处”刻瓷工匠流落民间,这才有了与申重熙相识并传授技艺的故事。

多年苦练再现刻瓷绝技

刻瓷技艺留在了申家,却迟迟没有等来发扬光大的机会。一方面是清末民国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刻瓷艺人难以凭此养家糊口;另一方面是刻瓷技艺包含画和刻两个部分,申世德的长辈们虽会刻,却不会画,难以展示刻瓷工艺的精彩。

申世德自幼酷爱书法、绘画,年纪轻轻已在当地的书画界小有名气。扎实的绘画、书法功底以及对中国传统工艺的热爱,使他有了发扬家传刻瓷工艺的实力。

1974年起,申世德着手研究刻瓷技艺。刻瓷难就难在瓷器硬度大且脆,技术上稍微拿捏不准,便会前功尽弃。他说:“在瓷制品上雕字、凿画,一锤定型便无法修改,错使一分力带来的釉面裂缝就会使整个作品功亏一篑……关键就在于工具的掌握上,这技法必须得成熟,才能刻出来好的作品。”

为了做好刻瓷,申世德对家传的雕刻工具进行了改良。起初他用钢錾子刻,但因为钢的锐度不够,稍一用力,瓷器就碎了。后来,他又改用锋利的医用手术刀刻,在瓷器上刻出了一条条浅浅的细线,但无法上色。接下来他学习刻碑的刻法,用锤子砸钢钎子刻,但仍然不理想。最后还是“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句谚语让他恍然大悟,终于有了最合适的刻瓷工具。

申世德把家传的“一锤一錾子”升级为“一锤多錾子”,有了进行刻线的钻刻笔(镶嵌金刚石)和用于刻面的纂刻笔之分。技法上,他融入了金石纂刻技艺,改进了墨汁配方,使刻瓷作品出现了“画的意境,刻的金石趣味”。

据申世德介绍,1978年他创作的刻瓷作品已经开始出口;1981年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他创作的刻瓷作品大受欢迎;在1982年举办的慕尼黑第34届手工艺品国际博览会上,其作品荣获金奖;1988年,其作品获得河南省轻工科技腾飞奖和轻工优秀新产品奖;1991年,在原国家经委、轻工业部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上,其作品获得金奖……

百年工艺面临传承难题

1980年,申世德作为专业人才被聘到虞城县木器厂工作。申世德开始了在山东、河南两地的授徒,他说,几十年来,他在成武、虞城两地共收徒百余人,可至今未有能接过传承这副担子的人。

“刻瓷它是集绘画、书法、篆刻、古诗词、诗歌等为一体,与雕刻相结合的一种造型艺术。所以得有扎实的绘画基础,最好是具有本科学历以上的美术基础,此外还要了解金石篆刻、书法、古典文学等方面,才能学得快、学得好。”

正是过高的入门门槛,导致了刻瓷技艺的传承困难。申世德说,他收的这些徒弟大多已掌握基本的刻瓷手法。只是由于没有足够的绘画、篆刻基础,导致这些徒弟只能是从事加工的匠人,而不是创造艺术的艺人。

刻瓷需要经过设计画稿、过稿、雕刻、着色、成品处理等多道工序。完成一个完整的制作流程,一人大约需要3天时间,但在市场上,加工者的劳动成果却难以得到回报。“就是卖贵了没人要,卖贱了不够工夫钱。”申世德说,“以前有个学专业美术的徒弟,毕业论文都是写的刻瓷。等毕业了立刻不再干这个,裹不住日子。”

这种经济上的压力,给刻瓷技艺的传承制造了巨大障碍。退休后,家住虞城县城的申世德坚持每天到睢阳古城壮悔堂展示作品。“要不是有退休工资,肯定坚持不住。我就想先这么展示着,等孩子退休了再来接班,也算是把手艺传了下去。不然,除非政府扶持,这门手艺一定是要自生自灭了。”

责任编辑: 姬艳峰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