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雁翎队:芦苇荡中的抗战奇兵

文/晚报特派记者 宋亚威 图/晚报特派记者 鲁 超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5-08-06 07:37

阅读提示

今天的白洋淀,天蓝、水清、苇绿、荷红。我们乘木船行驶在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里,一幅幅如画美景从眼前掠过。抗日战争时期,就是在这淀泊相连、芦苇纵横的白洋淀上,活跃着一支水上游击队——雁翎队,他们利用淀内沟壕纵横、港汊众多、千顷芦苇荡、万亩荷花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发挥白洋淀人谙习水性的特点,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顽强、机智灵活,同日寇展开了水上游击战,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谱写出一曲曲燕赵儿女抗日救国的凯歌。

“雁翎队,是神兵,来无影,去无踪。汉奸心里直打颤,鬼子跺脚喊头疼……”在烟波浩渺、苇荡丛生的白洋淀上,这首描述雁翎队抗日传奇的歌谣就这样代代传唱了几十年。

纪念馆中白洋淀雁翎队的塑像

猎户组成“雁翎队”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总面积有360多平方公里,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胡泊。这里水域辽阔,荷红柳绿,鱼肥稻香,景色怡人。我们乘坐的木船缓缓行驶着,一幅幅如画美景从眼前掠过,令人心旷神怡。船工说,淀内三分陆地,七分水面,渔村蟹舍之间,港叉交错,芦苇遍布,便于隐蔽、周旋、出奇制胜,消灭敌人,是开展水上游击战争的好战场。

我们通过现场打探、听取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详细讲解,清晰了解了那段历史。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人开辟了一条从天津到保定的运输线,企图将枪支、药品等战争物资运输至保定,再由保定运至太行山,支援日军在太行山区的扫荡,而这条运输线正好经过白洋淀水路。1938年,安新沦陷,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白洋淀,不仅烧杀抢掠,而且以收缴铜铁为名强行收缴渔民和群众的猎枪、鱼叉等。

为揭露敌人阴谋,奉中共安新县委指示,三区区委书记徐建、区长李刚义在大张庄召集郭里口、王家寨一带水村猎户,动员他们组织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会后,猎人孙革、姜秃、赵保亮和邓如意等20人参加了三区小队。三区小队把新入伍的猎人组成了一个班。

1940年夏,经县委批准,雁翎班从三小队中分出单独成立雁翎队。雁翎队的第一任队长陈万,副队长邓如意,指导员刘森(任贵森),还在队里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赵谦任书记。不久,队伍扩大到40余人,分为3个班。这样白洋淀就有了两支水上游击队——三小队和雁翎队。两支小部队时分时合,协同作战,在白洋淀水区同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当时,人们统称这两支部队为“雁翎队”。

这些游击队员由于以往围雁打猎形成的习惯,在作战时小船多形成“人”字形,而且在当时使用的战斗武器“大抬杆”火眼口上插上一支雁翎防止火药受潮,时任新安县委书记的侯卓夫便给游击队命名为“雁翎队”。

白洋淀雁翎队在芦苇荡中与日军战斗的情景

神出鬼没建奇功

进入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那场持续数年的抗战、那段难以磨灭的历史得以清晰呈现。馆外的湖心戏台上,“雁翎队痛打包运船”的演出更是精彩异常,在这里,仿佛置身于战火纷飞的抗战岁月,隔空对话那支令敌人闻风丧胆、令百姓欢欣鼓舞的水上抗日游击队。

雁翎队在阻击日军、切断日军津保供给线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而当时的猎枪“大抬杆”,则成了当时痛击日军的有利武器。“大抬杆”是白洋淀一带老百姓用来打猎的土枪,类似小型的土炮,由于它的枪身很重,往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起来,所以人们都习惯地叫它“大抬杆”。1939年8月,雁翎队员在小木船上,使用自己平时打猎用的土枪成功地伏击了装备齐全的日军机动船,并安全撤退。

1941年的春天,日军从天津,保定等地调集了大批的汽艇、汽船,一起出动,要对白洋淀实施疯狂大扫荡,妄图一举消灭雁翎队。尽管敌人的武器装备先进,但雁翎队并没有被吓倒,他们利用白洋淀的天然屏障,巧妙地和敌人展开周旋。经过一段毫无效果的扫荡后,敌人就草草收兵,躲进据点和城里不再出动了。

1943年的秋天,在冀中的日军可谓度日如年,保定通往北平的铁路线被抗日军民切断了,保定南边的敌人孤立无援,只好把运输军火、粮食和物资的希望,寄托在大清河这条水上运输线上。

从天津到保定的水路,必须经过白洋淀。可是日军因惧怕雁翎队不敢轻易小规模活动,而是采取几十条船,上百人护送的方式,企图保障水上运输的安全。

战斗在即,雁翎队的战士装扮成渔民,有的划着小船,有的驾着鹰排,三三两两,从不同方向悄悄地接近设伏地点。临近中午,一切准备就绪。一个小时后,敌人的汽艇就出现了。当敌艇距雁翎队员仅几十米时,被雁翎队员在河道放置的水草与粗铁丝缠住了,速度降了下来,这让船上的日军紧张起来。趁此机会,队长郑少臣果断地开了第一枪。枪声就是命令,埋伏在苇塘里的战士一起向敌船开火。船上的鬼子还没明白过来,瞬间就被击毙了。与此同时,其他雁翎队员也向第二艘敌船发起了攻击。仅半个小时,就解决了日伪军100多人。运输船队被截获了,大批的物资和枪支弹药都成了雁翎队的战利品。

此战以后,雁翎队名声大扬。而其实,自成立以来,雁翎队打了许多胜仗。他们除汉奸、端岗楼、打伏击,谱写了一曲人民抗战的赞歌。智取十方院岗楼、夜袭大淀头岗楼、巧用矛盾端岗楼等对日抗战的英雄事迹至今广为流传。我们不能一一细说,但历史是最好的见证。

白洋淀嘎子村里的嘎子塑像

雁翎精神永不朽

一来一回,我们乘坐的木船行驶了约90分钟,由于要赶路,我们有些着急。船工说,过去在淀里行驶,要绕开许多网箱网栏,如今,网箱、网栏全部清除了,水面显得宽阔了,水也更加清澈了。

雁翎队从成立到1945年配合主力部队解放新安城,由30多人发展到100多人。雁翎队利用冰上、水上优势,与敌人交战近百次,仅牺牲8人,却击毙、俘获了日伪军近千人,缴获大量军火和军用物资。特别是自1939年到1943年的4年中,雁翎队在35次战斗中,有16次是一枪未发而制胜,所以有“淀上神兵”之称,在风景如画的百里湖面上留下了一段段抗战传奇。

在《白洋淀志》记载中有这样一段话:“抗战期间,‘雁翎队’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击毙、俘虏日伪军近千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解放战争胜利后,朱德总司令和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专程到白洋淀接见了“雁翎队”全体指战员,对他们在抗日战争中的光辉业绩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肯定。

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参加过雁翎队的游击队员们大多作古,但随着“雁翎队”英雄事迹的传颂,还有以白洋淀军民抗日为题材的小说《新儿女英雄传》《荷花淀》以及电影《小兵张嘎》的发行和放映,白洋淀已驰名中外。

勇敢光荣的雁翎队,抗战期间利用水上、冰上优势,与敌人交战近百次,战绩辉煌,被冀中军区评为“抗日先进集体”。1945年8月,雁翎队编入冀中军区三十八团。雁翎队使用过的排子船和自制的武器,永久陈列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

临近傍晚,即将离开雁翎队纪念馆时,我们耳边再次响起那首民谣:

雁翎队,是神兵,来无影,去无踪。汉奸心里直打颤,鬼子跺脚喊头疼。

雁翎队,是奇兵,端岗楼,像拔葱。淀头、刘庄、十方院,眨眼端个干干净。

雁翎队,是天兵,打了伏击打保运。水路切断运输线,旱路击毙杨文凤。

雁翎队,是子弟兵,白洋淀百姓最欢迎。群众是水他是鱼,鱼水相连骨肉情。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民生
白洋淀雁翎队:芦苇荡中的抗战奇兵
2015-08-06 07:37   文/晚报特派记者 宋亚威 图/晚报特派记者 鲁 超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阅读提示

今天的白洋淀,天蓝、水清、苇绿、荷红。我们乘木船行驶在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里,一幅幅如画美景从眼前掠过。抗日战争时期,就是在这淀泊相连、芦苇纵横的白洋淀上,活跃着一支水上游击队——雁翎队,他们利用淀内沟壕纵横、港汊众多、千顷芦苇荡、万亩荷花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发挥白洋淀人谙习水性的特点,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顽强、机智灵活,同日寇展开了水上游击战,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谱写出一曲曲燕赵儿女抗日救国的凯歌。

“雁翎队,是神兵,来无影,去无踪。汉奸心里直打颤,鬼子跺脚喊头疼……”在烟波浩渺、苇荡丛生的白洋淀上,这首描述雁翎队抗日传奇的歌谣就这样代代传唱了几十年。

纪念馆中白洋淀雁翎队的塑像

猎户组成“雁翎队”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总面积有360多平方公里,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胡泊。这里水域辽阔,荷红柳绿,鱼肥稻香,景色怡人。我们乘坐的木船缓缓行驶着,一幅幅如画美景从眼前掠过,令人心旷神怡。船工说,淀内三分陆地,七分水面,渔村蟹舍之间,港叉交错,芦苇遍布,便于隐蔽、周旋、出奇制胜,消灭敌人,是开展水上游击战争的好战场。

我们通过现场打探、听取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详细讲解,清晰了解了那段历史。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人开辟了一条从天津到保定的运输线,企图将枪支、药品等战争物资运输至保定,再由保定运至太行山,支援日军在太行山区的扫荡,而这条运输线正好经过白洋淀水路。1938年,安新沦陷,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白洋淀,不仅烧杀抢掠,而且以收缴铜铁为名强行收缴渔民和群众的猎枪、鱼叉等。

为揭露敌人阴谋,奉中共安新县委指示,三区区委书记徐建、区长李刚义在大张庄召集郭里口、王家寨一带水村猎户,动员他们组织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会后,猎人孙革、姜秃、赵保亮和邓如意等20人参加了三区小队。三区小队把新入伍的猎人组成了一个班。

1940年夏,经县委批准,雁翎班从三小队中分出单独成立雁翎队。雁翎队的第一任队长陈万,副队长邓如意,指导员刘森(任贵森),还在队里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赵谦任书记。不久,队伍扩大到40余人,分为3个班。这样白洋淀就有了两支水上游击队——三小队和雁翎队。两支小部队时分时合,协同作战,在白洋淀水区同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当时,人们统称这两支部队为“雁翎队”。

这些游击队员由于以往围雁打猎形成的习惯,在作战时小船多形成“人”字形,而且在当时使用的战斗武器“大抬杆”火眼口上插上一支雁翎防止火药受潮,时任新安县委书记的侯卓夫便给游击队命名为“雁翎队”。

白洋淀雁翎队在芦苇荡中与日军战斗的情景

神出鬼没建奇功

进入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那场持续数年的抗战、那段难以磨灭的历史得以清晰呈现。馆外的湖心戏台上,“雁翎队痛打包运船”的演出更是精彩异常,在这里,仿佛置身于战火纷飞的抗战岁月,隔空对话那支令敌人闻风丧胆、令百姓欢欣鼓舞的水上抗日游击队。

雁翎队在阻击日军、切断日军津保供给线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而当时的猎枪“大抬杆”,则成了当时痛击日军的有利武器。“大抬杆”是白洋淀一带老百姓用来打猎的土枪,类似小型的土炮,由于它的枪身很重,往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起来,所以人们都习惯地叫它“大抬杆”。1939年8月,雁翎队员在小木船上,使用自己平时打猎用的土枪成功地伏击了装备齐全的日军机动船,并安全撤退。

1941年的春天,日军从天津,保定等地调集了大批的汽艇、汽船,一起出动,要对白洋淀实施疯狂大扫荡,妄图一举消灭雁翎队。尽管敌人的武器装备先进,但雁翎队并没有被吓倒,他们利用白洋淀的天然屏障,巧妙地和敌人展开周旋。经过一段毫无效果的扫荡后,敌人就草草收兵,躲进据点和城里不再出动了。

1943年的秋天,在冀中的日军可谓度日如年,保定通往北平的铁路线被抗日军民切断了,保定南边的敌人孤立无援,只好把运输军火、粮食和物资的希望,寄托在大清河这条水上运输线上。

从天津到保定的水路,必须经过白洋淀。可是日军因惧怕雁翎队不敢轻易小规模活动,而是采取几十条船,上百人护送的方式,企图保障水上运输的安全。

战斗在即,雁翎队的战士装扮成渔民,有的划着小船,有的驾着鹰排,三三两两,从不同方向悄悄地接近设伏地点。临近中午,一切准备就绪。一个小时后,敌人的汽艇就出现了。当敌艇距雁翎队员仅几十米时,被雁翎队员在河道放置的水草与粗铁丝缠住了,速度降了下来,这让船上的日军紧张起来。趁此机会,队长郑少臣果断地开了第一枪。枪声就是命令,埋伏在苇塘里的战士一起向敌船开火。船上的鬼子还没明白过来,瞬间就被击毙了。与此同时,其他雁翎队员也向第二艘敌船发起了攻击。仅半个小时,就解决了日伪军100多人。运输船队被截获了,大批的物资和枪支弹药都成了雁翎队的战利品。

此战以后,雁翎队名声大扬。而其实,自成立以来,雁翎队打了许多胜仗。他们除汉奸、端岗楼、打伏击,谱写了一曲人民抗战的赞歌。智取十方院岗楼、夜袭大淀头岗楼、巧用矛盾端岗楼等对日抗战的英雄事迹至今广为流传。我们不能一一细说,但历史是最好的见证。

白洋淀嘎子村里的嘎子塑像

雁翎精神永不朽

一来一回,我们乘坐的木船行驶了约90分钟,由于要赶路,我们有些着急。船工说,过去在淀里行驶,要绕开许多网箱网栏,如今,网箱、网栏全部清除了,水面显得宽阔了,水也更加清澈了。

雁翎队从成立到1945年配合主力部队解放新安城,由30多人发展到100多人。雁翎队利用冰上、水上优势,与敌人交战近百次,仅牺牲8人,却击毙、俘获了日伪军近千人,缴获大量军火和军用物资。特别是自1939年到1943年的4年中,雁翎队在35次战斗中,有16次是一枪未发而制胜,所以有“淀上神兵”之称,在风景如画的百里湖面上留下了一段段抗战传奇。

在《白洋淀志》记载中有这样一段话:“抗战期间,‘雁翎队’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击毙、俘虏日伪军近千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解放战争胜利后,朱德总司令和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专程到白洋淀接见了“雁翎队”全体指战员,对他们在抗日战争中的光辉业绩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肯定。

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参加过雁翎队的游击队员们大多作古,但随着“雁翎队”英雄事迹的传颂,还有以白洋淀军民抗日为题材的小说《新儿女英雄传》《荷花淀》以及电影《小兵张嘎》的发行和放映,白洋淀已驰名中外。

勇敢光荣的雁翎队,抗战期间利用水上、冰上优势,与敌人交战近百次,战绩辉煌,被冀中军区评为“抗日先进集体”。1945年8月,雁翎队编入冀中军区三十八团。雁翎队使用过的排子船和自制的武器,永久陈列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

临近傍晚,即将离开雁翎队纪念馆时,我们耳边再次响起那首民谣:

雁翎队,是神兵,来无影,去无踪。汉奸心里直打颤,鬼子跺脚喊头疼。

雁翎队,是奇兵,端岗楼,像拔葱。淀头、刘庄、十方院,眨眼端个干干净。

雁翎队,是天兵,打了伏击打保运。水路切断运输线,旱路击毙杨文凤。

雁翎队,是子弟兵,白洋淀百姓最欢迎。群众是水他是鱼,鱼水相连骨肉情。

责任编辑: Nick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