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车站镇:全力打造食用菌之乡

文/晚报首席记者贾若晨 图/晚报首席记者 魏文慧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5-09-29 07:59

  

目前,车站镇已建成高标准食用菌生产园区3个,带动周边发展食用菌棚近万座。年实现产值5亿多元,效益3亿多元。车站镇一跃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和省出口备案基地,并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命名为“中国食用菌之乡”和全国食用菌生产示范镇,2015年又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一村一品”小蘑菇生产示范镇。

  

由于形成了规模,车站镇食用菌产业已转移劳动力6.2万人,拉动了8个相关产业,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阅读提示

在夏邑县车站镇必然会听到关于他的故事。

他是一位村支书,又是一位被称作“菇王”的农民企业家。他跑过运输、开过草酸厂、水泥厂、造纸厂。在生意最红火的时候,重达千金的“环保”二字督促他从污染环境的反面典型转变为了绿色食用菌规模种植的领航者。

他是车站镇近年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一个缩影。从2010年算起,短短四五年时间,车站镇已建成高标准食用菌生产园区3个,带动周边发展食用菌棚近万座,共520万平方米。年实现产值5亿多元,效益3亿多元。车站镇一跃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和省出口备案基地,并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命名为“中国食用菌之乡”和全国食用菌生产示范镇,2015年又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一村一品”小蘑菇生产示范镇。

小蘑菇长出的大产业

故事还是要从他开始说起。

他叫张艳军,车站镇沈庄村党支部书记、蓝天食用菌有限公司董事长。因为家境贫寒,他读完初中后便开始在家务农。头脑灵活的他从一台手扶拖拉机跑运输开始,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新世纪前,张艳军与车站镇另一位传奇人物程丕七结识。此时,一直从事蘑菇购销的程丕七刚刚回乡创业。通过程丕七对蘑菇种植有了了解后,2000年,张艳军关停了利润丰厚的小造纸厂,变卖所有设备,利用厂房和仓库做起了蘑菇种植。

张艳军从南方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自己的蘑菇种植,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扶持下,其规模迅速扩大。2002年,张艳军成立了蓝天食用菌厂开始生产菌种,年生产能力达到20万瓶菌种的规模。

成立公司后,张艳军面临一个如何突破规模局限的问题。这时候,镇党委、镇政府“典型带动”,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思路提示了他。张艳军琢磨出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发展模式,即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上深入一步,探索出可以使农民零投入、零风险发展致富的新模式。

这种新的模式可以概括为:公司出资并统一提供生产食用菌所需的菇棚、稻草、牛粪、磷肥、培养料场、菌种等材料。种植户接手菇棚后只需要负责建堆、翻堆等日常管理,以及上下棚工人工资及煤电管理费用。公司与种植户签订回收合同,保护价收购,化解种植户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待收获后,公司与种植户根据实际产量分成,草菇按4:6分成,双孢菇按5:5分成。

为了进一步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待种植户有一定经验和实力后,张艳军还提供了另一种利润更可观的模式,即种植户租用公司出资建设的菇棚,公司统一提供所有食用菌种植所必需的原材料并进行技术指导。双方签订回收合同,公司保护价收购。这种模式中,种植户的利润更高。按此模式,根据市场行情不同,一个菇棚一年可以实现4万至7万元的纯收入。

投入低、风险低、利润高的食用菌种植产业立刻得到了农民的肯定。车站镇迅速涌现出程大庄西村、老窝村、李公庄村等数个被命名为全国“小蘑菇”新农村示范村的村庄。张艳军的公司也得以快速发展壮大,已发展成为一个占地360余亩,拥有食用菌大棚500座,种植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龙头企业。

循环利用的现代农业

车站镇王双庙村村民王威威曾经苦闷了好些年。小两口外出包工,几年下来,不仅分文未挣还赔进去了不少本钱。回到家乡后,小两口从张艳军的公司包了6座菇棚,不曾想,短时间内就翻了身。

5月份开始种草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王威威包下来的每座菇棚已有2.8万元左右的收入,预计仅一季草菇便可收入16.8万元。再加上一季双孢菇,王威威小两口的收入可以达到40万元。

还有侯楼村的侯留喜。去年他们一家人租了15个菇棚,一年时间就赚了二三十万元。

车站镇党委书记蒋东奇说,5年不到的时间,车站镇已形成了年产5万吨食用菌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产品涵盖了3大系列12个品种,带动了千余户周边农民进入产业园区经营,实现了多方共赢的良好格局。

更让蒋东奇骄傲的是,车站镇发展食用菌种植不仅带来了农民致富,还形成了循环经济、生态农业。

车站镇形成了专门的公司,用以收购蘑菇种植所必需的牛粪和稻草,使以往无用的,甚至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牛粪和稻草有了用武之地;草菇的种植过程是对牛粪和稻草的一个发酵过程,种植过草菇的牛粪和稻草更有利于双孢菇的种植;双孢菇7架7层栽培技术被研发出来后,比传统的8架8层模式每棚效益增收1万元;有机肥生产线投入使用,使以往被废弃的蘑菇种植下脚料变成了高效有机肥,实现了食用菌产业的循环发展。

车站镇已拥有腌制、烘干、罐头加工等深加工设备,提高了食用菌种植的附加值,提升了食用菌公司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目前,车站镇食用菌产业已转移劳动力6.2万人,拉动了8个相关产业,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蒋东奇说,下一步,镇党委、镇政府将引领车站镇食用菌产业向着“园区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方向前进。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民生
夏邑车站镇:全力打造食用菌之乡
2015-09-29 07:59   文/晚报首席记者贾若晨 图/晚报首席记者 魏文慧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目前,车站镇已建成高标准食用菌生产园区3个,带动周边发展食用菌棚近万座。年实现产值5亿多元,效益3亿多元。车站镇一跃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和省出口备案基地,并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命名为“中国食用菌之乡”和全国食用菌生产示范镇,2015年又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一村一品”小蘑菇生产示范镇。

  

由于形成了规模,车站镇食用菌产业已转移劳动力6.2万人,拉动了8个相关产业,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阅读提示

在夏邑县车站镇必然会听到关于他的故事。

他是一位村支书,又是一位被称作“菇王”的农民企业家。他跑过运输、开过草酸厂、水泥厂、造纸厂。在生意最红火的时候,重达千金的“环保”二字督促他从污染环境的反面典型转变为了绿色食用菌规模种植的领航者。

他是车站镇近年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一个缩影。从2010年算起,短短四五年时间,车站镇已建成高标准食用菌生产园区3个,带动周边发展食用菌棚近万座,共520万平方米。年实现产值5亿多元,效益3亿多元。车站镇一跃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和省出口备案基地,并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命名为“中国食用菌之乡”和全国食用菌生产示范镇,2015年又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一村一品”小蘑菇生产示范镇。

小蘑菇长出的大产业

故事还是要从他开始说起。

他叫张艳军,车站镇沈庄村党支部书记、蓝天食用菌有限公司董事长。因为家境贫寒,他读完初中后便开始在家务农。头脑灵活的他从一台手扶拖拉机跑运输开始,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新世纪前,张艳军与车站镇另一位传奇人物程丕七结识。此时,一直从事蘑菇购销的程丕七刚刚回乡创业。通过程丕七对蘑菇种植有了了解后,2000年,张艳军关停了利润丰厚的小造纸厂,变卖所有设备,利用厂房和仓库做起了蘑菇种植。

张艳军从南方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自己的蘑菇种植,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扶持下,其规模迅速扩大。2002年,张艳军成立了蓝天食用菌厂开始生产菌种,年生产能力达到20万瓶菌种的规模。

成立公司后,张艳军面临一个如何突破规模局限的问题。这时候,镇党委、镇政府“典型带动”,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思路提示了他。张艳军琢磨出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发展模式,即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上深入一步,探索出可以使农民零投入、零风险发展致富的新模式。

这种新的模式可以概括为:公司出资并统一提供生产食用菌所需的菇棚、稻草、牛粪、磷肥、培养料场、菌种等材料。种植户接手菇棚后只需要负责建堆、翻堆等日常管理,以及上下棚工人工资及煤电管理费用。公司与种植户签订回收合同,保护价收购,化解种植户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待收获后,公司与种植户根据实际产量分成,草菇按4:6分成,双孢菇按5:5分成。

为了进一步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待种植户有一定经验和实力后,张艳军还提供了另一种利润更可观的模式,即种植户租用公司出资建设的菇棚,公司统一提供所有食用菌种植所必需的原材料并进行技术指导。双方签订回收合同,公司保护价收购。这种模式中,种植户的利润更高。按此模式,根据市场行情不同,一个菇棚一年可以实现4万至7万元的纯收入。

投入低、风险低、利润高的食用菌种植产业立刻得到了农民的肯定。车站镇迅速涌现出程大庄西村、老窝村、李公庄村等数个被命名为全国“小蘑菇”新农村示范村的村庄。张艳军的公司也得以快速发展壮大,已发展成为一个占地360余亩,拥有食用菌大棚500座,种植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龙头企业。

循环利用的现代农业

车站镇王双庙村村民王威威曾经苦闷了好些年。小两口外出包工,几年下来,不仅分文未挣还赔进去了不少本钱。回到家乡后,小两口从张艳军的公司包了6座菇棚,不曾想,短时间内就翻了身。

5月份开始种草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王威威包下来的每座菇棚已有2.8万元左右的收入,预计仅一季草菇便可收入16.8万元。再加上一季双孢菇,王威威小两口的收入可以达到40万元。

还有侯楼村的侯留喜。去年他们一家人租了15个菇棚,一年时间就赚了二三十万元。

车站镇党委书记蒋东奇说,5年不到的时间,车站镇已形成了年产5万吨食用菌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产品涵盖了3大系列12个品种,带动了千余户周边农民进入产业园区经营,实现了多方共赢的良好格局。

更让蒋东奇骄傲的是,车站镇发展食用菌种植不仅带来了农民致富,还形成了循环经济、生态农业。

车站镇形成了专门的公司,用以收购蘑菇种植所必需的牛粪和稻草,使以往无用的,甚至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牛粪和稻草有了用武之地;草菇的种植过程是对牛粪和稻草的一个发酵过程,种植过草菇的牛粪和稻草更有利于双孢菇的种植;双孢菇7架7层栽培技术被研发出来后,比传统的8架8层模式每棚效益增收1万元;有机肥生产线投入使用,使以往被废弃的蘑菇种植下脚料变成了高效有机肥,实现了食用菌产业的循环发展。

车站镇已拥有腌制、烘干、罐头加工等深加工设备,提高了食用菌种植的附加值,提升了食用菌公司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目前,车站镇食用菌产业已转移劳动力6.2万人,拉动了8个相关产业,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蒋东奇说,下一步,镇党委、镇政府将引领车站镇食用菌产业向着“园区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方向前进。

责任编辑: 贺宇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